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哆
千字文(節(jié)選)
〔南朝〕周興嗣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余成歲,律呂調(diào)陽。云騰致雨,露結(jié)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劍號巨闕,珠稱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在線云翻譯
盈:月光圓滿。 昃(zè):太陽西斜。 宿(xiù):我國古代天文學(xué)家將天空中某些星的集合體叫作“宿”。 麗水:麗江,又名金沙江,出產(chǎn)黃金。 昆岡:昆侖山。
巨闕(què):越王命歐冶子鑄造了五把寶劍,第一把就是巨闕。
夜光:《搜神記》中,隋侯救了一條受傷的大蛇,大蛇銜來珍珠報答他的恩情,那珍珠夜間放射出的光輝能照亮整個殿堂,被稱為“夜光珠”。 柰(nài):果子名。
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黃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狀態(tài)中。太陽正了又斜,月亮圓了又缺,星辰布滿在無邊的太空中。寒暑循環(huán)變換,來了又去,去了又來,秋天收割莊稼,冬天儲藏糧食。積累數(shù)年的閏余并成一個月,放在閏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呂來調(diào)節(jié)陰陽。云氣上升,遇冷就形成了雨,夜里露水,遇冷就凝結(jié)成霜。黃金產(chǎn)在金沙江,玉石出在昆侖山。最鋒利的寶劍叫“巨闕”,最貴重的明珠叫“夜光”。水果里最珍貴的是李子和柰子,蔬菜中最重要的是芥菜和生姜。
文人檔案館
檔案人物:周興嗣 生卒年:469—537 特點:文思敏捷,博學(xué)多識
他的寫作人生——周興嗣
周興嗣自幼聰明,年少時到處游學(xué),學(xué)得快、悟性高,才華橫溢。
傳說,在游學(xué)時,他曾在一家旅店住宿,夜里聽見有人說:“你才學(xué)蓋世,不久就會結(jié)識尊貴的大臣,最后被圣明的君主重用?!敝芘d嗣被這個聲音嚇了一跳,下意識地找聲音的源頭,可怎么也找不到。
雖然這件事聽起來挺玄乎,但不得不說周興嗣在事業(yè)上基本是順風順水。在他二十多歲時,認識了吳興太守謝朏。說來也怪,謝朏不喜歡與士人交往,卻喜歡和周興嗣談?wù)撐氖?。不僅如此,謝朏還在朝廷上極力推薦周興嗣。后來,周興嗣做了桂陽郡丞,雖然官不大,但日子過得很好。
因為他的上司——郡守王嶸很欣賞他,平時對他照顧有加。幾年后,周興嗣寫了一篇《休平賦》,結(jié)果被梁武帝蕭衍看上了,覺得這個人博聞多識,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聘用他為安成王國侍郎。
也就在這一年,有人獻給梁武帝一匹會跟著音樂跳舞的馬,他看了很高興,讓周興嗣等人作賦歌頌。待眾人作品完成后,梁武帝評定周興嗣寫得最好,又升他為員外散騎侍郎。
有才華的人很多,但有這樣好運的人,真是很少見。當然,周興嗣也沒有讓梁武帝失望,回回都寫出“滿分作文”。
梁武帝深知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很重視啟蒙教育。但當時市面上并沒有合適的啟蒙讀物,現(xiàn)有“教材”光看著就讓人想睡覺。
既然沒有,那就編一本吧!梁武帝讓人從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書碣碑石中,拓(tà)下一千個各不相同的字,一字一字地教授皇子??蛇@種教法雜亂無章,不好記,沒啥效果。
梁武帝又開始琢磨,若是將這一千個字編成一篇文章,會不會好記一點?但是怎么編呢?唉,這事太難了,還是讓專業(yè)的人來做吧!
周興嗣很快接到了這個任務(wù)。當天,他將寫了一千字的紙攤在桌上,逐字揣摩,反復(fù)吟誦。第二天早上,他終于有了思路,將這些字編成一篇內(nèi)容豐富的韻文,這就是《千字文》。
梁武帝看到《千字文》后,又驚又喜,更加重用周興嗣。
古話有新說
讀者:“聽說您熬夜寫出了《千字文》,真巧,我也喜歡熬夜寫作業(yè),尤其是在假期的最后一天!”
周興嗣:“那你有沒有聽說另一件事?”
讀者:“什么?”
周興嗣:“我的頭發(fā)就是熬夜后變白的?!?/p>
《千字文》是中國傳統(tǒng)蒙學(xué)讀物,它也是一本簡易版的百科全書,揭示著世界的奧秘。
百科知識一直很受人們的喜愛,這是人類基因里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作怪。就像牛頓因為好奇蘋果的掉落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瓦特因為好奇水壺蓋上下跳動改進了蒸汽機……他們時刻在觀察、在好奇、在探索,相信你也是如此。
很小的時候,你會觀察螞蟻,好奇它們的家是什么模樣;會仰望星空,猜測星星眨眼睛的秘密。等長大了一點,學(xué)到了更多知識后,你也會因為腦袋里的各種小疑問,去翻閱書籍、去詢問父母和老師、去主動尋找答案。
這些經(jīng)歷和感受是如此寶貴,它們將一直伴隨你成長、激勵你探索更多的世界。所以,請不要在任何時候?qū)⑺鼈冞z忘。
詩詞唱人生
歌曲《千字文》
作詞:[南朝]周興嗣
作曲:劉卓
演唱:蔡國慶 蔡軒正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閏余成歲,律呂調(diào)陽。
云騰致雨,露結(jié)為霜。
金生麗水,玉出昆岡。
劍號巨闕,珠稱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這首歌沉靜悠長,極富感染力。細細聽來,聽者的腦海里逐漸展開一幅天地畫卷,自然變遷、歷史滄桑、人生浮沉皆在其中。它能將自然與人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讓人從中悟出諸多道理,是古人智慧的結(ji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