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區(qū)教育進修學院 馬國勛
推動黨、團、隊育人鏈條相銜接、相貫通,基礎在于抓好少先隊這個源頭活水。長期以來,少先隊組織堅定不移地把思想政治引領和價值觀塑造擺在首要位置,始終重視做好隊童銜接,通過自身獨特的教育體系,強化隊齡前兒童“準備參加少先隊”的隊前教育,幫助他們掌握少先隊基本知識和禮儀,明確入隊的意義,激發(fā)入隊的動力,感受入隊的光榮,在初步實現隊齡前兒童對少先隊組織的認同中進行思想政治啟蒙。
面對黨和國家對少先隊組織提出的“強化政治引領,旗幟鮮明培養(yǎng)共產主義接班人”以及“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征程中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等時代要求,如何在隊童銜接階段,進一步對政治啟蒙要素進行兒童化的、逐步深入的生動解析,具體化、常態(tài)化、持續(xù)化地開展思想政治啟蒙教育,需要我們在原有實踐基礎上有進一步實質性的突破:克服重知識傳遞輕實踐體驗,克服過分強調政治說教、知識灌輸,針對當代的少年兒童思維特點,發(fā)揮少先隊實踐活動獨特優(yōu)勢,力求從載體、內容、形式上被當代少年兒童接受;克服教育活動開展的隨意性、分散性和突擊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內容系統化、整體化、序列化,形成隊前教育課程體系,循序漸進、生動形象地引導廣大少年兒童扣好人生的第一??圩?。
2020 年10 月,根據全國少代會精神,上海將小學一二年級小紅星兒童團全面納入少先隊組織建制,并開始推行“爭章分批入隊”工作,將隊前教育化為一枚枚可操作的紅領巾獎章,幫助孩子們接受為期兩年的隊前教育。孩子們在大、小輔導員的帶領下通過訓練與自我訓練活動,學會一項又一項本領,爭得一枚又一枚獎章,留下一個又一個成功的足跡,大大提高了未來少先隊員的素質;孩子們在爭獎章集體活動中,建立起親密的友愛合作、團結互助的關系,學習初步的服務集體的小本領,獲得組織活動的小經驗,為少先隊新中隊的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我們傾力營造你追我趕、奮發(fā)向上、積極陽光的學習環(huán)境,將能否在規(guī)定時間內爭得規(guī)定獎章作為“推優(yōu)入隊”的重要標準,將能否被“推優(yōu)入隊”作為一種激勵、教育的手段,引導孩子們在不斷挑戰(zhàn)自我、戰(zhàn)勝自我中接受充分的隊前教育。有組織、分批次地吸收適齡兒童加入少先隊,從源頭上實現了少年兒童對少先隊組織的認同,培養(yǎng)了少先隊員的光榮感和組織歸屬感。
因此,如何科學、專業(yè)地回應上海少先隊的變革,探索少先隊組織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有序性、規(guī)范性,提高小學低年級兒童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夯實黨、團、隊一體化育人鏈條啟蒙一環(huán),成為少先隊組織工作的重要選題。
基于完善黨、團、隊一體化育人鏈條,推進大中小學學生推優(yōu)一體化工作的時代要求,彰顯團隊組織在青少年政治觀形成過程中啟蒙、塑性、確立、固化等功能,凝練近幾年各級少工委在加強少先隊活動課程建設、強化少先隊組織育德功能、推進“爭章分批入隊”工作機制等方面的典型經驗,通過經驗篩選、文獻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系統梳理隊童銜接階段(小學一、二年級)組織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架構形成隊童銜接階段組織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課程基本框架,基本確立教育活動內容體系,并基于促進少年兒童良性政治素養(yǎng)發(fā)展的思考,遵循思想意識形成的基本規(guī)律,探索基于鮮明時代特征及當代小學低年級兒童特點的開展組織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實現對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在理念和方式上的一種超越。
(1)確定小學低年段組織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內容序列
我們依據《上海市開展“爭章入隊”工作政策要求》,結合《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上海少先隊活動課分年級建議》等文件精神,研究少先隊組織在小學低年段的組織教育任務,以少先隊隊前教育、隊童銜接和愛黨啟蒙教育為重點,以“爭章分批入隊”為載體,根據小學低年段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和行為特點,較為系統地梳理了小學低年段組織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同時把握總體上內在的整體一致性和年級之間的教育銜接與循序漸進,確立了分層遞進、螺旋上升的分年級教育目標與對應的內容體系。
在目標的建構與活動內容的選擇上,我們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
一是強化少先隊組織教育內容。少先隊的組織教育、組織文化,如隊名、隊旗、隊標志、隊歌、呼號、入隊誓詞、作風、紅領巾獎章等,都形象地說明了黨、團、隊的政治關系,都是黨的少年兒童組織教育理念、思想的體現,無不融入了愛黨教育的基本要求。為此,我們通過獎章活動、少先隊儀式、隊活動課等載體,不斷強化少先隊隊前教育(見表1),普及少先隊基本知識和基本禮儀,激發(fā)適齡兒童加入少先隊組織的向往之情,進而最終實現對黨的親近感、擁護感、信任感乃至歸屬感。
表1 小學低年段少先隊組織教育和組織建設課程內容
二是靈活把握政治性和兒童性的統一。尊重小學低年段兒童易于借助具體形象、生動有趣的事物來認知等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尊重隊齡前兒童親近政治權威、親近成人的政治理解特點、方式,不過分強調政治說教和知識灌輸,做到寓教育內容于生動活潑的活動之中,用兒童喜歡、易于接受的方式,講好兒童化的政治,著力增強少先隊活動的時代感,增強少先隊活動的吸引力。
(2)架構小學低年段組織化思想政治教育少先隊活動課程體系
活動是少先隊組織活力之所在,也是達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基本手段和重要載體。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秉承少先隊活動課程化理念,根據分年級教育目標、內容序列,積極盤活前期研究、實踐成果,通過篩選、重整與創(chuàng)新開發(fā),形成內容上橫向貫通、縱向銜接,方法上可操作的低年段組織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課序列的基本框架。
圍繞活動序列,我們編寫了與之相配套的活動方案,主要突出以下三個要素:
① 在活動的理念上,彰顯智能時代所賦予的新的內容和新的要求
網絡原住民的“10 后”天天都在跟各種流行文化元素打交道,他們喜歡動聽的音樂、靈動的畫面,對電腦、新媒體、新技術充滿了興趣,對于他們,我們融入了音樂、動漫、影視、短視頻等時尚文化作品和各種時尚Style 元素,采用隊員喜愛的新穎別致的形式,如娛樂游戲、情景模擬、親子探究、榜樣示范、行動展示等,通過富有時代特征的、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和載體,滿足當今少年兒童求新求異的愿望和趣味,力求活動更有吸引力。
比如《重溫紅色光影,爭做時代新人》,選取不同歷史時期的紅色經典兒童影片:“閃閃紅星心向黨,永做黨的好孩子”的《閃閃的紅星》,“小小英雄赴革命,年幼一樣能報國”的《雞毛信》,“不同時期能擔責,我與祖國共成長”的《英雄小八路》以及“我的夢想我做主,我與祖國共奮進”的《別碰我的夢》,在親子觀看基礎上,通過電影分享、親子配音、輔導員微隊課、我的夢想秀等活動方式,在童趣的影像世界中引導兒童進一步了解少先隊的光榮歷史,傳承和弘揚少先隊的光榮傳統和優(yōu)良作風,了解少先隊與黨的親密關系,激發(fā)少先隊員對黨的熱愛之情。
② 在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上,凸顯小學低年段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特征
小學低年級是進行組織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啟蒙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在認知上,以形象思維為主,需要借助具體的、生動的人物、標志和故事;在情感上,易對權威產生天然好感,情感體驗依賴于情境;在行為上,較為依賴成人,需要通過關注和及時的獎勵來反復強化。因此,對于他們,我們的活動更多的是以娛樂性、游戲性為主,并體現在浪漫夸張的形象、詼諧的語言、明快的節(jié)奏、絢麗的色彩中。
比如為幫助兒童深入淺出地理解少先隊作風,我們從隊員們喜歡的動畫片入手,通過播放視頻、辨析、表演情景劇等方式將卡通形象的可貴品質和少先隊作風教育相結合,讓孩子們在輕松有趣的活動中深入理解少先隊的作風。
③ 在活動的評價上,注重與紅領巾獎章緊密相融
紅領巾獎章既是組織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載體,更是組織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評價激勵的重要載體。我們依據《關于構建階梯式成長激勵體系增強少先隊員光榮感的指導意見》以及《爭章(分批)入隊手冊》《關于實施少先隊“分批入隊”的工作指引》等文件、通知精神,有序設置并推進全國基礎章及市本、區(qū)本、校本特色章爭章活動(見表2),從學習、交往、衛(wèi)生、紀律、自理等良好習慣培養(yǎng)以及愛國愛黨、服務集體、孝敬長輩等方面進行為期兩年的技能教育訓練活動,引導他們?yōu)樾切羌由匣鹁妗蔀樯傧汝爢T而不斷努力,從而全面提升未來少先隊員的素質。
表2 “爭章分批入隊”紅領巾獎章設置建議(以青浦區(qū)為例)
在爭獎章過程中,予以兒童顯性的物化激勵、分層激勵、長效激勵,孩子們在獲得特色章基礎上爭到三個全國基礎章“紅旗章”“紅星章”“火炬章”,并以此作為“推優(yōu)入隊”的必備條件。孩子們不斷得到成功的體驗,激勵他們在下一個爭章目標的引領下有新的目標追求,這樣循環(huán)往復地正強化,有利于他們在自信、愉悅中接受組織文化的熏陶。
表2 “爭章分批入隊”紅領巾獎章設置建議(以青浦區(qū)為例)
基于促進少年兒童良性政治素養(yǎng)發(fā)展的思考,需要我們遵循思想意識形成的基本規(guī)律,從組織行為學、實踐活動吸引力、價值觀教育實效性等角度,探索、歸納開展組織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在具體化、有溫度的形象教育、實踐教育、情感教育中實現對思想價值觀引導和政治啟蒙教育在方式上的一種超越,以發(fā)揮少先隊組織教育不同于普遍德育的獨特價值。
① 融入情感,促進兒童對少先隊組織的認同、歸屬感
組織化思想政治教育歸根結底是一種價值觀的教育,它的形成很難僅僅通過教育和宣傳而植入人心,主體對價值觀內容的情感體驗以及由此產生的需要是價值觀教育能否實現的關鍵和難點。而心理學家也認為,如果少年兒童具備積極的自我情感體驗,那么他們往往會對自己作出正確的評價,而且還會給自己提出正確的要求,從而使自己的行為沿著正確的方向進行發(fā)展。因此,在組織化思想政治教育中,我們更應該運用情感元素,幫助隊員獲取積極的情感體驗,并將最初那種對少先隊組織的價值觀認同轉化為對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價值認同、信念認同,將對少先隊組織的樸素的熱愛逐步延伸到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從小播下入團、入黨的政治理想的種子
一是在實踐體驗中引發(fā)情感。在少先隊組織文化統領下,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儀式熏陶、角色扮演、榜樣引領、考察尋訪等方式,帶領隊齡前兒童投身到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使之獲得直接的、積極的情感體驗。如舉行爭章分批入隊儀式、頒章儀式、少先隊入隊儀式等,通過氛圍感染、過程體驗和效果反饋,在組織儀式中接受情感熏陶。
二是在正面引導中升華情感。低年級兒童年齡小,不能脫離成人的監(jiān)護和引導,也喜歡跟從比自己大的孩子學習和玩耍。在活動過程中,我們注重發(fā)揮輔導員老師有意向的價值引導與積極正向的情感激發(fā),通過培養(yǎng)、激發(fā)、喚醒兒童的道德需要,引導兒童沿著正確、健康的軌道前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啟蒙;同時,聘請高年級少先隊員擔任小輔導員,引導其成為隊齡前兒童的好朋友和指導者,協助輔導員老師開展工作、組織活動,團結和教育低年級的弟弟妹妹,幫助他們努力爭取做個好學生,積極準備加入少先隊。
三是在快樂評價中激發(fā)情感。獎章評價、積分評價、學習單評價、榮譽評價、展示評價等多種方式結合的少先隊評價方式,是對隊齡前兒童思想政治外化行為的檢驗與評估,可以讓他們獲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體驗,產生愉悅情感,進而把它作為一種內驅力,形成正向激勵,引領兒童不斷追求新的目標,不斷獲取新的成功機會。
② 協同聚能,提升兒童參與少先隊活動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少年兒童的思想意識是在家庭生活中、在參與集體和社會活動中、在與人交往的基礎上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與發(fā)展起來的。因此,組織化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傾力打造一個開放、協作、聯動的育人共同體。
學校是少年兒童思想意識形成的最主要的時空,要進一步完善、規(guī)范、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學校少先隊組織文化和組織基礎,特別是高低年級手拉手結對、爭章分批入隊等工作機制,精心做好教育活動規(guī)劃、資源整合和價值引導,特別是實踐活動與各學科以及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機融合,有效發(fā)揮少先隊組織教育的獨特價值。
在各類實踐活動中,學校少先隊要積極尋求家庭支持,著力引導低年級家長做到:
(1)注意自身的舉止言行,積極為兒童樹立正面榜樣,促進兒童思想意識的發(fā)展;(2)了解學校少先隊組織教育的目標要求及配合教育的方法,參與爭章過程的評價,創(chuàng)設親子活動載體,實現家校隊教育同頻共振;(3)日常生活中提供給兒童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創(chuàng)設道德成長的豐富情境,引導兒童從小學會做人、從小學會立志。
社會是兒童思想意識形成的重要支撐,學校少先隊要依托校外(社區(qū))各類基地場館、社會資源,尋訪愛國基地,聆聽四史小故事,舉辦入隊儀式等,積極開展各類道德實踐,在親身實踐和體驗中幫助兒童更好地實現政治社會化,包括對黨、團、隊組織的認同與向往、團隊意識、集體意識以及初步的社會責任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