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
武安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 河北 邯鄲 056300
國家經濟的發(fā)展離不開土地資源的合理規(guī)劃,而在土地資源規(guī)劃工作中,國土測繪工程十分重要,其主要是對國家土地面積的測量以及規(guī)劃管理等,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根據測繪結果制定國土資源規(guī)劃方案,并在合理分配國土資源的基礎上提高其利用率,不僅可以防止出現土地資源浪費現象,還可以細化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促進我國經濟發(fā)展。而測繪新技術在測繪工程中的應用,可以保證國土資源信息收集的真實性以及可信度等,且有助于將數據信息進行更為直觀的展示。
傳統(tǒng)的測繪技術,其在地理位置相關資料信息的收集方面,常用的測量方式為幾何測量,而實際測繪過程中較為重視區(qū)域社會文化信息的滲透,進而在地圖的繪制方面主要偏向于文化滲透,但是在地理信息展現方面缺少有力的數據支撐,不僅會導致實際測繪工作中產生不必要的人力及物力資源消耗,還會影響地理性相關工作的開展。除此之外,不同于測繪新技術,傳統(tǒng)測繪技術測量與繪制方法較為單一,實際的測繪工作可能存在違規(guī)操作的同時,還可能會超出測繪時限,延長測繪時間。而測繪新技術的應用,不僅測量與繪制方式多種,且技術應用較為先進,可以在保證測繪穩(wěn)定以及結果精準的同時提高測繪效率[1]。與此同時,該技術綜合性較強,可以實現多種測量技術融合使用的目標。
傳統(tǒng)國土測繪技術智能化水平偏低,技術操作主要依靠于技術人員,實際的技術應用容易出現人為操作失誤,進而導致實際國土資源測繪結果存在較大偏差,不利于為國土資源規(guī)劃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信息,加之傳統(tǒng)測繪技術具有不穩(wěn)定性特點,實際應用易受測量環(huán)境影響,測量結果的精準性偏低。測繪新技術,是傳統(tǒng)測繪技術的優(yōu)化與升級版,不僅測量與繪制功能齊全,且技術應用較為穩(wěn)定,不易受人為操作以及測量環(huán)境的影響,實際測繪結果可信度以及真實性較高。與此同時,測繪新技術具有監(jiān)控功能,可以對國土資源進行實時監(jiān)測,便于相關工作人員了解國土現狀以及使用情況等,隨后可以依據測繪數據信息調整與完善數據庫信息,確保數據庫信息儲存的時效性以及準確性等[2]。
國土資源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以及相對變化性,其監(jiān)測的相關數據信息需要實時進行更新,以便于相關管理人員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手資料,進而有助于相關決策的正確做出。在國土測繪工程中,測繪新技術的應用可以完成實時監(jiān)測任務,且能夠自動化更新數據庫相關數據信息,以便于提高數據信息儲存與更新的時效性。此外,測繪新技術的應用可以讓國土管理局實時掌握國土變動情況,既能夠為國土規(guī)劃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數據參考,又有助于國土資源管理的規(guī)范化以及透明化等,同時還可以強化國土資源管理細節(jié),促進城市化建設及發(fā)展。當前,城市建設用地緊張,在保護農業(yè)用地的基礎上,國家需要對城市用地進行合理規(guī)劃,測繪新技術可以精準測量城市實際面積,并依據城市建設需求合理規(guī)劃各城市區(qū)域。
測繪新技術具有調查以及規(guī)劃國土資源的作用,一方面,國土資源的調查,其在國土測繪工程中屬于是基礎性工作,需要使用GPS技術與RS技術。在實際的資源調查工作中,GPS技術的應用可以助力調查人員收集被測國土空間的數據信息,隨后通過對各類數據信息的分析與整理,可為國土資源分布圖的繪制提供數據信息參考,以此有助于保證國土資源調查的全面性以及詳細性等。與此同時,還需要使用RS技術,該技術具有進行“多點”調查的功能,且能夠將各調查模塊進行有效融合,提升各分支工作配合度的同時,可以實現數據信息共享。另一方面,科學規(guī)劃國土資源。受地理環(huán)境的限制,我國土地資源的分布存在較大差異,實際的國土規(guī)劃以及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難度,且工作內容較為復雜,測繪新技術的應用,可以簡化土地數據信息的收集與整理流程,提高信息管理效率,有助于土地規(guī)劃系統(tǒng)構建與完善的同時,可以優(yōu)化國土資源配置,高效完成國土規(guī)劃工作[3]。
我國是農業(yè)大國,農業(yè)種植業(yè)屬于是支柱型產業(yè),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在國土測繪工程中,部分土地資源屬于農田耕地,政府相關部門需要進行保護,避免土地資源開發(fā)與利用對其產生破壞。在測繪技術尚未實現智能化以及自動化發(fā)展目標時,我國針對于國土資源的管理主要依靠于“巡檢”的方式,即人工定期對農田耕地區(qū)域進行巡查,以便于確保農田耕地資源不被蓄意破壞或非法他用等。此種方式不僅需要耗費較大人力以及物力資源,且實際巡查效率偏低,巡查較為耗費時間,進而實際的農田保護效果不盡人意。測繪新技術中融合了多種先進信息技術,如GPS技術以及RS技術等,其可以代替人工完成農田巡查工作,不僅巡查具有持續(xù)性以及不間斷的特點,且可以減少人員巡查工作量。
農業(yè)屬于我國基礎性產業(yè),針對于農田耕地的管理與保護十分重要,在農村宅基地的勘測方面,測繪新技術的應用可以優(yōu)化農村土地,合理配置農村土地資源的同時,防止農田耕地資源出現閑置或者是荒廢現象。而針對于農村宅基地的勘測,其屬于是我國國土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其實際的測繪工作易受地方性土地政策變化的影響,為保證農村宅基地相關數據信息勘測精準,測繪新技術的應用必不可少,其中GPS技術的應用可以對農村宅基地的具體分布情況進行測繪,而RS技術的應用可以收集、整理以及分析農村宅基地相關數據信息,以此可以對農村宅基地變化以及使用情況等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進而有助于各項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與推進,同時還可以為農村宅基地的保護提供先進技術支持[4]。
RS技術即遙感技術,其具有數據收集、整理以及分析等功能,在進行數據信息處理時,需要利用電磁波功能,其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海量數據信息的收集工作,且技術應用不易受外界各因素干擾,具有能夠將數據信息轉變成為圖像的作用。在RS技術尚未被研究以及應用之前,國土資源相關圖紙的繪制都是由人工手繪而成,此種方式不僅繪制效率偏低,且容易出現人工繪制偏差,使得實際繪制出的地理圖紙不具有較大參考價值。與此同時,此種方式較為耗費成本,且實際的工作效益偏低。自RS技術研發(fā)以及被應用于國土測繪工程中之后,其快速成像功能可以代替人工圖像的繪制,依據收集到的數據信息自動繪制地理信息圖,不僅國土資源分布位置及面積的繪制較為精準,且地形形態(tài)以及顏色等較為貼近實際,該技術繪制出的地理圖紙可以簡稱為土地資源分布縮小版,不僅測繪的精準度較高,且緩解人工測繪工作壓力,提升國土資源測繪效率[5]。
GPS技術即全球定位系統(tǒng),其在各領域都具有廣泛應用。在國土測繪工程中,GPS技術的專業(yè)性以及技術操作性較強,實際的技術應用需要技術人員注意以下兩點:其一,明確測繪區(qū)域,優(yōu)先將環(huán)境測繪所需要的標志進行設定,隨后精準測量距離以及布設節(jié)點位置等,最后通過反復測量獲得最終測繪結果,并將結果進行記錄。其二,工作人員需要對所測量的全部結果進行整理與分析,從中截取最關鍵以及最精準的數據信息,隨后上傳至相關平臺進行歸檔儲存,以便于為后續(xù)工作的開展提供數據參考[6]。此外,GPS技術具有精準定位、全天實時跟蹤導航、抗干擾以及保密等功能,其在國土測繪工程中的應用可以實現對被測區(qū)域的精準定位,以便于為后續(xù)測繪工作的開展起良好開頭。在實際的測繪工作中,GPS技術可以直接鎖定被測對象,無需中間轉換環(huán)節(jié),隨后該技術還具有數據傳輸與處理功能,可以助力工作人員順利完成國土資源的測繪工作。
GIS技術即地理信息系統(tǒng),該技術的綜合性較強,且實際應用范圍較為廣泛。在國土資源相關數據信息的處理方面,該技術的處理效率高于GPS技術,其不僅可以保證數據信息處理的時效性以及真實性等,還可以保證數據信息傳輸與存儲的安全性。與此同時,GIS技術具有全面分析空間目標的功能,可以輔助RS技術完成動態(tài)監(jiān)測,其在國土測繪工程中的應用對于相關輔助設備的運行要求較高,且對于技術操作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技能等要求較為嚴格,二者是保證GIS技術應用效果的關鍵性影響因素。此外,該技術的應用具有收集、存儲以及管理等功能,既可以傳輸數據信息,又可以獲得圖紙繪制的精準數據,有助于為國土測繪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先進技術支持[7]。時空大數據分析技術,其是GIS技術的一種,核心是模型,主要體現為GIS分析模型與其專題專項量化分析模型的應用,例如CA模型。
數字化技術是數據時代發(fā)展的產物,其具體可以分為數字攝影測量技術、地圖數字化技術以及數字化成圖技術等。數字攝影測量技術,其主要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分析與處理圖像,以此保證圖像數字化以及精準化;地圖數字化技術,其在國土測繪工程中的應用可以對測量目標相關數據信息進行高效處理,不僅可以縮短國土資源測繪時間,減少測繪成本投入,還可以科學控制工程造價,減小地圖繪制誤差,進而有助于國土測繪工程測繪水平的有效提升;數字化成圖技術,技術應用需要各種先進儀器設備的支持,例如全站儀、電子平板以及電子手簿等,其能夠在第一時間完成相關數據信息的收集與成圖操作,可以保證國土測繪工程的時效性[8]。
地基測量屬于國土測繪工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測量技術測量結果的精準度偏低,且在人力資源方面的成本投資較多,人力資源消耗較大,不利于為國土測繪工程質量提供保障。為此,在實際的國土工程測繪工作中,測量人員需要引進以及應用先進儀器設備與技術等,并注重地基測繪技術的規(guī)范化操作,有助于測繪技術應用價值充分發(fā)揮的同時,還能夠滿足國土測繪工程實際測量相關要求。常規(guī)情況下,地基測量過程中測繪技術的應用較為靈活,依據實際國土工程測繪要求,測量人員可以選擇使用一種測繪技術,也可以選擇使用多種測繪技術,例如地基測繪技術與GPS技術的結合使用,又或者是地基測繪技術與RTK技術的結合使用等,不僅可以提高地基測繪效率,還可以保證其測繪精準性[9]。
我國國土資源較為豐富,其中部分國土面積屬于農業(yè)種植田,在國土測繪工程中,相關部門以及企業(yè)等需要注重農田的保護。在農田保護工作中,測繪新技術的應用可以減少農業(yè)耕地保護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例如耕地檢查工作遲緩以及部分地區(qū)耕地保護措施未落實等,不僅不利于實現農田保護目標,還可能會降低耕地檢查質量,拖延實際保護進度等,輕則影響耕地耕種質量,重則可能會破壞耕地,減少耕地面積。測繪新技術的應用可以強化農田耕地保護與管理,且能夠簡化測繪流程、提高測繪效率以及防止出現重復勞動等[10]。與此同時,農田保護與管理期間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安裝與應用需要測繪新技術的支持,其可以提升系統(tǒng)運行效率,完成實時監(jiān)測與及時測繪農田資源工作等。
在國土測繪工程中,攝影測繪技術的應用最為廣泛,其借助先進攝影方法,能夠對國土測繪目標的相關數據信息進行測量,加之該技術與數字化技術的有效結合,科研人員研發(fā)出了新型的數字化攝影測繪技術。在實際的國土測繪工程中,攝影測繪技術的應用可以將計算機所收集的各類數據信息轉換成為圖像信息,以便于測繪人員查看的同時,還可以有效提高測繪效率。除此之外,攝影測繪技術的應用較為專業(yè),其需要專業(yè)人士進行操作的同時,對于實際測繪環(huán)境具有一定要求,實際測繪環(huán)境人口數量不宜太多,且人口分布不宜太過密集,人口多且較為密集的地方使用攝影測繪技術會對測繪結果的精準度產生不良影響[11]。為此,該技術較為適用于國土測繪工程面積較大,測繪區(qū)域較為空曠的工程項目,此種區(qū)域一般國土邊界環(huán)境較為復雜,人口稀疏。
我國地域遼闊,國土資源相對豐富,為實現對國土資源的科學化管理,在國土測繪工程中,相關部門企業(yè)需要注重先進測繪技術的應用,其具有提高測繪效率、測繪精度以及檢測時效等優(yōu)勢,既可以規(guī)劃以及保護國土資源,又可以勘測農村宅基地,保護農田資源等。當前,隨著我國測繪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能夠應用于國土測繪工程中的測繪技術種類多種,且應用效果良好,例如RS技術、GIS技術、GPS技術、數字化技術、地基測繪技術、農保測繪技術以及攝影測繪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