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雪萱
常聽到家長告訴我,寒暑假的到來就像戰(zhàn)場的開啟,孩子在家的時間變多,導致親子關系沖突的焦點也從課業(yè)延伸到生活大小事。而我常常是這么回復家長的:“在親子關系中我們必然會有沖突,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沖突過后修復關系?!痹诖似恼轮?,我想用一個我與我媽媽的故事,來說明親子關系修復是如何做的,給家長提供一些參考。
青少年時期的我也有著叛逆的一面。我開始認識什么是愛情后,媽媽跟我有了一項“上大學后再談戀愛”的約定,但高二那年我不顧一切地交往了第一個男朋友,在這段愛情剛萌芽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跟媽媽分享我的喜悅。
但在我告訴她這件事后,媽媽突然很生氣,甚至氣急敗壞地拿起電蚊拍沖向我,嚇得我趕緊逃回房間,想起媽媽拿著電蚊拍沖向我的模樣,我既生氣又傷心。
半個多小時后,我的房間門口傳來緩緩的敲門聲,仍處于備戰(zhàn)狀態(tài)的我還在思索著這敲門聲究竟是不是來找茬的,然后我就聽見媽媽輕聲地說:“我可以進去嗎?”聽到這語氣,我確認媽媽不是來找茬的,便打開房門讓媽媽進來。
她沉默了好幾秒,那幾秒鐘的時間,我在想如果媽媽是來找茬的,我該如何反擊,但媽媽深吸了一口氣,然后說:“我第一次當一個17歲女孩的媽媽,一直以來我都在給自己做心理建設,我以為還有幾年的時間你才長大,所以當我知道你談戀愛時,我其實不知道該怎么辦。”
媽媽的態(tài)度、表情以及她所說出的話,讓我瞬間收起劍拔弩張的情緒,這段與媽媽的談話深深地印在了我心中,媽媽讓我明白她的憤怒包含了無助及擔心,她主動叩門向我表達心情時,我看見她的歉疚以及想修復關系的心意,最終那天的對話結束于我如何在戀愛中保護自己。
媽媽的道歉非但沒有失去我對她的尊重,反而讓我更加敬佩她。借由這段故事,我整理出關系修復的3個重要步驟:
自我覺察是關系修復的第一步。某天我問起媽媽她是如何做到這么快地整理好心情的,她思索了一番后告訴我:“當天我想起了你外婆的模樣,外婆是一個無論犯任何錯誤都不會向孩子道歉的母親,成為一個跟外婆不一樣的母親是我一直在努力的事情,所以我覺得我應該主動去找你聊聊,然后我也在思考為什么我會這么生氣?!?/p>
在我的工作中,經(jīng)常會有人向我詢問如何提升自己的自我覺察能力,這項能力可以透過幾個自我反思的問題培養(yǎng)出來——我在做什么?我為什么這么做?這么做能不能達到我想達到的目的?借由這幾個問題幫助自己去覺察自己的狀態(tài)是否符合心中“理想的自我”。
第二步,思考自己的情緒與事件的關聯(lián)性。情緒就像洋蔥一般有著一層一層的感受,情緒又分為表層情緒以及深層情緒,表層情緒大部分是我們顯而易見的,例如媽媽在一開始氣急敗壞地拿著電蚊拍追向我時,我可以很明確地看見媽媽的情緒是憤怒;當媽媽在深吸一口氣并表達自己對孩子談戀愛的擔憂時,我看見了媽媽的深層情緒——擔心及害怕孩子受傷,因此情緒不會只有一種,我們需要像剝洋蔥般層層剝開。
情緒的調(diào)節(jié)及覺察,我們首先可以先通過觀察自己的身體去了解表層情緒,人在害怕、生氣、傷心、喜悅等情緒激動的情況下都會出現(xiàn)呼吸、心跳、膚色等生理上的變化。
表層情緒的功能通常是用來調(diào)節(jié)及保護深層情緒,而深層情緒大多是脆弱且無助的,當我們覺察到自己的表層情緒后,可以試著體會“這個事件為你帶來什么樣的心情,你是否是傷心、失落或是害怕的”,并且梳理出一套脈絡,完整地了解事件所引發(fā)的真實感受是什么。
第三步,父母主動遞出橄欖枝。成人的情緒調(diào)節(jié)能力通常比孩子強,父母能夠通過自我覺察以及對情緒的調(diào)節(jié),得出事件所帶來的感受及想法,并主動去找孩子溝通。
父母的主動具備幾項重要的功能,除了與孩子修復關系并促進對彼此的理解外,也會成為孩子最佳的示范,同時更能讓孩子與父母建立信任關系,并給孩子提供在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安全堡壘。
在我從事的工作中,我更加認同父母若能真誠地告訴孩子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并且能在犯錯后向孩子道歉,將會成為孩子一生中最珍貴的禮物,也能讓父母贏得孩子的信任與尊重。我始終相信,導致關系終結的并不是沖突,而是沖突過后沒有盡力修復關系。
責編/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