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翼睿
我的名字叫月,是一束皎潔的亮光。“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是人們對我外貌的描述。古往今來,人們對著我總是有無盡的遐想和別樣的情思。五千多年來,我靜靜地掛在高空,見證了一個古老的民族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我與他們同悲同喜,時而郁郁寡歡,時而多愁善感,時而躊躇滿志……
失魂落魄的“我”
一千多年前的一個中秋夜,我與李白相遇了。那晚,我在云中漫游,灑下銀色的光輝。一座孤寂院落的亭子里,一生灑脫不羈的李白在同樣報國連連受挫的好友高適面前,第一次掉下了滾燙的淚水,并即興吟唱了一首后來成為膾炙人口的古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币晃徊湃A橫溢的年輕人在求職的路上四處碰壁,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只能縱情山水,對酒當歌,良辰佳節(jié),孤身一人漂泊在外是何等的凄涼!感同身受的高適竟也無所適從、無言以對。后來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更是他內(nèi)心無奈的吶喊和抗爭。那時,我瞬間暗淡了許多,一時間不知所措起來。
躊躇滿志的“我”
四百多年后又一個中秋夜,一個身手敏捷的身影在月下一邊舞劍,一邊高聲吟誦著“一輪秋影轉(zhuǎn)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fā)、欺人奈何!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啊,是南宋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他在借我抒發(fā)著自己反對妥協(xié)投降、立志收復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此時,我被他的精氣神深深感染,變得躊躇滿志起來。在中華大地的歷史長河中,我見證過無數(shù)的愛國英烈——“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屈原、“精忠報國”的岳飛、“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他們都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守護著這片土地!
倍感欣慰的“我”
2023年的中秋夜,我偷偷地透過窗子,灑在窗臺。窗前,一位長相清秀的女孩拿著一支畫筆、一張白紙描繪著他的模樣。三年過去了,每年中秋她都畫一幅他的肖像,留著他的那塊月餅,等他歸來賞月。但她知道,他永遠不會回來了,他犧牲在中印沖突的邊境上,永遠長眠在他深愛的祖國雪山中。女孩的臉上出現(xiàn)了淡淡的憂傷。女孩拿起身旁一臺華為mate 60 pro手機,對著我按下了快門,圖片上赫然寫著:“你看,今晚的月亮圓!”我溫柔地撫摸著這位堅毅的女孩,看著她臉上轉(zhuǎn)瞬的笑容,我倍感欣慰。
如今的中國,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這是一個人人可以出彩的時代!千載神話已成真,萬年癡想終圓夢!今天山河無恙、國泰民安,生逢盛世,理應舉國同慶!
(指導老師:李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