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永超
近日,歌手李玟因抑郁癥在家中輕生,年僅48 歲。在震驚和惋惜之余,她所患的抑郁癥再度引起公眾的關注。據媒體報道,抑郁癥已經逐漸成為全球疾病負擔(疾病、傷殘和過早死亡對整個社會經濟及健康的壓力)第一位的疾病。在筆者為客戶提供勞動法和員工關系管理咨詢服務的經歷中,亦時常遇到抑郁類員工的場景。如何應對這種管理場景,成為越來越多人力資源工作者(以下簡稱“HR”)需要關注的問題。
抑郁類疾病是一種精神疾病,與身體健康問題一樣重要,但不屬于個人的生理缺陷。只有正確認知抑郁類疾病,了解抑郁的癥狀、原因和處理方法,才能幫助HR 更好地理解員工面臨的困擾。
不歧視、不忽視、不誤解,是做好抑郁類員工管理的基礎,這些需要建立在對抑郁類疾病的正確認識之上。實踐中,個別HR 以為員工出現(xiàn)抑郁類癥狀就會存在風險,比如誘發(fā)工傷事故、與客戶或同事發(fā)生沖突、耽誤工作進度、家屬到企業(yè)鬧事等等。HR 并非醫(yī)生和心理健康管理專業(yè)人員,產生這樣的顧慮情有可原,但是,HR 必須糾正對抑郁類疾病的錯誤認知,這樣才能有助于做好這類人員的管理。
尊重員工的隱私,指的是HR 要注意對員工的患病信息進行保密,不要在公開場合、非因工作需要公開討論員工的精神健康狀態(tài),亦不要討論員工的抑郁癥狀或治療進程。即便員工本人同意企業(yè)公開其個人精神健康狀態(tài),HR 亦需要格外謹慎。
隨著《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的相繼實施,個人信息、隱私成為越多越多人關注的話題,同時也給企業(yè)日常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參照。企業(yè)在管理患有抑郁癥的員工時,也應當嚴格遵循個人信息管理、隱私管理的各項要求。
HR 應充分了解員工的工作習慣和能力,并與員工協(xié)商確定最適合他們的工作方式。比如根據員工的情況,盡量提供靈活的工作安排以適應員工的個體需求,這樣有助于幫助員工更好地穩(wěn)定抑郁癥狀,包括居家辦公、混合辦公、遠程辦公或定制化的任何分配等。
對于抑郁類員工,可以逐步減少或者增加工作量,這樣有助于員工逐漸適應工作環(huán)境,適應工作中的壓力。
HR 要給員工設定清晰、明確的工作目標和期望,提供明確的工作任務和職責描述,同時為抑郁類員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資源,幫助他們正常履行工作職責,包括但不限于培訓、輔導、技術支持或者其他開展工作需要的資源和工具等。
HR 應與員工保持及時、開放的溝通,定期與員工進行反饋,摸清員工分享工作中的挑戰(zhàn)和需求,提供積極的支持和反饋,促進員工職業(yè)發(fā)展,提升員工工作滿意度。
提倡、鼓勵團隊成員之間的相互合作和支持,引導、培養(yǎng)理解和支持的團隊文化,讓員工感覺他們可以相互傾訴、相互支持和分享工作負擔。
HR 應當建立關注和支持員工心理健康的工作文化,鼓勵員工平衡工作和生活,提供有針對性的福利計劃,滿足員工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
HR 應當了解和掌握公司內部或外部的支持資源,比如員工援助計劃(EAP)、心理健康服務或者心理健康專業(yè)服務機構,向員工推薦和分享這些信息。
HR 還應當鼓勵員工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提供相應的資源和信息,幫助員工學習壓力管理、提高自我意識和參與積極的心理健康實踐活動。
同時,HR 可以向員工和管理層提供預防抑郁癥的培訓,幫助他們了解抑郁的癥狀、處理方法以及公司會如何提供各方面的支持等。
企業(yè)應當完善溝通的機制,給予員工充分的尊重、表達訴求的渠道,理解員工的感受和需求,給員工提供一個安全、舒適、可靠的職場環(huán)境,讓員工愿意分享他們真實的想法。開放、支持、誠實的溝通機制,可以讓員工感覺到公司是可以信任的,遇到困難愿意向HR 尋求幫助,這也是做好抑郁類員工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日常管理抑郁類員工時,HR 需要借助專業(yè)的心理醫(yī)生、專家的力量,他們可以提供具體的指導意見,確保公司的處理措施最符合實際需要。實踐中,這一點是很容易被企業(yè)忽視?;谶@樣或者那樣的原因,企業(yè)并不愿意借助專業(yè)機構或人士來完善、提升自己的管理品位。
在涉及抑郁類員工解除勞動合同時,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員工的現(xiàn)狀,評估員工的工作表現(xiàn)以及疾病對工作能力和完成本職工作的影響等,應當做到就事論事,有理有據。
其次,在采取解除行動之前,建議咨詢法律顧問或專業(yè)人士,確保企業(yè)的決策和處理程序符合法律的依據和程序上的要求。這里將會涉及醫(yī)療期、病假工資、經濟補償、解除勞動合同的限制、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等等。
再次,在解除之前,應當最大限度地給員工提供支持、幫助,包括建議員工尋求心理醫(yī)生或專業(yè)人士的幫助,或者提供企業(yè)內部的員工援助計劃等。
最后,保持同理心,向員工解釋公司決定解除的原因,給予適當的提前通知,如果員工有其他方面的需求,企業(yè)應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提供額外的幫助。
前段時間,筆者為某企業(yè)進行了勞動法和員工關系管理培訓,現(xiàn)場一位非常資深的HR 在分享心得時提出“坦誠”是做好員工關系管理的關鍵“鑰匙”,筆者深以為然。
員工關系管理雖然涉及法律、企業(yè)文化、社會道德、道義、人情等因素,但是處在最底層的還是人的因素。這就需要HR 在員工關系管理實踐中時刻遵守“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
具體到操作層面,HR 需要將每位員工視為有價值和尊嚴的個體,每一位員工都應該得到尊重和平等的對待。面對員工的訴求、聲音、權益,企業(yè)應當給予充分的考慮、重視,并給予及時的回應。
同時,企業(yè)應當讓員工參與到企業(yè)的決策之中,尊重員工的選擇和意見。HR 在處理員工關系時應當主動理解員工的期望、愿望、關注,同時給予支持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