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露易絲·海
有一位年輕人曾說他和父親鬧得很僵,沒有任何共同語言,父親和他交流時,會說出一些消極的、貶低的話。我問這位年輕人,是否知道他的祖父是如何對待他的父親的。他說不知道,祖父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經(jīng)去世了。我建議他去問問他的父親,了解一下父親的童年。起初這位年輕人很猶豫,但最后他還是決定冒險一試,去和父親談?wù)劇?/p>
當(dāng)我第二次見到他時,這位年輕人看起來輕松多了?!鞍パ?,”他大聲說道,“我不知道父親的童年是這樣的!”據(jù)說他的祖父堅持讓所有的孩子稱呼他為“先生”,還必須遵守陳規(guī):小孩就要接受看管,不得發(fā)表意見,如果有孩子敢反對,就會遭到痛打。難怪他的父親會變成現(xiàn)在的樣子。小時候我們都懷有美好的愿望,長大后絕對不用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然而我們從周圍的世界中學(xué)會了一切,便開始像自己的父母那樣說話和做事。這位父親用他童年時期聽到的話來打擊自己的兒子,可能不是故意這么做的,但是他就是聽著這樣的話成長起來的。
后來這位年輕人懂得了理解自己的父親,他們之間的溝通也變得自在了。雖然達到理想的溝通狀態(tài)還需要雙方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耐心,但至少他們都在朝著新的方向前進。
我深信,花點時間了解父母的童年,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很必要的。如果你的父母仍然健在,你可以問問他們:“你的成長過程是什么樣的?你的父母是怎么懲罰你的?你遭遇過什么樣的同輩壓力?”對父母的成長模式了解得越多,就會越明白他們?yōu)槭裁磿赃@樣的方式對待你。
當(dāng)你學(xué)會理解父母時,就會用更加有愛意的眼光看待他們。你可能會就此打開一扇門,讓你們之間的溝通不僅變得更富有愛、更順暢,還會包含更多的尊重與信任。
還有一位年輕人告訴我他的心中充滿了憤怒,不信任任何人,他將這種不信任的模式帶到和所有人的相處之中。當(dāng)我們找到問題的根源時,他說自己對父親充滿了憤怒,因為父親不是他想要的樣子。再強調(diào)一次,在心靈之路上,你不可能改變其他人。首先,你要放下父母給自己帶來的壓抑感;然后,你要原諒他們,原諒他們不是你想要的樣子。你要知道,每個人都是不同的。
如果你想要做自己,就要讓別人也做自己。如果強迫父母做他們不想做的事情,你就阻止了自己愛他們,也阻止了他們愛自己。你會評判他們,就像他們評判你一樣。如果你想要與父母交流,最先要做的就是放棄自己對他們先入為主的評判。
現(xiàn)在,你應(yīng)該讓自己成長起來,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可以詳細地寫出希望自己和父母的關(guān)系是什么樣的,將這些寫下來的話對自己說一遍,然后將這些話說給你的父母聽。我知道這可能并不容易,但首先你要確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然后告訴父母,不要讓他們誤解。你需要問問他們:“我們該怎樣做,才能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
請記住,理解能帶來原諒,原諒能帶來愛。當(dāng)你能夠愛父母、原諒父母時,你與每個人的相處都會變成一種享受。
(蔡靖琪薦自《北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