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楊莊蓉
孩子們喜歡在戶外玩耍,但收獲快樂的同時,長時間的陽光照射是否會給寶寶皮膚帶來損傷?給孩子做了防曬,又擔心防曬霜會影響健康?都說寶寶需要曬太陽補鈣,可防曬做太好了會不會影響補鈣?
曬,還是不曬,讓許多家長糾結頭疼。如果你也在操心你家娃的防曬問題,《消費者報道》這篇內容或許可以幫得上忙。
可能有部分大人認為孩子天性愛玩,親近大自然,不需要做什么防曬在外面撒歡也無妨。但是,根據美國皮膚癌癥基金會估計,一個人18歲以前受到的UV 輻射占其一生中受到UV 輻射的80%。
而且,兒童的皮膚與成人相比有巨大差異:
1.兒童皮膚薄、柔軟,其皮膚的外層角質層為單層細胞,缺少透明層,嬰幼兒皮膚的厚度僅為成人皮膚的十分之一。
2.兒童皮膚含水量高,但由于皮膚屏障功能低,失水量也大。
3.兒童皮膚的黑色素含量低、色素層薄、光敏性高、紫外線抵御能力差,易被紫外線輻射灼傷。
所以,兒童較成年人更容易被曬傷,也就是說,兒童防曬是有必要的。
那么如何防曬?寶寶可以用防曬霜嗎?
美國FDA 的報告表明,6 個月以下的人類皮膚可能有不同的吸收特性,其代謝和排泄經皮吸收藥物的生物系統(tǒng)未完全發(fā)育,因此FDA 建議,兒童在出生后6 個月內不使用防曬化妝品。
對于孩子來說,最好的防曬方式就是硬防曬,即防曬衣、防曬帽、遮陽傘等遮擋式防曬產品。其中,防曬衣選擇透氣性好、紫外線防護系數UPF >40 的產品;防曬帽選擇寬帽檐的、有頂的產品;遮陽傘也最好用專門的防曬傘,不能用雨傘。
那么,大家關心的防曬霜能不能涂,消道長建議,首先6 個月以內的寶寶不涂,而6 個月以上的寶寶,如果孩子可以不頻繁摸臉、不吃手,可以適當涂。如果孩子經常摸臉吃手,不建議給他們涂防曬霜,因為大概率會將防曬霜吃進體內。
實際上,因為兒童防曬霜多為物理防曬劑,一般都比較厚重泛白,孩子都不耐煩涂,加上兒童更容易出汗,防曬霜經常就被“汗沒了”,如果要達到防曬的目的,經常補涂是必須的。所以硬防曬更適合他們,防曬霜可以作為輔助。
相對功效,兒童化妝品的安全性更為重要。2021 年7 月,因部分產品樣品中檢測到致癌物質苯,強生宣布召回旗下露得清及兒童品牌艾惟諾5 款防曬噴霧;2018 年6 月,《每日郵報》曾報道,一名5 歲的英國男孩使用香蕉船防曬后,因與太陽產生“化學反應”導致皮膚灼傷。
對于兒童防曬霜來說,最需要保障的就是安全優(yōu)先、配方極簡,其次才是功效必需。那么,什么樣的兒童防曬霜可以用?
2023 年4 月11 日,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官網發(fā)布了《兒童化妝品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其中,對兒童防曬類化妝品要求更高。
其中,第三條明確指出,防曬類兒童化妝品原則上化學防曬劑種類不得多于3 種(不含3 種)且使用量應當低于成人用量,二氧化鈦、氧化鋅同時作為防曬劑或其他目的使用時,其總使用量不得超過25%,且SPF 值不宜高于30。第五條中明確了防曬類兒童化妝品不得宣稱“高倍防曬”,不得有鼓勵暴曬的宣稱,如有效抵抗XX小時紫外線輻射、有效降低XX%紫外線損傷、提供XX 倍防護能力等。
然而,目前市面上仍有很多兒童防曬霜產品將賣點放在“高倍防曬”上,“SPF 50+”“無懼暴曬”等標語在電商購買頁面十分醒目。
圖片源自某兒童防曬霜天貓旗艦店銷售詳情頁面
圖片源自某兒童防曬霜天貓旗艦店銷售詳情頁面
許多消費者容易被“高倍防曬”的宣稱所吸引,掉入“防曬倍數越高越有效”的誤區(qū),卻不了解加強功效伴隨的是安全風險。
為了提升防曬值,許多產品會添加化學防曬劑,與二氧化鈦、氧化鋅這類物理防曬劑通過反射、散射、折射紫外線的方式不同,化學防曬劑是通過吸收紫外線來達到防曬目的的。但化學防曬劑容易被皮膚吸收,可能會對皮膚產生刺激,安全性不如物理防曬劑。
除此之外,“防曬噴霧”在兒童防曬產品中也備受歡迎。
相當多的人使用防曬噴霧都是直接對著臉噴,大錯特錯,正確的使用方法是,先噴到手上,再涂抹到臉上。成年人也應當如此用,更別說兒童了。
上述征求意見稿第四條明確提出:不建議對兒童使用噴霧型防曬化妝品,如必須使用的,應當充分考慮吸入風險,在使用方法中標識“請勿直接噴于面部”“請先噴于手掌、再涂抹于面部”“避免吸入”等類似警示用語。
防曬噴霧產品風險之一在于,成分中會加入丁烷、丙烷、異丁烷等作為助推劑,以便能更好地將有效成分噴出來,助推劑可以接觸皮膚,但不能吸入;風險之二,2020 年,歐盟法規(guī)將二氧化鈦列為2B 類致癌物(吸入途徑),研究表明,吸入二氧化鈦有可能會導致人體肺部癌變風險。
因此,防曬噴霧不應直接對著臉噴,容易被意外吸入,可能會刺激肺部、誘發(fā)疾病。
許多家長擔心防曬霜洗不干凈,就給孩子用卸妝產品,但卸妝產品可能會對寶寶皮膚有刺激。
因此,不用執(zhí)著于“防水抗汗”的兒童防曬霜,建議選擇“易清洗配方”的產品,這類防曬霜使用后不需要專門的卸妝產品清洗,普通的沐浴露即可洗凈,以減少過度的搓揉和清潔給孩子皮膚帶來的傷害。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yī)院皮膚科主治醫(yī)師周潔曾對外表示:“嚴格地說,曬太陽與補鈣之間的關系是,通過曬太陽合成維生素D,可以一定程度促進體內鈣的吸收,而曬太陽不是直接等于補鈣?!?/p>
有研究表明,防曬要做到極致才可能會影響維生素D 的合成。而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基本不可能會長時間地完全屏蔽紫外線,因此,并不會造成維生素D 的合成不足。
況且,合成維生素D 又不只有曬太陽一種方式,也可以給孩子口服維生素D。
湖南省兒童醫(yī)院皮膚科醫(yī)生李珂瑤、韋祝建議,如果孩子日曬后出現皮膚發(fā)紅、發(fā)燙或伴有輕微疼痛的情況,可用冷毛巾或者將毛巾包裹冰塊敷在曬傷部位,也可用涼水浸泡或者沖洗曬傷部位進行局部降溫。
如果孩子出現發(fā)熱、寒戰(zhàn)、全身不適,曬傷部位出現水泡等情況,就要及時到醫(yī)院皮膚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