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衛(wèi)芳,尹光文,王麗,紀英,屈清榮
2021版中國尖銳濕疣臨床診療指南指出,尖銳濕疣疾病存在較高的復發(fā)率,高達(47~163)/10萬[1]。恐懼疾病進展(fear of progression,FoP)指針對疾病將會進展而引起的各種生理心理及社會不良后果的恐懼或恐懼疾病的再次復發(fā)[2]。長期或多次治療,帶來嚴重的經(jīng)濟問題和社會心理問題,導致尖銳濕疣患者出現(xiàn)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長期的恐懼應(yīng)激狀態(tài),影響機體的免疫狀態(tài),延長疾病診療進程[3]。心理彈性指個體成功適應(yīng)生活壓力事件的能力[4],高水平的心理彈性有利于機體對壓力事件進行緩沖和調(diào)試,減少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的發(fā)生[5]。自我表露是指個體真誠地與他人分享內(nèi)心想法的過程[6],有研究表明[7],自我表露與恐懼疾病進展呈負相關(guān);心理彈性水平有利于促進患者自我表露[8]?;诖?本研究旨在研究尖銳濕疣患者恐懼疾病進展、自我表露、心理彈性三者間的關(guān)系,探討自我表露在心理彈性對恐懼疾病進展影響的中介效應(yīng)。
1.1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從2021年12月—2023年4月在鄭州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確診為尖銳濕疣的患者295例。診斷標準:醋酸白試驗陽性[1]。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確診為尖銳濕疣的患者;③患者對調(diào)查研究內(nèi)容知情同意,自愿參加。排除標準:情緒不穩(wěn)定的患者。
1.2研究方法 選取符合納排標準的患者填寫問卷?;颊咧橥夂筮M行填寫,當場發(fā)放,當場收回,及時核實不清晰或有疑問的地方,確保填寫完整。問卷內(nèi)容包括一般情況調(diào)查表: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確診時間等。
中文版痛苦自我表露指數(shù)量表(Distress Disclosure Index,DDI)包含共12個條目,總分為12~60分,得分越高,自我表露水平越高。12~29分為低水平,30~44分為中等水平,45~60分為高水平。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為0.866,信效度較好[9]。
恐懼疾病進展簡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FoP-Q-SF)包含生理健康、社會家庭兩個分量表,共12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總分12~60分,分數(shù)越高,恐懼疾病進展程度越高。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883[10]。
心理彈性量表(Connor-b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共25個條目,包含堅韌、自強和樂觀3個維度;采用Likert 5級評分,總分0~100分,得分越高,說明心理彈性越好,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89[11]。
2.1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發(fā)放問卷310份,回收有效問卷295份,有效回收率為95.16%。研究對象男189例(64.07%),女106例(35.93%);年齡為20~62歲,平均(34.24±7.309)歲。教育程度:小學18例(6.10%),初中55例(18.64%),高中52例(17.63),大學及以上170例(57.63%);婚姻狀況:未婚137例(46.44%),已婚有配偶110例(37.29%),離異或喪偶48例(16.27%);工作狀況:在職129例(43.73%),自由職業(yè)87例(29.49%),離退休人員17例(5.76%),學生62例(21.02%);月收入:<2 000元51例(17.29%),2 000~4 000元76例(25.76%),4 000~5 000元81例(27.46%),≥5 000元87例(29.49%);居住地:城鎮(zhèn)58例(19.66%),農(nóng)村125例(42.37%),中心城市112例(37.97%);確診時間:<1周28例(9.49%),1~2周67例(22.71%),2周~1個月68例(23.05%),1~3個月53例(17.97%),≥3個月79例(26.78%);首診治療189例(64.07%),未治療106例(35.93%)。
2.2患者恐懼疾病進展、心理彈性、自我表露相關(guān)性分析 患者各量表得分見表1。采用Pearson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顯示,恐懼疾病進展得分與心理彈性得分呈負相關(guān)(r=-0.665,P<0.001),與自我表露得分呈負相關(guān)(r=-0.669,P<0.001),見表2。
表1 患者各量表得分情況
表2 恐懼疾病進展與心理彈性和自我表露的相關(guān)性分析r值
2.3患者恐懼疾病進展、心理彈性、自我表露的回歸分析 以尖銳濕疣患者的恐懼疾病進展作為因變量,將心理彈性和自我表露納入多元線性回歸方程。結(jié)果表明,自我表露(β=-0.377,t=-6.327,P<0.001)和心理彈性(β=-0.394,t=-6.617,P<0.001)均進入回歸方程,共解釋患者恐懼疾病進展總變異的51.10%,見表3。
表3 患者恐懼疾病進展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jié)果 (n=295)
2.4尖銳濕疣患者自我表露對心理彈性和恐懼疾病進展的中介效應(yīng) 心理彈性能顯著預(yù)測自我表露(a=0.306,SE=0.017,t=18.238,P<0.001),心理彈性可顯著預(yù)測恐懼疾病進展(c′=-0.217,SE=0.034,t=-6.327,P<0.001),自我表露可顯著預(yù)測恐懼疾病進展(b=-0.539,SE=0.082,t=-6.617,P<0.001);自我表露在心理彈性和恐懼疾病進展間的中介作用顯著,ab=-0.165,BootSE=0.048,95%CI:-0.383~-0.196。中介效應(yīng)在總效應(yīng)的占比ab/(ab+c′)=43.20%,自我表露在心理彈性和恐懼疾病進展間起部分作用,見表4,圖1。
圖1 自我表露的中介效應(yīng)模型
表4 自我表露在患者心理彈性和恐懼疾病進展間中介效應(yīng)分析 (n=295)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尖銳濕疣患者恐懼疾病進展得分為(38.56±6.370)分,處于中等偏高水平,表明患者對疾病進展和復發(fā)的恐懼感處于較高水平,與蘇思慧等[12]研究結(jié)果一致。建議醫(yī)護人員在工作中重點關(guān)注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為患者提供尖銳濕疣相關(guān)的診療方法和注意事項,滿足對疾病信息的需求,減輕恐懼心理。心理彈性得分為(68.64±11.085)分,顯示心理彈性處于中等水平,高于萬媛等[13]研究結(jié)果,可能與本研究中高中及以上學歷患者占75.26%,獲取疾病信息來源途徑較多,對疾病有所了解,有一定的適應(yīng)能力有關(guān)。自我表露得分為(35.00±4.653)分,處于中等水平,低于Bu等[14]研究結(jié)果,可能與本研究中尖銳濕疣患者由于疾病病恥感等原因,不愿把內(nèi)心的想法表達出來,選擇不向他人透露自己的疾病狀況,無法獲取有效的支持有關(guān);建議可使用敘事療法、反思日記、正念小組干預(yù)等方法促進患者表達。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心理彈性與自我表露呈正相關(guān)(r=0.729,P<0.001),與恐懼疾病進展呈負相關(guān)(r=-0.665,P<0.001),即心理彈性水平越高,自我表露水平越高,恐懼疾病進展越低,與何碧霞等[15]研究結(jié)果一致。心理彈性作為一種個體保護機制,處于高水平心理彈性時,患者更加堅韌、自強、樂觀,以更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有更多的精力和熱情來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有利于自我表達,進而利用各種積極的資源來緩解工作壓力和生活煩惱[16];同時對疾病的適應(yīng)能力增強,降低對疾病進展的恐懼感。自我表露與恐懼疾病進展呈負相關(guān)(r=-0.669,P<0.001),即自我表露越好,恐懼疾病進展越低,與底瑞青,林韋彤等[7,17]研究結(jié)果一致,患者通過內(nèi)心自我表露,尋求外界的支持和幫助,更積極有效地應(yīng)對疾病,降低對疾病進展的恐懼;建議在工作中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活動和心理支持,增強和促進患者自我表露[18]。
中介效應(yīng)分析結(jié)果顯示,自我表露在心理彈性和恐懼疾病進展間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應(yīng)占總效應(yīng)值43.20%,是影響尖銳濕疣患者恐懼疾病進展的重要因素。尖銳濕疣作為性傳播疾病之一,患者在罹患疾病后,由于病恥感、被歧視等原因,常常不愿意告知他人,無法利用醫(yī)務(wù)人員、家庭、社會等積極資源,對疾病進展和復發(fā)的恐懼感較高。自我表露在心理彈性和恐懼疾病進展之間的中介效應(yīng)值為-0.165,這說明心理彈性既可以直接影響恐懼疾病進展,也可以通過自我表露間接影響恐懼疾病進展。尖銳濕疣治療過程漫長而痛苦,會引起患者出現(xiàn)焦慮、害怕被拒絕、疼痛、壓力等不良情緒,加之對疾病進展的恐懼感等不良心理,出現(xiàn)回避等消極應(yīng)對,加重患者對疾病進展的擔憂[16];鼓勵尖銳濕疣患者自我表達,既有利于認識和適應(yīng)壓力事件,也有助于其家人或朋友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為患者提供指導,緩解疾病進展或復發(fā)引起的壓力擔憂[19]。
綜上所述,尖銳濕疣患者心理彈性、恐懼疾病進展、自我表露之間存在顯著相關(guān)關(guān)系,自我表露在心理彈性和恐懼疾病進展中存在部分中介效應(yīng)。本研究探討了三者間的影響機制,對于進一步對尖銳濕疣患者恐懼疾病進展水平的干預(yù)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