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明 薛易 江芷珊 曹治云 陳旭征
1福建中醫(yī)藥大學中西醫(yī)結合研究院,福州 350122;2福建省中西醫(yī)結合老年性疾病重點實驗室,福州 350122;3福建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福州 350122
中藥復方解毒消癥飲(Jiedu Xiaozheng Yin,JXY)是全國名中醫(yī)杜建教授的自擬經驗方,成分包括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山慈菇和苦參,臨床上主要用于熱毒熾盛證型的消化道腫瘤患者,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等功效。研究發(fā)現,JXY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from JXY,EE-JXY)可以通過Wnt/β-Catenin通路抑制肝癌細胞的增殖[1]。EE-JXY還被發(fā)現可以降低肝癌側群(side population,SP)細胞在肝癌細胞中的比例,并抑制肝癌細胞中具有干性特征的相關因子CD133、c-kit、Oct4、Nanog、Sox2等的表達[2-3],可能具有抑制肝癌干細胞生長的作用。但是,EE-JXY抑制肝癌干細胞生長的作用是否也與Wnt/β-Catenin通路相關尚未可知。2023年1月至5月,本研究通過體外培養(yǎng)Huh7和PLC/PRF/5人肝癌細胞株,觀察EE-JXY對肝癌細胞中SP細胞比例的影響,并對分選出的SP細胞進行平板克隆實驗和克隆球形成實驗,從Wnt/β-Catenin通路進一步闡明EE-JXY抑制肝癌干細胞生長的作用機制,為EE-JXY在臨床肝癌防治中的應用提供實驗依據。
胎牛血清、DMEM/F12培養(yǎng)基購自美國Gibco公司;高糖DMEM培養(yǎng)基、胰蛋白酶購自美國Hyclone公司;維拉帕米(Verapamil)、Hoechst33342染料購自美國Sigma公司;青霉素-鏈霉素混合溶液(100×雙抗)、重組人堿性成纖維生長因子(bFGF)、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EGF)購自美國PeproTech公司;B27購自美國Invitrogen公司;β-catenin抗體購自英國Abcam公司;4',6-二氨基-2-苯基吲哚(DAPI)、Alexa Fluor 555標記的驢抗兔二抗、結晶紫染料購自碧云天生物公司。
倒置顯微鏡系統(tǒng)(德國Leica公司);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超凈工作臺(蘇州凈化設備有限公司);低速離心機(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MOFLO XDP分選型流式細胞儀(美國Beckman coulter公司);細胞計數儀(美國CountStar公司);高內涵細胞分析系統(tǒng)Pathway 855(美國BD Biosciences公司)。
人肝癌細胞株Huh7和PLC/PRF/5細胞購買于中國上海中科院細胞庫,細胞培養(yǎng)于含有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養(yǎng)基中(含1×105U/L的青鏈霉素),放在條件為37 ℃、5% CO2飽和濕度的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及傳代。
白花蛇舌草、山慈菇、夏枯草、苦參從香港培力藥業(yè)有限公司購買,按照2∶1∶1∶1的比例混合并粉碎均勻,10倍體積的75%乙醇浸泡30 min,回流提取2遍,每遍1 h,隨即混合提取液,過濾后采用旋轉蒸發(fā)儀減壓濃縮。濃縮液經石油醚萃取3次,乙酸乙酯萃取3次,歸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再次采用旋轉蒸發(fā)儀進行減壓濃縮,真空干燥后獲得粉末,即EE-JXY。
將人肝癌細胞Huh7和PLC/PRF/5接種在6孔板中,0.25 g/L的EE-JXY分別干預24 h,消化細胞,制備成濃度為1×109個/L的單細胞懸液,再加入Hoechst33342染料,使染料的終濃度為5 mg/L,將水浴鍋升溫至37 ℃,將制備好的細胞懸液避光振蕩90 min,于4 ℃離心,在預冷的含2%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養(yǎng)基中重懸細胞,加入終濃度為2 mg/L的PI染液用以排除死亡細胞,上流式細胞儀檢測SP細胞的比例并分選。實驗同時設置Verapamil組,即在加入Hoechst33342染料的同時加入終濃度為50 μmol/L的Verapamil,其余步驟與其他各組相同。
將上述實驗分選到的Huh7和PLC/PRF/5肝癌SP細胞懸液以200個/孔的細胞數接種在6孔板中,并緩慢晃動,使細胞均勻分布,培養(yǎng)2~3周。當觀察到6孔板中出現明顯的克隆時停止培養(yǎng),棄去上清,用PBS洗滌1次,4%多聚甲醛固定細胞,并用結晶紫染色15 min,PBS洗滌后拍照。
將Huh7和PLC/PRF/5肝癌SP細胞接種在超低黏附6孔板中,按3×108個/L的密度接種培養(yǎng)過夜,用EE-JXY干預24 h,然后消化離心,并按500個/孔的密度把收集的細胞再次分別接種于超低黏附6孔板,在干細胞培養(yǎng)液中繼續(xù)培養(yǎng)10 d。期間,每隔3 d添加1 ml干細胞培養(yǎng)基[含有B-27(1∶50)、bFGF(20 μg/L)、EGF(20 μg/L)的DMEM/F12培養(yǎng)液],倒置顯微鏡下觀察克隆球的形態(tài)和數量,并拍照。
將分選后的Huh7肝癌SP細胞接種在96孔板中24 h,0.25 g/L EE-JXY處理后,用4%多聚甲醛固定細胞10 min,在含有Triton X-100的阻斷緩沖液中孵育20 min。兔抗β-catenin抗體(1∶250),在4 °C下孵育過夜。PBS沖洗3次,每次10 min,細胞在Alexa Fluor 555標記的驢抗兔二抗(1∶1 000)避光孵育2 h,再沖洗3次后,孔中加入300 μg/L的DAPI染色5 min后,使用高內涵細胞分析系統(tǒng)檢測熒光表達的位置。
利用SP細胞具有將Hoechst33342染料泵出細胞外的特性,筆者通過流式細胞術檢測了肝癌細胞中SP細胞的比例。結果如圖1所示,Hoechst33342染料在紫外激發(fā)光的作用下,可發(fā)射450 nm(FL6)的藍光和675 nm(FL7)的紅光。但是,由于SP細胞對Hoechst33342染料拒染,在流式細胞圖上顯示為左下方有一群Hoechst33342熒光低表達的細胞群。當肝癌細胞未受到干預的時候,SP細胞含量在PLC/PRF/5中約占9.92%(圖1a),在Huh7中約占1.10%(圖1d);當加入Verapamil后,這群細胞數量有所減少或完全消失(圖1b和1e)。當EE-JXY干預Huh7和PLC/PRF/5細胞24h后,PLC/PRF/5細胞中SP細胞含量從9.92%下降至0.59%,Huh7細胞中SP細胞含量從1.10%下降至0.58%,都有很明顯的下降趨勢(圖1c、圖1f),可見EE-JXY可以顯著降低SP細胞在肝癌細胞中的占比。
圖1 EE-JXY對Huh7和PLC/PRF/5細胞中SP細胞含量的影響
如圖2所示,將上述流式細胞術分選出的Huh7和PLC/PRF/5肝癌SP細胞接種在6孔板中進行平板克隆實驗,結果發(fā)現,未受干預的SP細胞正常培養(yǎng)2~3周后均出現散在的克隆,大小不一,而經0.25 g/L的EE-JXY干預后分選出的SP細胞形成克隆的數量明顯減少,說明給藥后SP細胞的增殖能力明顯下降,難以形成克隆。
圖2 EE-JXY抑制肝癌SP細胞的克隆形成
如圖3所示,在倒置顯微鏡下觀察克隆球數目,可見分選后的未受干預的Huh7和PLC/PRF/5肝癌SP細胞生長旺盛,成球狀況良好,而EE-JXY干預后克隆球數目較空白組明顯減少,說明EE-JXY減弱了肝癌SP細胞體外成球的能力,抑制了肝癌SP細胞的增殖。
圖3 EE-JXY抑制肝癌SP細胞克隆球的形成(200×)
如圖4所示,在未處理的SP細胞中,β-catenin主要聚集在細胞質或細胞核中。經EE-JXY處理后,β-catenin出現在部分細胞的細胞膜中。顯然,EE-JXY可以促進β-catenin從細胞漿向細胞膜的轉位,這說明EE-JXY可以抑制β-catenin的活性。
圖4 EE-JXY對肝癌SP細胞β-catenin蛋白轉位的影響(400×)
肝細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常見的惡性腫瘤。目前,其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切除、放化療、靶向藥物治療等,但是由于肝癌細胞易轉移、對放化療和靶向藥物不敏感,以及這些藥物嚴重的不良反應等特點導致患者生存率沒有顯著提高。許多中藥復方在輔助腫瘤治療中發(fā)揮著良好的增效減毒作用,如在抑制肝癌細胞增殖、抑制肝癌細胞侵襲、誘導肝癌細胞凋亡等方面均被發(fā)現有很好的功效[4]。有關中藥復方抑制肝癌生長的作用機制,目前大多數研究以肝癌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較少關注肝癌組織中的癌干細胞(cancer stem cells,CSCs),而CSCs正是癌癥轉移的關鍵[5-6]。這群細胞因具有不斷自我更新、無限增殖等干細胞樣特性,具有一定的化療抵抗能力,導致肝癌易復發(fā)轉移[7]。目前,人們在研究肝癌CSCs的過程中還沒有發(fā)現一種靈敏度和特異度均較高的標志物。因此,對于了解肝癌CSCs有哪些特點、抗癌靶點的篩選以及肝癌CSCs的功能進行研究成了疑難問題[8]。近年來,學者們研究癌癥時發(fā)現一些細胞群可以將Hoechst33342熒光染料從細胞核排出細胞外,流式細胞術和熒光顯微鏡檢測均未觀察到染色或弱染色,學者稱其為SP細胞。SP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耐藥性及高致瘤性,這些特征與CSCs特征非常相似,SP細胞逐漸成為CSCs研究的切入點[9-10]。
CSCs發(fā)揮其干細胞樣特性與幾條信號通路如Wnt/β-catenin、Hippo-YAP/TAZ、JAK/STAT、Notch等關系密切,其中Wnt/β-catenin信號通路是研究最為明確的一條[11-13]。當該通路沒有被Wnt配體激活時,β-catenin匯聚在細胞質內,不能向核內易位,β-catenin會被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酪蛋白激酶1(CK1)磷酸化,從而引起有關的蛋白酶體降解;當Wnt配體存在時,與細胞膜上的卷曲同源物和肺耐藥蛋白5/6(LRP5/6)結合并且受體共表達,激活該通路,細胞質內的β-catenin不會被GSK3β磷酸化,β-catenin轉移到細胞核內,調節(jié)Wnt信號通路下游的相關靶基因,然后發(fā)揮一系列的作用[14-15]。Wnt/β-catenin信號通路在CSCs中發(fā)揮著重要功能,促進CSCs耐藥和轉移,維持CSCs的增殖生長、自我更新和干細胞表型[16-18]。研究發(fā)現,EE-JXY可以明顯改善Huh7細胞對小劑量化療藥的抵抗,也可以抑制Hep3B細胞的干細胞樣特性,EE-JXY通過wnt/β-catenin通路抑制肝癌細胞增殖[2]。本研究首先對分選出來的Huh7和PLC/PRF/5細胞的SP細胞的百分含量進行測定,可以看出,在正常的Huh7和PLC/PRF/5細胞中SP細胞是有一定存在比例的,加入Verapamil后PLC/PRF/5和Huh7細胞中SP細胞的比例下降,這是因為SP細胞高表達ATP結合蛋白G2(ABCG2),這種蛋白可以將有毒的藥物排出細胞外,逃避化療藥物的損害,而Verapamil會特異性阻斷ABCG2,使其不能發(fā)揮功能,干細胞就會被殺傷,SP細胞含量顯著降低。本研究發(fā)現,EE-JXY能顯著降低肝細胞株中SP細胞的比例,與Verapamil有相同的作用,這說明EE-JXY對肝癌CSCs的抑制能力比對肝癌細胞更加敏感。緊接著本研究分選出這兩種細胞的SP細胞進行平板克隆實驗和克隆球實驗,發(fā)現EE-JXY組SP細胞平板克隆能力和克隆成球能力均明顯下降,進一步說明JXY可以抑制SP細胞的生長和增殖。鑒于前期發(fā)現EE-JXY可以通過Wnt/β-catenin信號通路抑制肝癌細胞的生長,本研究還考察了EE-JXY對肝癌SP細胞β-catenin的表達是否有抑制作用[19-20],結果發(fā)現,正常情況下β-catenin多表達在細胞漿和細胞核內,加了EE-JXY后部分細胞的β-catenin轉位到了細胞膜上,說明EE-JXY抑制了β-catenin的活化。
綜上所述,EE-JXY可能通過影響Wnt/β-catenin信號通路,抑制β-catenin的活化,進而影響SP細胞的增殖,這可能是EE-JXY抑制肝癌細胞生長的機制之一。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楊瑞明、薛易、江芷珊:實施研究,采集數據,起草文章,統(tǒng)計分析;曹治云:醞釀和設計試驗,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閱讀,支持性貢獻;陳旭征:醞釀和設計試驗,對文章的知識性內容作批評性閱讀,統(tǒng)計分析,獲取研究經費,指導,支持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