占云燕,林燕,阮璐璐
麗水市中心醫(yī)院,浙江 麗水 323000
宮頸癌是女性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早期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發(fā)展會出現接觸性出血和陰道異常出血等表現,發(fā)展至晚期會浸潤其他器官或組織,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威脅[1-2]。疾病早期可通過手術進行治療,但由于本病具有隱匿性,往往確診時已錯過最佳手術時機,導致治療效果不佳[3]。加之術中會損傷器官和周圍組織,生殖功能、性生活質量等均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4]。宮頸癌中晚期的治療以同步放化療為主,通過抑制腫瘤細胞因子表達,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協(xié)同效應,提高患者的生存率[5]。但長期放化療易發(fā)生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對患者治療的耐受性和依從性均有較大影響[6]。臨床多采用西藥常規(guī)止吐,但長期使用不良反應較多,甚至可能影響放化療的效果。跟進式賦能教育是指通過提高患者疾病相關知識與技能,使其能親自參與治療決策,改變認知行為和不利環(huán)境的一種治療方式。有研究表明,惡心嘔吐的發(fā)生與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和應對方式密切相關,跟進式賦能教育可鼓勵患者發(fā)泄不良情緒,使其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主動進行自我管理,對提高患者的疾病應對能力,改善治療效果均具有重要作用[7]。中藥封包穴位熱熨療法將藥物治療效果、溫熱效應和腧穴作用相結合,通過熱敷相應穴位,發(fā)揮調節(jié)臟腑、溫中止嘔的作用,其對癌癥化療后惡心嘔吐的治療效果已經過相關研究證實[8]。本研究觀察跟進式賦能教育聯合中藥封包穴位熱熨對宮頸癌放化療后惡心嘔吐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診斷標準符合文獻[9]中宮頸癌的診斷標準,經病理學檢查確診,TNM 分期Ⅱb~Ⅳa 期。
1.2 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年齡18~75 歲,首次接受放化療治療,并采用多西紫杉醇單藥化療聯合放療的女性患者;干預前1 個月內未接受其他本病相關藥物進行治療;預計生存時間>3 個月,生命體征平穩(wěn);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存在其他因素導致的惡心嘔吐;合并凝血功能異常、感染性疾病、精神疾??;合并心、腎等功能不全;熱敷部位存在皮損或感覺異常。
1.4 剔除標準中途退出研究或不遵循治療方案治療者;中途死亡者。
1.5 一般資料選擇2020 年1 月—2022 年11 月在麗水市中心醫(yī)院接受放化療治療的104 例宮頸癌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2 例。2 組均無剔除。對照組年齡31~67 歲,平均(48.63±8.31)歲;病程10~36 個月,平均(21.68±5.45)個月;卡氏評分60~83 分,平均(74.87±4.26)分;TNM 分期:Ⅱb 期18 例,Ⅲa 期12 例,Ⅲb 期15 例,Ⅳa 期7 例。研究組年齡30~65 歲,平均(47.98±8.26)歲;病程8~33 個月,平均(20.57±5.11)個月;卡氏評分65~85 分,平均(75.61±4.37)分;TNM 分期:Ⅱb 期20 例,Ⅲa 期11 例,Ⅲb 期17 例,Ⅳa 期4 例。2 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麗水市中心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2 組均給予紫杉醇注射液(Rhone Poulenc Rorer,注冊證號X20010341)單藥化療聯合放療治療。多西紫杉醇25 mg/m2靜脈滴注,于每次放療第1 天同步治療,每隔3 周治療1 次。應用體外直線加速器放療儀(上海涵飛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XHA600 型)進行放療,常規(guī)設野后,先予全盆腔外照射,單次劑量1.8~2 Gy,總劑量45~50.4 Gy/25~28 f,每周5 次。而后進行盆腔四野外照射治療,腫瘤組織吸收量(DT)56~60 Gy/28~30 f,每周5 次。當DT 達到40 Gy/28~30 f 時,應用三維后裝治療機(Varian 公司,GammaMed Plus iX 型)進行腔內照射,每次劑量6 Gy/28~30 f,總劑量30 Gy/5 f,每周干預1 次。放療期間配合陰道沖洗。每3 周為1 個療程,同步干預2 個療程。2 組放化療期間均給予營養(yǎng)支持、飲食管理等基礎護理。
2.1 對照組每次放化療前30 min 和放化療后連續(xù)3 d 給予注射用鹽酸昂丹司瓊(江蘇奧賽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195)8 mg 靜脈滴注。同步治療2 個療程。
2.2 研究組在放化療的同時給予跟進式賦能教育聯合中藥封包穴位熱熨干預。(1)跟進式賦能教育。①明確問題:明確患者當前對宮頸癌及放化療后惡心嘔吐癥狀的了解程度和心理狀態(tài),從中發(fā)現會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的因素。②情感表達:鼓勵患者抒發(fā)情緒,表達對放化療治療的看法,鼓勵其傾訴產生不良反應后的自身想法、情緒和行為,拒絕治療時或接受治療時的想法等,據此制訂教育計劃。③制訂教育計劃和方案實施:根據發(fā)現的問題確定合理的目標,調節(jié)患者的負面情緒,嚴格遵醫(yī)囑進行放化療。綜合相關影響因素制訂教育計劃。如就放化療后的惡心嘔吐癥狀相關知識對患者進行教育,引導其觀察干預后的生理反應,指導患者通過音樂療法、漸進肌肉訓練、冥想、正念療法等進行自我放松,邀請治療成功者進行現身說法,以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等。④評估效果:采取問卷或提問的形式了解患者對宮頸癌放化療后惡心嘔吐癥狀等的掌握情況,評估其存在的問題是否得以解決。該方案在放化療期間推進。(2)中藥封包穴位熱熨。處方:吳茱萸20 g,小茴香、黨參各10 g。將上述藥物研磨成粉后混合均勻,裝入規(guī)格為4 cm×4 cm 的藥包備用,在微波爐中加熱2~3 min,待藥包溫度冷卻至50~60 ℃,置于內關(雙側)、神闕、中脘穴進行熱熨、揉按,每個穴位熱熨至藥包涼透,隨著藥包溫度降低揉按力度逐漸增大。結束后將藥包放于干凈通風處晾干待下次使用。每天2 次,干預6 周。
3.1 觀察指標①惡心嘔吐發(fā)生率。記錄干預后各分度惡心嘔吐發(fā)生的例數,并計算總發(fā)生率。0 度:無惡心嘔吐;Ⅰ度:輕度惡心,24 h 嘔吐1~2 次;Ⅱ度:明顯惡心,24 h 嘔吐3~4 次;Ⅲ度:嚴重惡心,24 h 嘔吐5~8 次;Ⅳ度:嚴重惡心,24 h 嘔吐≥9 次。②伴隨癥狀評分。干預后對食欲不振、胸脅疼痛、胃脘痞悶等伴隨癥狀進行評估。各癥狀由輕到重分別計0、2、4、6 分。食欲不振:無癥狀計0 分;食量減少1/3 以下計2 分;食量減少1/3~1/2 計4 分;食量減少1/2 以上計6 分。胸脅疼痛:無癥狀計0 分;偶有,每天疼痛時間<6 h 計2 分;常有,每天疼痛時間≥6 h 計4 分;整天疼痛計6 分。胃脘痞悶:無癥狀計0 分;偶有或食后腹脹計2 分;常有,每天腹脹時間≥6 h 計4 分;整天腹脹計6 分。③自我護理能力。干預前后應用自我護理能力評定量表(ESCA),從健康知識水平(18 項,18~72 分)、自我護理技能(12 項,12~48 分)、自我護理責任感(5 項,5~20 分)和自我概念(8 項,8~32 分)4 個方面進行評價,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越好。④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干預期間,記錄便秘、頭暈頭痛、皮膚紅腫、乏力、口干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3.2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5.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干預前后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1 2 組惡心嘔吐發(fā)生率比較見表1。干預后,研究組惡心嘔吐發(fā)生率38.46%,低于對照組59.6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2 組惡心嘔吐發(fā)生率比較例
4.2 2 組干預后伴隨癥狀評分比較見表2。干預后,研究組食欲不振、胸脅疼痛、胃脘痞悶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2 組干預后伴隨癥狀評分比較()分
表2 2 組干預后伴隨癥狀評分比較()分
?
4.3 2 組干預前后自我護理能力比較見表3。干預前,2 組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技能、自我護理責任感、自我概念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 組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技能、自我護理責任感、自我概念評分均較干預前升高,研究組上述4 項ESCA 細則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2 組干預前后自我護理能力比較()分
表3 2 組干預前后自我護理能力比較()分
注:①與本組干預前比較,P<0.05
?
4.4 2 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干預期間,研究組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對照組發(fā)生便秘1 例、頭暈頭痛2 例、皮膚紅腫1 例、乏力1 例、口干1 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1.54%(6/52)。2 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367,P=0.012<0.05)。
目前,臨床上一般采用同步放化療治療宮頸癌,但長期應用放化療藥物可誘發(fā)惡心嘔吐、骨髓抑制、放射性皮炎、下肢淋巴水腫等不良反應,若不及時治療,不僅會對患者的食欲造成影響,甚至會誘發(fā)消化道出血,降低治療依從性,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0]。西醫(yī)臨床首選昂丹司瓊治療放化療引起的惡心嘔吐,其能阻斷嘔吐反射中外周神經元突觸前5-羥色胺3 型受體興奮,療效較好,但長期應用容易產生頭痛、便秘、口干等不良反應,降低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11]。本研究選用跟進式賦能教育聯合中藥封包穴位熱熨治療放化療后惡心嘔吐。
跟進式賦能教育從明確問題、情感表達、制訂計劃、評估效果4 個方面層層遞進對患者進行干預,基于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對疾病了解情況制訂針對性措施,具有科學性和有效性。該方法能激發(fā)患者的內源驅動力和責任感,提高治療依從性,引導其做出自我決策,逐漸實現自我管理。且每次賦能教育后還會進行測評,以便及時對患者進行肯定,發(fā)現并及時糾正問題,具有可靠性和持續(xù)性[12]。石雪楊等[13]研究顯示,賦能教育可降低癌癥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其健康信念和管理技能。
放化療所致的惡心嘔吐歸屬于中醫(yī)學納呆、嘔吐范疇。中醫(yī)學認為,放化療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會損傷機體正氣,使脾胃虧虛,而脾主運化、統(tǒng)血,胃主受納水谷、通降,脾胃功能失常,中焦升降功能失調,輕則濁氣上行,重則運化功能失司,導致津液停滯、胃氣失和,發(fā)為惡心嘔吐。治以健脾益氣、溫中和胃、降逆止嘔為主。中藥封包所用藥物中,吳茱萸溫養(yǎng)脾胃、降逆止嘔,小茴香溫中健脾、理氣和胃,黨參補中益氣、健脾和胃。同時,穴位熱熨發(fā)揮的熱效應可使藥效直達病所,激發(fā)經氣,防治化療后惡心嘔吐[14]。熱熨選取穴位中,內關屬手厥陰心包經,通于陰維脈,陰維脈聯系足太陰脾經,熱熨此穴可調節(jié)胃腸功能,發(fā)揮和胃降逆、寬胸理氣的功效[15]。中脘為胃之募穴,是胃氣在腹部匯聚的地方,屬任脈,熱熨該穴可發(fā)揮升發(fā)胃氣、燥化脾濕、降逆止嘔之功效。神闕為任、沖、帶三脈交會穴,中、下焦之樞紐,鄰近胃及大、小腸,此穴位于臍部,毛細血管豐富,表皮角質層薄,藥物能夠迅速滲透,熱熨該穴具有宣暢三焦氣機、回陽救逆、和胃理腸之效。上述穴位聯用,可疏通三焦氣機,共奏健脾益胃、溫中止嘔之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惡心嘔吐發(fā)生率及3 項伴隨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跟進式賦能教育聯合中藥封包穴位熱熨可有效緩解宮頸癌患者放化療引起的胃腸不適癥狀,預防惡心嘔吐發(fā)生。干預后,研究組4 項ESCA 細則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跟進式賦能教育與中藥封包穴位熱熨聯合應用能提高宮頸癌放化療后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和自我護理能力。
綜上所述,跟進式賦能教育聯合中藥封包穴位熱熨可提高宮頸癌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緩解胃腸道反應,有效預防放化療引起的惡心嘔吐,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