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華
那場暴雪是在中午開始的。
剛下時,只是看到雪花很大,一片一片的。到下午,已經(jīng)看不清雪花的大小,天地間渾然一色銀白,都是雪的世界。雪已不是一片一片地下,而是一層層地落下來,幾乎沒有間距。你追我趕,接踵而來。街路和廣場上沒有行人和車輛。天空中也沒有鳥兒飛過。就是有,你也看不見。因為當你推門走到室外,眼前看到的就是雪。你還得頭部適當前傾,不然的話,落雪會打得你睜不開眼睛。能見度只能讓你勉強避開迎面蹣跚而來的“雪人”。
入夜,雪還在下。
萬籟俱寂里,透過對面樓上幾個窗戶隱隱散發(fā)出的燈光,可以看到雪勢一點兒都沒減,雪花層層疊疊,爭先恐后地跌落下來。此時,如果你靜下心來屏氣凝神,是能夠聽到落雪的聲音的。輕微而稠密,連綿而執(zhí)著。
寂靜里,天地間只有這一個聲響。
天亮了,刮起了西北風,雪似乎小了。但風把房上的、地上的雪刮起來,與天上的落雪攪在一起。風裹雪,雪追風,跌跌撞撞四處竄蕩。山川溝壑都被雪填平了。房屋建筑的背風面也被拉起了高高低低錯落不一的雪嶙子。而田野、道路和房屋建筑的迎風面下,積雪并不厚,甚至沒有積雪。白色的雪原上不規(guī)則地點綴著一些暗色斑痕,斑斑駁駁的,就像一個愛美而不擅妝容的女人的臉。
雪下得小了,西北風還在刮。
太陽出來了。正午的太陽照在雪地上,亮得耀眼,冷得凜人。
雪后的冬日是最冷的。西北風吹在人臉上像刀割一樣疼。皮襖、棉褲或者羽絨服,無論什么穿在身上都一個感覺,就是單薄。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就在于某一品種可能讓人在室外多挺些時候。但到最后都是一個感受——冷!
經(jīng)過北風兩三天的盤刮,在日照和低溫的助力下,地面上的積雪越來越堅實。積雪厚的地方,雪的表層形成了兩寸左右厚的結(jié)實的“雪殼子”。十多歲的孩子在上面奔跑、跳躍,“雪殼子”都不會塌陷。
我是在雪后第四天坐火車回單位的。據(jù)這場肆虐了遼西北地區(qū)并波及內(nèi)蒙古南部和吉林西部的暴雪,是從周六中午開始,持續(xù)到周日下午收兵的。暴雪歷時近三十個小時。平地積雪厚度在三十厘米以上。造成降雪地區(qū)四十八小時陸路交通全部中斷,而雪后的氣溫也驟降至零下27攝氏度以下。平時只需兩個小時的路程,這次我走走停停,足足用了近四個小時。這也是暴雪后礦區(qū)通勤火車的首發(fā)車。
通勤火車行經(jīng)隧道,隧道口兩側(cè)高過車頂兩三米。距車窗不足一米的雪廊上,鐵鍬鏟雪時留下的痕跡參差不齊,清晰可見。在這樣的地勢,鐵路在溝底通過,除雪作業(yè)無法進行機械施工,只能人工進行。打通這段前后總長近三公里的雪廊,不難看出當時保路搶通的工人們付出了怎樣的艱辛。
實際上,關(guān)東的雪并不總是這樣恣肆,它展示給人更多的是一幅幅具有詩意的畫卷。
一場大雪過后,推門望去,滿眼玉樹瓊枝,一地鋪銀堆玉。城鎮(zhèn)鄉(xiāng)村盡披銀裝。山川原野一如素裹。在藍天麗日的映襯下,一切顯得剔透晶瑩,宛若粉妝玉砌的童話世界。白雪覆蓋下的山崗峰巒線條柔和輪廊圓潤。白雪覆蓋下的田園村舍干凈整潔纖塵不染。置身其中,讓人精神為之一振,仿佛心靈也隨之潔凈了許多。更不用說雪后純凈清冽的空氣,吸一口會讓你五內(nèi)清爽四體通泰。
雪后兩三天的月夜,月光照在白雪包裹下的村莊和原野,顯得格外寧靜。
一個人走在村路上,腳下踩著已經(jīng)堅實的雪,發(fā)出“嘎吱嘎吱”的聲響,在遠處幾聲稀落的狗吠應(yīng)和下,雪夜的村莊愈加靜謐。幾戶因勞作而晚炊的人家、淡白色的炊煙正直直地飄向幽藍深邃的夜空。
生在關(guān)東,雖然常常遺憾不能踏雪尋梅,但卻也曾領(lǐng)略過飛雪漫天中、鷂鷹凌空掠食的雄奇與壯美。
那是十幾年前的一個初冬,天陰沉沉的。午飯后,室內(nèi)供暖效果奇好,讓人燥熱難耐。我?guī)状文闷鸸P又放下,案頭工作思緒全無。無奈之下出門,直奔郊外的荒湖。
步行二十分鐘,來到湖畔。站在湖南岸的石板路上,極目向北望去,夏日里煙水連天的湖面已經(jīng)變成了白茫茫一片冰封,看不到盡頭。天陰得更沉了,鉛色的陰云穹頂似的罩住了湖面和曠野,但云層不低。風正從湖北岸目力所不及的地方刮過來,在湖面上橫沖直撞,暢行無阻。碼頭上的幾個鐵皮簡易房在風中嘩嘩作響。而湖畔廣場上的草屑和廢紙則早就被風掃蕩得干干凈凈了。
我的目標是距碼頭一千五百米湖南岸石板路南一百米處的三棟廢棄別墅。這三棟建成即遭棄置的二層建筑孤兀地佇立在湖南岸半米多高的蒿草中。別墅門前的石階和通向石板路的小徑也幾近被荒草湮沒。它們見證了當年曾經(jīng)的熱鬧和喧囂,并以絕世獨立的堅守訴說著當下的落寞與蒼涼。
曾多次從湖邊的這條石板路上走過,但從未像今天這樣近距離地“拜訪”這三棟建筑。眼前的別墅被沒膝高茂密的蒿草所簇擁,已經(jīng)風光不在。墻面的涂料斑駁脫落。屋頂?shù)挠悦嫱咭采拾档?,“缺苗斷條”。窗子上的玻璃十者能存六七,還得算上“中心開花”的。而沒有玻璃的窗洞則成為貓、狗進出別墅的門戶,糞便污漬赫然入目。門上的掛鎖銹跡斑斑,已看不出本色。
風更大了,并夾帶著雪花。雪花不大,從鉛灰色云層籠罩下的天際旋轉(zhuǎn)而下,密集而輕盈。在風的裹挾下漫天飛舞……
只一會兒,曠野和湖面就罩上了一襲輕薄的“白衣”。
直挺挺的蒿草們“打擺子”似的,在風雪中瑟瑟發(fā)抖。從遠處看蒿草簇擁下的別墅就像三個落難的南半球姑娘在寒天凍地的關(guān)東曠野上,頂風冒雪跳草裙舞。而進出別墅空窗洞的風,則發(fā)出“呼——呼——”的吼聲,令人生厭。
此情此景,再難駐足。我折身沿蒿草中的小徑向湖畔深處的曠野走去。
雪花越來越密,隨風上下翻飛。曠野上的蒿草很快就披上了素雅的“白頭巾”。放眼望去,雪的白色與干枯后蒿草的褐色相互參差斑駁,一直綿延到?jīng)]有盡頭的天際。
有什么東西在身后?一絲沒來由的警覺從腦際閃過,我本能地向后轉(zhuǎn)身。霎時,一只鷹,一只深黃色與褐色相間、黑色斑點的羽翼展開后近八十厘米的鷂鷹,在我右后側(cè)不到五米處貼著蒿草梢由東向西掠來。它雙翅平伸并不扇動,平靜而從容,全無聲息快速地從我身邊兩米左右的地方掠過。迎著飛舞的雪花,保持著雙翅平伸的姿勢,貼著草梢快速奔著曠野深處一路向西掠行。直到前方一百五十米左右,才開始扇動翅膀拔高向上。漸漸地,一點一點地融進風舞雪飛、草天相連的盡頭……
雪花更密了。
曠野,荒湖,天地一人。朔風舞雪,蒿草沒膝,鷂鷹掠食草上……這是一次何其奢侈的視覺盛宴和精神大餐?以至多年以后,每當冬季來到郊外,我都會不自覺地回想起這次經(jīng)歷,并還會時不時下意識地回頭看看身后。當然,結(jié)果是令人失望的,再也沒能看到思存我心的那一幕場景。然而,那一切卻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記憶深處,在我的潛意識里,它已經(jīng)成為關(guān)東最為獨一無二的地域精神標識。那曠野,那荒湖,那疾風舞雪中俯沖掠食于蒿草之上的鷂鷹,已經(jīng)影響并融入了我的精神領(lǐng)域。
現(xiàn)在,在消雪融冰的料峭春風里,聽北歸的大雁在長空中陣陣嘶鳴,我不禁撫案沉思,關(guān)東的雪是什么?
關(guān)東的雪,是一夜“鋪排”封門堵路,是麗日晴空江山素裹;關(guān)東的雪,是莊稼院的寒夜晚炊,是朔風呼嘯中蒼鷹掠食草上;關(guān)東的雪,更是曠野荒湖極目蒼茫,天地與我獨在……
這些都是,又都不是。那關(guān)東的雪到底是什么?
關(guān)東的雪,是關(guān)東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