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欽雷
扎根生活沃土,貼近基層實際,從深厚的泥土芬芳中汲取藝術創(chuàng)作的素材,讓劇作家的筆下充滿活力,從而讓一個個鮮活的戲劇在舞臺上呈現,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吟唱昂揚的頌歌,這也是新時代基層文藝工作者的責任使命。不久前參加由省文旅廳組織的“精彩江蘇”全省南北基層巡演中,一個由濱海縣文化館、濱??h淮劇團創(chuàng)作演出的小戲《鳥歸巢》,在獲得省五星工程獎后,被選調在全省巡回演出,劇中獨特的藝術視角,深刻的思想內涵,充滿哲理的發(fā)問,旗幟鮮明的導向,加上三名國家一級演員的聯(lián)手演繹,讓這臺小戲充滿別樣的風情,不少業(yè)內人士評價,這是多年來為數不多的一出以農村老年黃昏戀為題材的好戲,劇中所揭示的思想內涵與啟迪,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而藝術家們高超的演技以及賦予劇情眾多的藝術效果,更讓這則輕喜劇風格的小戲清新高雅、唯美流暢,讓人賞心悅目,如飲甘泉。
老年婚姻不應該被忽視。小戲《鳥歸巢》描寫了這樣一個故事,村里的農民企業(yè)家龍叔創(chuàng)業(yè)有成,所經營的特種產業(yè)養(yǎng)殖又迎來了一個豐收季。這位多年熱心村里公益事業(yè)的老人雄心勃勃,又在瞄準下一個擴大再生產的項目。多年來龍叔藏著一個心愿,那就是曾經早年時的戀人大鳳,現如今與自己一樣,都已喪偶多年,要是能彼此再結合,那該是一個幸福的圓滿了。的確現如今隨著時代進步和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老年人的婚姻已不再是一個什么新的話題,多年來形成的從一而終的理念正被拋棄,尤其在城市里不少喪偶的老人,兒女都已獨立,經濟收入上有穩(wěn)定來源,并有住房,重新組合讓年邁的雙方一同攜手向前,共度幸福的晚年,這成了不少喪偶老人的夙愿。
老人再婚嫁娶,雖然在社會層面不算什么,但在農村這方面依然是個盲區(qū),少數有類似情況的老人即使有這個能力想再婚,遇到的問題往往讓其望而卻步、裹足不前。一是舊有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認為失偶的老人以這么大的年紀再婚再嫁有礙社會風俗,歷史上那種舊有理念依然如一把枷鎖套在人們的頭上,讓一些老人不敢涉獵;二是子女的無端干預。君不見,在一些農村若是自家有老人再婚再嫁,似乎就是大逆不道,這里面涉及財產分割、鄰里的冷嘲熱諷,一些老人也正是因為看到這些禁錮思想上無法突圍;再一個就是人們的世俗看法。農村一般居住固定,鄰里之間幾十年下來彼此熟悉,不像城里人居地在小區(qū)樓房,關上門可以各過各的日子,也不會去面對熟人面孔。正是由于這些重重關卡與錯綜復雜的社會因素,讓即使有這個想法的老人也不得不退縮。但現實是客觀存在的,老年人同樣需要健全的婚姻,他們一樣有向往幸福美滿生活的權利,他們的正當訴求不應該被忽視。濱??h小淮劇《鳥歸巢》正是大膽地回應了這一問題,旗幟鮮明地寫了老人再婚這一沖破世俗的敏感話題,也回答了現代的年輕人應當如何正確看待,坦然面對,并為之鼓與呼。讓我們欣喜的是正因為有了像劇中新一代的村支書楊倩那樣,真心實意地為老年人生活著想,善于從紛繁的事情中發(fā)現問題,看準了的事主動出手,通過自己的牽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化解多年陳怨,讓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讓老年婚姻這一難題成為新時代里昂揚向上的社會風尚。
找到解決思想問題的扣子。小戲《鳥歸巢》直擊老年婚姻這一敏感話題。你看劇中的龍叔多少次地與相鄰的大鳳奶相遇,每次既是那樣急切,相遇時又顯得那樣的別扭;幼年時的青梅竹馬,只是時代的陰差陽錯,都是同病相憐之人,如今相遇,既想親熱地打聲招呼,傾吐心中多年的話語,敘敘相思情,說說心里話,可每次都是話到嘴邊不得不縮了回去,讓心中的倜倀依舊?,F實中的致富帶頭人龍叔又終年忙于產業(yè),無暇顧及自己的生活,迫切需要一個屋里人搞后勤,閑時說說知心話。
村里的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楊倩,肩負著黨組織賦予的使命。我們從劇中看到自從她來到了村里后,就帶來了一股清新的文明之風。是她抓村民的思想建設,從鄉(xiāng)風文明建設入手,制定出臺的本村的鄉(xiāng)規(guī)民約;是她帶頭搞起了河道清潔、道路清潔工程,倡導了生態(tài)水美建設;是她想方設法發(fā)展了村里的經濟,為農民早日致富出謀劃策。這位新時代的大學生還是一位敢于向世俗挑戰(zhàn)的帶頭人,她在關注全村人脫貧致富的同時,把目光也聚焦到龍叔的身上,當得知大鳳年輕時與龍叔就是一對苦苦相戀的鴛鴦,因為受當時的政治影響活生生地被拆散了美好姻緣,也才有了她決心要幫助龍叔與大鳳奶化解思想疙瘩的行動。
這對老年人為何50年前的婚姻沒能成功,那是緣于上輩人的恩怨。50年前,當時的生產隊里一只裝有黃豆麻袋被人劃破,導致黃豆被盜,龍叔的父親是生產隊長,有人舉報是大鳳的父親有極大嫌疑,這是一樁不了的案件。而此時有一對年輕人在共同勞動與學習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倆人心心相印,一對青梅竹馬的戀人即將牽手走進婚姻的殿堂。但在那個特殊的時代里受其影響,最終倆人因這樁黃豆案而無法走到一起,這是大鳳一生解不了的怨恨。即使后來水落石出,找出了實際盜竊人,但這一裂痕讓相戀的倆人最終無奈分手。
澄清問題,得知問題的水落石出,年輕的村支書決心讓破鏡重圓。于是她設計了讓龍叔與大鳳在村里相遇,雙方坐到一張桌子上得以面對面。這里的一場戲特別精彩。50 年前的情景再度重演,兩位老人彼此都十分地相戀關切,不用什么寒暄,不用什么問候,兩顆干澀的心依然是那樣的相通。原來多少次的相遇龍叔得知大鳳的腰不好,早就珍藏自己浸泡的藥酒,一直帶在身邊,這次終于可以大方地送出;而在大鳳的心中早就關注到龍叔的毛線衣還是多年前的一件,她其實一直在默默地織著毛線,現只剩下一只袖口,她讓龍叔等一等。在一邊察言觀色的村支書楊倩巧妙地拿起毛線的一頭,為二老牽線,以用自己的一雙手搭在倆人的肩頭,在不經意間轉換成兩位二老的牽手,一段三人的背唱,是那樣的默契,心有靈犀,是那樣的彼此呼應,情真意切。毛線連著感情走,多少往事心底留,今朝彼此巧牽手,但求未來共白頭。戲在演唱中延伸,人們也真切地為眼下這一真情所打動,讓喜悅的淚花盡情地流淌,至此我們也為新時代里有這樣一位體察民情,關愛老年人生活的大學生村官而發(fā)出由衷的欣慰。
一臺優(yōu)秀戲劇如何能達到引人入勝、抓住觀眾,讓人精神上得到愉悅,固然需要在一度創(chuàng)作上有好的劇本提供,但不可否認,二度創(chuàng)作的再加工是一部戲劇能否有生命力的重中之重。小淮劇《鳥歸巢》的好看、耐看、有趣味性離不開曹陽、許晴、崇蓉這三位藝術家的精湛表演。在劇中我們看到由國家一級演員曹陽飾演龍叔,該人物形象是一位飽經風霜、從歲月的浸泡中走出來的鄉(xiāng)村企業(yè)家,在他的身上有一股永不言輸的精神,對事業(yè)孜孜追求的銳氣,是他把農村的村辦企業(yè)辦得紅紅火火,雖然年已七旬但創(chuàng)新精神不減,對當年的大鳳心懷內疚歉意總感覺無以報答。由曹陽先生扮演的這一角色,在劇中其表演既飽含激情又收放自如,談吐中既直率豪放又把握適度。其淮劇新拉調更是唱得渾厚跌宕,體現一名成熟藝術家的深厚功力。
國家一級演員許晴這位多年馳騁舞臺的彩旦,歷來以表演性格奔放、火爆熱烈、風風火火、辛辣調侃的個性人物為主,這次一反戲路,把一位善良厚道、關愛他人的女性形象刻畫得繪聲繪色。同樣是國家一級演員的崇蓉,在舞臺上我們看到一位新時代的大學生村官,她們?yōu)檗r村帶來一股清新的時尚之風。為了鄉(xiāng)村振興,村支書走村到戶,理清歷史陳賬,與群眾一起商討鄉(xiāng)村振興;為早日實現農村全面小康傾心盡力。作為鄉(xiāng)村帶頭人的支書,她從實踐中摸索出尋找致富帶頭人的重要性。有了好的榜樣就能煥發(fā)人們致富的信心與力量。在與群眾的結合中讓支書理解了做人的思想工作,就是一把開竅的鑰匙。你看她就是從解決龍步與大鳳奶這對老年婚姻入手,頂著壓力,迎著挑戰(zhàn),看準事義無反顧地一路前行,終于在她會工作、善于工作的引領下,讓一對老年人再婚成為可能,成功地在村里牽起一條紅線。這紅線,連接黨心與民心,這紅線,讓多年的有情人終成眷屬,也讓我們看到一位會做思想工作的基層黨組織干部的睿智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