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展奮
孫女團團有個幼兒園同學露絲,那日來串門,團團正在看“抖音”,笑得花枝亂顫,露絲卻一臉困惑:抖音有這么好玩嗎?我說,你可以看看。她更恐懼了,說:“爸爸說過,絕對不能看的!我從來沒看過!”
不多久,我就聽到了露絲的哭聲。磨嘰了半天,露絲才斷斷續(xù)續(xù)地說:“……原來,原來小視頻這么好看!……這么,好玩!……”
原來“小視頻”這么好看,好看到哭!我聽了心里大受震撼。女孩七歲了,家里不許看電視,不許看小視頻——不知還有多少“不許看”,為什么呢?
孩子的心,有時是不可阻擋的。我始終覺得,應該讓孩子該看看,該玩玩,不要封得太死,因為四歲到七歲的學前兒童,正是接觸各種小常識的最佳年齡,時代的變遷又把電視與手機推到了閱讀第一線,看電視、看視頻,正如我們小時候看連環(huán)畫一樣不可避免。舉凡天文地理,花鳥蟲草、漁獵牧農(nóng)、藝術人文、生態(tài)萬象,電視與視頻的少兒頻道都有淺顯而生動的介紹,遠遠勝過家長的認知面和傳播力,更因為聲光電的特殊效果,其閱讀之引人入勝也是平面讀物不能比擬的,禁止觀看,對少兒成長來說不能不是“巨大”的損失。
我們從不干預孫女看電視,也從不干預她看各種“小視頻”(青少年版)。只是限定時間而已,看久了,務必休息,相比鄰里“從不看電視”的孩子,團團明顯地好學好問好思考,舉凡“花鳥蟲草、社會趣聞、自然百態(tài)、異域風光”,七歲的她,常有經(jīng)過她天真思考后的驚人之問。
(摘自《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