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林
看到這個題目時,讀者朋友們大概會想到冬天捕魚。雖然我說的也是冬天捕魚,但與現(xiàn)在流行的不同,我說的四十年前的冬捕。那時的冬捕規(guī)模不大,聲勢也小,持續(xù)的時間只有一天,除了我們居住的小村,沒有其他人知道,別的村子里的人是不關(guān)心的,城里人更是連我們村子都沒有聽說過。
但這一天,卻是我們村里人從年頭盼到年尾的。不到年的尾巴邊上,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不會動魚塘里的魚。村里有三口塘,分布在村東、村中、村西,好方便冬天挖塘泥肥沃三個方位的田地。村里人把村西叫上邊,把村東叫下邊,我是許多年后才弄清的,卻至今不知道這么叫的含義,猜測是根據(jù)附近長江的流向取的吧,畢竟“一江春水向東流”嘛。三口塘都植有蓮藕,村里人卻只在村子中間的塘里養(yǎng)魚。村子中間的塘,村里人出工、收工的途中都看得見,沒有能力去田間勞作的黃發(fā)垂髫也都能有意無意地看見,安全,放心。沒有人敢去偷魚,但你可以去觀賞魚。村里人每天出工路過時看幾眼,有時還給魚丟幾把青草,收工路過時又看幾眼,仿佛看見塘里的魚一天之內(nèi)又長大了不少,心里便有了著落,確信過年時是可以分到幾斤魚的。若你讀過書,看到魚兒在塘里游來游去,無憂無慮,也會感嘆:“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辈粫腥朔瘩g,村里人只會贊賞道:“還是讀書人有想法,高深莫測!”暑假里,你也可以在塘邊看荷葉在風(fēng)中搖曳,嗅荷花“香遠(yuǎn)益清”,驚訝于草魚跳出水面去咬荷花,聽水雞婆“咕咕”的鳴叫,吟“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撩撥著在塘邊浣衣的少婦遐想無邊。
村里的大人、小孩所思最多的就是飲食,于是特別盼望冬捕的這一天。一大清早,男勞力就在水塘邊架起水車,幾個力氣大的勞力就主動爬上水車車水。這是很累的活兒,我小時候也曾調(diào)皮地爬上水車想學(xué)大人車水,卻無論如何也踩不動,結(jié)果被大人趕了下去。大人們車水也很吃力,卻能在過程中說說笑笑。老人和小孩兒都來看熱鬧了。老人會花上大半天的時間站在岸上盯著塘里的水一點一點地減少,看水面一分一分地降低,直到看到魚兒露出背,在淺水里驚慌亂跳。孩子們更喜歡的不是魚,而是那種氛圍。水塘里的水被車進(jìn)溝里,流向遠(yuǎn)處,孩子們就會跟著水跑。折一只紙船,放在水溝里,又跟著紙船跑。有一個孩子剛割完豬菜回來,放下鐮刀,也跟著紙船跑。我那時太興奮,沒有注意到這把鐮刀,一腳踩上去,樂極生悲把右腳后跟割了一個寸余深的口子。這竟然一點兒也沒有影響到水塘周圍歡快的氣氛。大人們很現(xiàn)實,塘里的水還沒有車干,就迫不及待地穿上長筒套鞋,在水里追魚,岸上的老人們則指指點點,看見一條魚,就高聲叫:“你左(右、前、后)邊有一條!”捉魚的人便連忙根據(jù)岸上的指點捉魚。水里游動、掙扎的魚捉光后(當(dāng)然,小魚是不捉的,要留到明年),塘里的大人們還會在水塘泥巴里翻,尋找那些鉆在泥巴里的黑魚、甲魚、鱔魚、泥鰍。晚上,水塘周邊歡快的氛圍便流進(jìn)了每家每戶,家家的鍋里都冒出魚香,和著裊裊炊煙飄蕩在村子周圍。有些魚被腌制曬干,留著過年用。第二天,男勞力們還得去把塘里的藕挖干凈。
捉起的魚和挖出的藕都要集中起來分給每家每戶,于是,冬捕的快樂會一直持續(xù)到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