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專家/林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骨科主任醫(yī)師)
李娟(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骨科副主任醫(yī)師)
拉伸可以有效增加肌肉長度,保持正常的肌肉張力,促進肌肉血液循環(huán),改善關節(jié)攣縮、脊柱偏移及相關的疼痛。平時我們累了,會伸個懶腰、拉拉肩膀,運動后也會壓壓腿、抻抻腰,但是,這些拉伸可能多是無效的。
本期邀請專家,教你一套針對頸肩腰背痛的拉伸動作。
拉伸分靜態(tài)和動態(tài),各有優(yōu)缺點和適合場景。
靜態(tài)拉伸:用緩慢、勻速的動作,將肌肉、韌帶等軟組織拉伸到一定程度后,保持不動并堅持15~30秒。例如,單腿站立,將另一條腿向前、向上抬起。
優(yōu)點:1.增加身體的靈活性和運動范圍,有利于練習者進行重復性運動。2.通過放松緊繃的肌肉,降低受傷風險。
缺點:1.運動強度小,肌肉發(fā)力小,沒法提高爆發(fā)力。2.減少流向肌肉的血液,不利于熱身。3.不適合急性肌肉損傷者,會加重其病情。
適用范圍:運動后的肌肉骨骼系統(tǒng)溫度較高,是做靜態(tài)拉伸的有利時機,以緩解肌肉緊張,但不要把關節(jié)拉伸到引起疼痛的程度。
動態(tài)拉伸:不會在動作終點保持一段時間,而是通過全方位的運動來移動身體的各個關節(jié),同時以可控的方式逐漸增加運動的范圍和速度。比如開合跳、后腿踢等。
優(yōu)點:1.增加肌肉的血液流動,提高鍛煉效果,降低受傷風險。2.增加活動范圍和靈活性。3.提高協調性,進行復雜動作的運動者尤其受益。
缺點:1.不一定適合每個人,特別是有某些損傷或活動能力有問題的人。2.柔韌性的訓練效果不佳。3.容易產生疲勞,尤其是長時間進行會影響運動表現。
制漿中段廢水是紙漿經洗滌、篩選、漂白產生的廢水[1],廢水量大,主要污染物為木素及其衍生物,這些物質使得廢水顏色呈淺棕到深褐色。廢水中的有毒及大分子質量的物質很難被微生物降解,導致廢水經物化、生化方法處理后,仍存在色度較大、CODCr較高等問題,難以達到我國制漿造紙工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544—2008)。
適用范圍:動態(tài)拉伸能提高心率、增加肌肉溫度,為接下來的鍛煉做好準備,因此通常被用作運動前的熱身或鍛煉中的一部分。
頭頸部和腰背部肌肉長時間處于特定位置,難免會疲勞和勞損,局部代謝產物堆積,出現肌肉和韌帶僵硬,引起疼痛。如果經過適當的活動還沒有緩解,則需根據疼痛部位,進行有針對性的拉伸鍛煉。
以下每個動作2~3 次為一組,每次維持30 秒。
拉伸頸后肌群(如圖①):坐在椅子上,背部挺直,雙手在頭后交叉,用下巴盡量觸碰到胸部。
拉伸頸后和旋頸肌群(如圖②):以拉伸左側為例,坐在椅子上,背部挺直,左手抓住椅子邊緣,右手放在腦后靠近頭頂的位置,向下向右側牽拉頭部,下巴離右肩盡可能近。在另一側重復此動作。
以下每個動作2~3 次為一組,每次維持30秒。如果緊繃感比較明顯,需要少量、多次的拉伸。
咸魚翻身(如圖③):最簡單快捷的緩解背痛姿勢。俯臥,雙手位于身體兩側,雙腳并攏,頭抬起,注意身體緊貼在瑜伽墊上。
嬰兒俯臥(如圖④):跪坐,將雙手手掌放在瑜伽墊上,慢慢將臀部向后靠在腳后跟的位置,將頭部和胸部向下降,頭貼瑜伽墊,同時手臂盡量往前伸。
如果感覺這種拉伸過大,可以在腹部下方放一個枕頭,稍微支撐一下自己,減少腰部肌肉的拉伸。
以下每個動作2~3 次為一組,每次維持30 秒。
后方肌肉拉伸(如圖⑤):坐在凳子上,屈膝,整個身體往膝蓋處下沉,手觸摸地板,感受整個后背部和腰部的拉伸感。
前方肌肉拉伸(如圖⑥):除了小燕飛,還可進行鴿子式拉伸法,即坐直挺胸,雙手位于身體兩側,右腿向前屈膝約90 度,左腿盡量向后拉伸,注意腳背朝下,感受腿部、腰部的拉伸感,然后換另一側進行同樣動作。
以上所列舉的情況僅限于輕度的頸痛、腰背痛。如出現劇烈疼痛,需立即就診。
拉伸雖簡單,但不少人日常生活中的動作并不正確。
不少人認為拉伸只要做個動作,稍微拉3~5秒就可以。嚴格地說,運動前后拉伸的方式、時間、次數、組數,都要因人而異。只拉3~5 秒,很難起到準備活動的作用。
運動后拉伸這么短時間,也不會有消除疲勞的效果。跟運動一個道理,必須有足夠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量,才能對機體造成適宜刺激,一般拉伸要保持15~30 秒,重復三組動作。
未熱身就進行拉伸的話,軟組織的黏滯性很大,拉伸時比較容易痛,而且活動范圍比較難打開,拉伸效果會比較差。建議先進行一些簡單的跑、跳運動,等身體微微出汗發(fā)熱時,再進行拉伸。
拉伸效果以感覺達到最大伸展位置,被拉伸部位緊張,輕微不適即可。出現輕微可耐受疼痛時,就要謹慎,不可繼續(xù)增加負荷,否則可能導致拉傷。
就增加柔韌性而言,不建議采用沖擊性拉伸練習,比如踢腿、振肩之類的動作。依靠擺動肢體,靠慣性沖擊達到最大活動范圍,會使拉伸部位產生保護性反射,影響柔韌性練習的效果,損傷風險也會大大增加。這種情況更適宜采用靜態(tài)拉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