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編譯
為了講一講我們對生活挑戰(zhàn)的常見反應并不總是如我們希望的那樣有效,我寫了下面這個故事。
有一個名叫湯姆的年輕人,住在一個小村莊里。他易怒,每次被冒犯時都反應過度,而且總是與他人保持距離。無奈之下,父母讓他去拜訪村里一個古怪的牧師。
到了牧師家里,牧師要湯姆到外面去拿兩塊黏土。幾小時后,湯姆回來了,牧師要他用其中一塊黏土制作一個花瓶。
湯姆以為這一定是牧師糾正壞脾氣的獨特方法,所以他帶著極高的熱情投入其中,相信通過這次藝術創(chuàng)作就能改掉自己的壞脾氣。
湯姆精心捏制了一個花瓶后,小心翼翼地放進窯里,耐心燒制。完工之后,湯姆把這個漂亮的花瓶拿給牧師。他對自己的作品沾沾自喜,相信現(xiàn)在他的易怒問題已經解決了。
牧師微微一笑,遞給湯姆一把錘子。
“現(xiàn)在,用這把錘子敲打花瓶?!蹦翈熋畹馈?/p>
“但那會毀了我的美麗作品。”湯姆抗議道。
“用錘子敲花瓶?!蹦翈焾猿终f道。
“難道你不喜歡這個花瓶嗎?難道它對你來說還不夠好嗎?”湯姆問道。
“用錘子敲花瓶。”牧師絲毫不為所動。
惱火的湯姆從牧師手里一把奪過錘子,用力砸向花瓶。
“現(xiàn)在,看看你都做了什么!”湯姆氣急敗壞地說,“你讓我所有工作變成一場空!”
牧師竟絲毫不在意湯姆突然爆發(fā)脾氣,默然離開了房間。
片刻后,牧師拿著第二塊黏土返回來,放在湯姆身旁的地上。
“我猜,你是想制作另一個花瓶來浪費我的時間吧?抱歉,沒門兒!”湯姆粗魯?shù)卣f道。
牧師和藹地看著湯姆,說:“用錘子敲打黏土?!?/p>
“十分樂意效勞!”湯姆說。
湯姆用盡全力掄起錘子,砸向黏土,只聽“砰”的一聲,黏土上留下了一個深深的印痕。
“現(xiàn)在你高興了?可這又有什么意義呢?”湯姆問道。
牧師撿起花瓶的碎片,放在手掌上,走到湯姆面前說:“看見這個花瓶了嗎?這就像你的心。你認為自己需要用強硬的方式處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失望。你的強硬使你易碎,逆境輕而易舉便把你的精神擊垮了?!?/p>
接著,牧師拿起第二塊黏土,被錘子砸過的地方有很深的錘印,但它還連在一塊兒。
“你需要變軟你的心,讓它更像黏土。它還是會受所發(fā)生的事情影響,但更容易恢復。它不激烈抵抗,而是吸收所有打擊。它仍然可以感覺到疼痛,但不會再被疼痛打得支離破碎?!蹦翈熣f道。
湯姆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