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晨
烈日炎炎,小朋友們是不是恨不得一直待在空調(diào)房里呀?古人沒有空調(diào)、電風扇,他們是如何度過盛夏的呢?讓我們一起在古詩詞中尋找答案吧!
天凈沙·夏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
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元·白樸
云收雨停,水面增高又添了些波瀾,遠處高樓顯得比平時更高了,雨水讓人感覺到比平時更涼爽了,雨后的瓜也似乎顯得比平時更甜了,綠樹的樹蔭一直遮到屋檐。紗帳中的藤席上,芳齡女孩身著輕絹夏衣,手執(zhí)羅扇,靜靜地享受著宜人的夏日時光。
七月(節(jié)選)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
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九月肅霜,十月滌場。
朋酒斯饗,曰殺羔羊。
——《詩經(jīng)》
十二月鑿冰,發(fā)出沖沖聲,正月搬進冰窖中。二月初祭祖先,獻上韭菜和羊羔。九月寒來始降霜,十月清掃打谷場。兩槽美酒敬賓客,宰殺羊羔大家嘗。看來遙遠的西周時期,古人就懂得保存冰塊來降溫啦!
夏意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宋·蘇舜欽
幽深的小院中,詩人躺在竹席上,渾身清涼;穿透簾子,看見那石榴花開得正艷。中午時分濃密的樹蔭隔斷了暑氣,午睡醒來,耳邊傳來一陣陣黃鶯的啼叫聲。
夏日南亭懷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唐·孟浩然
夕陽忽然間落下了西山,東邊池角明月漸漸東上。披散頭發(fā)恰好乘涼,開窗閑臥多么清靜舒暢。清風徐徐,送來荷花幽香,竹葉輕輕滴下露珠清響。心想取來鳴琴輕彈一曲,只恨眼前沒有知音欣賞。感此良宵不免懷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夢想一場了。
納涼
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宋·秦觀
攜杖出門去尋找納涼勝地。畫橋南畔,綠樹成蔭,坐靠在胡床之上愜意非常。寂寂明月夜,船上的笛聲在耳邊縈繞不絕。晚風初定,池中蓮花盛開,幽香散溢,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