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茶
船作為古老的交通工具,破水鳧波,橫渡江海,帶來物質發(fā)展與生產進步,也拓寬了人類被陸地拘囿的思維。船喚起人們的詩情畫意,成為文化的載體。
船的誕生很有意思,《淮南子》中記載:“古者觀窾木浮而知為舟?!薄妒辣尽分杏涊d:“古者觀落葉因以為舟?!币桓鞫碌臉涓桑黄≡谒娴穆淙~,引發(fā)了人的思考,于是人們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船被創(chuàng)造出來了。
之后,在以船為家、憑船遙迢的水上生活中,人漸漸悟到船的品性:“雖載沉而心浮”“內空虛而受盈”“似君子之淑清”。歷代文人因舟而賦,賦予其漂泊、離別、自由、隱逸、援濟等象征含義。
無數文人墨客借行船描繪了一幅幅真實的山水畫和一條條人生路?!奥劦腊蜕嚼铮捍眯小薄皶r物堪獨往,春帆宜別家”,春天宜遠行,春日啟航的船便有幾分豪邁與輕松。而相比輕盈的春帆,秋日的船則愁思沉重,“萬里云???,孤帆向何處”“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花影月色滿秋船,幾分愁緒,一縷感傷。還有那“東船西舫悄無言”的琵琶感傷,“朝中無宰相,湖上有平章”的驕奢淫逸……家國悲歡、愛恨情仇,都曾在小小的船上上演。
野舟橫渡,自然有著不同的情味。居舟的浪漫風雅,孤舟的清絕孤寂,扁舟的隱逸自洽,虛舟的自在逍遙,都是不同的人生與哲學。
船行水上,充盈著人的情感世界。從王灣“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揚帆遠航,到李白“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的失意牢騷;從李清照“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的少女天真,到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清絕孤寒……人們以舟言志,以舟抒情,“舟”于千百年吟唱之間,早已成為一種風景、一種情感、一個美學詞匯。
船行山水間,點活了一幅幅壯美的山河畫卷。青山、碧水、紅日、帆影,幾個詞落在紙面上,就成了一幅寫意畫。舟船入畫,成就了多少流傳不朽的丹青珍品。馬遠的《寒江獨釣圖》中,畫家畫船不畫水,船與人是主題;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中,雙層畫舫氣派精美,頗具貴族氣質;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船有28艘,各個不同,可謂“船”見匠心;仇英的《潯陽琵琶圖》中,送客行舟華麗寬敞,漁家歸舟夜泊柳蔭;徐揚的《姑蘇繁華圖》中,有官船、貨船、客船、畫舫、竹筏等近四百只,充滿“商賈輻輳,百貨駢闐”的市井風情。
春帆遠水,秋月釣船,野舟橫渡,風正帆懸。船,橫渡古今,以靈動之意、豐滿之象,開闊著人類的視野,蕩滌著人類的心胸。
船行水上,水聲、槳聲、風聲、雨聲,聲聲入耳;漁唱、灘歌、船工號子,亢亮悠長。當白日的喧囂漸漸平靜,暮色中,船要靠岸停泊了。可以說,自帶吉祥與撫慰之意的,就是這樣回歸的畫面。古箏曲《漁舟唱晚》再現的就是一種歸家的喜悅:夕陽影里,漁舟滿載而歸,槳聲欸乃,浪花四濺,搖櫓的漁夫悠然自得。
夜半鐘聲到客船,失意詩人又失眠。那悠悠揚揚的鐘,那凄凄寒寒的夜,那芥子般安臥水波的船,共同構成了一種感通天地、深及肺腑的藝術魅力。
船,就這樣以不同的意象,出現在人的歌吟里,出現在人的生活節(jié)拍里,出現在流水東去的生命長途里。船,是詩,是畫,是音樂。它見證人生,濃縮風雨,鮮明靈動,橫渡古今,是真正不朽的一種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