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多年前,我被一個叫桃花源的地名吸引,冒冒失失地跑去支教。到了才發(fā)現(xiàn),那是一個藏在貧瘠大山里的小村莊,交通極為不便,哪怕離最近的集市也隔著七座大山。
大山里缺少掙錢的工作,青壯年只能無奈地出去打工。迎接我的村主任,是唯一甘愿留守的青壯年。他用頗具桃花源式的口吻告訴我,他們的祖先因躲避戰(zhàn)亂,才在此落腳,至于距今已有多少年,他也不清楚。
桃花源應該是充滿詩意和令人向往的地方,可滿目的荒涼破敗,我怎么也無法將這個地方和傳說中的桃花源等同起來。面對困境,我心里暗暗打起了退堂鼓。村主任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指著眼前的孩子們,紅著眼眶說:“張老師,這里沒能成為真正的桃花源,就是因為這幫‘小樹苗還沒成材就‘夭折了。孩子們需要知識,不能沒人教他們啊,他們是村莊的未來,求你救救孩子們!”說完,村主任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村主任的舉動感染了我,也給了我堅守下去的勇氣。我發(fā)誓要在支教期內,在每個孩子心中種下一個桃花源式的夢想,期待他們長大后,將家鄉(xiāng)建成真正的桃花源。
學校設在祠堂里,共十二個孩子,分別是三個四年級的孩子,四個三年級的孩子,五個一年級的孩子。每天早上,我先給四年級的三個孩子上課,然后讓他們輔導一年級的學生。接著,我再給三年級的學生講解前一天的難題,傳授新的知識。孩子們大概是想討好我,怕我像上一個老師一樣忽然消失不見了,所以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他們都會偷偷省下來帶給我吃。說是好吃的,其實不外乎就是一些咸魚咸蛋之類的東西,我會把它們均勻地分給孩子們。午飯時光,我們有說有笑,粗糙的飯菜也能吃出好味道??粗⒆觽兇┲茽€的衣衫,我與城里的朋友聯(lián)系,請他們寄來一些衣物,用溫暖抵御貧寒。漸漸地,我和孩子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孩子們喜歡我,我也喜歡孩子們,每當他們有煩惱和憂愁時,都會找我傾訴。我無意中得知,孩子們長這么大,竟然沒有見過桃花盛開的模樣,更別提品嘗香甜的桃子了。那天,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桃花源竟然沒有一棵桃樹,這恐怕是盛名之下名不副實了吧!
半個月后,我去縣城出差,給每個孩子買回來一個大大的桃子。孩子們欣喜地將桃子拿在手中,貼在臉上,湊到鼻子前,聞了又聞,卻遲遲不肯將桃子放進嘴里。我知道,他們是想讓甜蜜的幸福停留更長久一點。在我的催促下,孩子們像和老朋友告別似的,將果肉一點一點送進嘴巴里。
放學后,我看到孩子們將果核收集起來,栽種在操場邊的一塊空地上。孩子們歡欣鼓舞地對我說:“老師,你不是說等到這里瓜果飄香,成了真正的桃花源,在遠方漂泊的親人就會回來嗎,所以我們就從現(xiàn)在開始吧!”我欣慰地點點頭,看來播種在他們心田的種子已經(jīng)開始發(fā)芽。
兩年的支教生涯很快結束了。分別時,孩子們拉著我的手和衣襟,依依不舍地懇求道:“老師,留下來吧!再過幾年,桃樹就會開花結果。到時,我們把桃子都給你吃,好不好……”我一邊答應著會經(jīng)常來看他們,一邊含著淚離開了。
回到城里后,這個小村莊便時常出現(xiàn)在我的夢境里。每年春天,我都想回去看看,終因工作太忙,沒有成行。
十幾年后的一天,我收到一箱快遞來的桃子和夾在里面的一封信。信是村主任寫的。村主任告訴我,孩子們大學畢業(yè)后,沒有貪戀大城市的繁華,而是帶著一身本領,相繼回到了家鄉(xiāng)。這幾年,經(jīng)過大家前仆后繼的努力,不僅修通了公路,周圍山上還種滿了不同品種的桃樹,村里辦起了水果加工廠。今年更是通過線上線下各種渠道,將盛產(chǎn)的鮮果和罐頭賣到了全國各地。桃花盛開,也帶動了旅游業(yè),每年都要舉辦盛大的賞花大會,吸引天南地北的游客來此賞玩。
念完信,我的眼眶濕潤起來。為自己的爽約愧疚,也為小山村的發(fā)展動容。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小山村的角角落落,因為桃樹的扎根和茁壯成長,變成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第二天,我打電話給村主任,向他講述夢中的情景。村主任聽完,哈哈大笑,對我說:“張老師,那不是夢啊,那就是咱桃花源現(xiàn)在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