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粉麗 史衛(wèi)東 張亞輝 武靜
(1. 周口市中醫(yī)院婦科,河南 周口 466000;2. 周口市中醫(yī)院骨科;河南 周口 466000)
選取2021 年8 月至2022 年8 月期間于我院就診的老年OⅤCF 患者90 例,使用隨機數(shù)表法進行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45 例。對照組男7 例(15.56%),女38 例(84.44%);骨折范圍:腰段24 例,胸腰段3 例,胸段18 例;年齡61~80 歲,平均年齡71.36±6.01 歲。觀察組男6 例(13.33%),女39 例(86.67%);骨折范圍:腰段23 例,胸腰段17 例,胸段5 例;年齡60~78 歲,平均年齡70.96±5.98 歲。兩組以上基線資料均衡可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OⅤCF 診斷標準[4],且經(jīng)影像學確診;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且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首次進行PKP治療;精神正常,且配合度良好;下肢感覺正常,無運動障礙;年齡>60 歲。排除標準: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自身免疫性疾病;并發(fā)脊柱腫瘤性疾病;因病理原因引起的椎體骨折;有新發(fā)馬尾神經(jīng)受損或壓迫癥狀。
兩組均按照常規(guī)給予局部麻醉,在C 臂機引導下行PKP 治療,術后進行康復訓練。手術和康復訓練均由同組醫(yī)護團隊進行。術后均平臥6 h,按照常規(guī)進行疼痛管理、抗骨質疏松治療、營養(yǎng)支持以及康復訓練指導。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心理干預。術前1 d,根據(jù)患者的認知水平向患者講解OⅤCF 疾病相關知識、PKP 手術方法及療效,介紹該方案的優(yōu)點,增加患者對疾病和治療方案的了解樹立治療信心;邀請手術成功者現(xiàn)身講解,增強患者的安全感,給其帶來正向引導;指導患者學習放松技巧,將心理疏導方式教與患者家屬,引導其對患者心理干預。
觀察組術前給予常規(guī)心理干預和預適應訓練,預適應訓練于術前2~3 d 開始,訓練內(nèi)容有:1)俯臥位訓練:指導患者取俯臥位,腹部保持懸空,維持至稍有胸悶氣短感時改為仰臥位,休息1 h 后,繼續(xù)采取俯臥位。至可以維持俯臥位1 h 以上而無不適感為止。2)咳嗽咳痰訓練:指導患者每4 h 進行腹式呼吸,在吸氣后屏住呼吸3~5s,收縮腹部肌肉,進行2~3 次短促而有力的咳嗽,練習使用腹肌將痰液排出。3)四肢功能訓練:向患者示范四肢關節(jié)及手足活動,指導其急性四肢肌肉的等張、等長收縮運動,1 組20 次,3 組· d-1,訓練后期可根據(jù)患者的耐受情況逐漸增加訓練次數(shù)。
1.3.1 術中生命體征變化情況記錄
對兩組入室后、術中(注射骨水泥時)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血氧飽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blood,SpO2)情況進行記錄并比較。
1.3.2 功能障礙情況評估
手術前、手術后1 d,使用Oswestry 功能障礙指數(shù)問卷表(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Ⅰ)從坐位站起、坐位、站立、下肢麻木、臥位翻身、睡眠干擾方面對兩組患者的功能障礙情況進行評估,各維度得分范圍均為0~5 分,得分越高者其功能障礙越嚴重[5]。
式中:αmax為地震影響系數(shù)最大值;Tg為特征周期;T為結構自振周期;γ為衰減指數(shù);η1為直線的下降段斜率調(diào)整系數(shù);η2為阻尼調(diào)整系數(shù).
1.3.3 疼痛情況評估
手術前、手術后1 d,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ⅤAS)對兩組疼痛情況進行評估,該量表最高得分為10 分,最低得分為0 分,得分高代表疼痛越嚴重[6]。
1.3.4 治療效果評估
對兩組患者術前、術后1 d 的椎體高度進行比較,以評估其治療效果。
本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22.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年齡、骨折范圍等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年齡、ODⅠ指數(shù)、心率等計量資料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HR、MAP 水平均較入室時升高,觀察組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SpO2水平均較入室時降低,觀察組水平較對照組水平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中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對比 (±SD,n=45)
注:與入室時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
手術后3 d,兩組患者ODⅠ指數(shù)各維度均較手術前降低,且觀察組ODⅠ指數(shù)各維度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ODI 指數(shù)對比 (±SD,分,n=45)
表2 兩組患者ODI 指數(shù)對比 (±SD,分,n=45)
注:與手術前組內(nèi)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
兩組患者手術后1 d ⅤAS 疼痛評分均低于手術前,且觀察組ⅤAS 疼痛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VAS 疼痛評分對比 (±SD,分,n=45)
表3 兩組患者VAS 疼痛評分對比 (±SD,分,n=45)
注:與術前組內(nèi)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
兩組患者手術后1 d 椎體高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椎體高度對比 (±SD,mm,n=45)
表4 兩組患者椎體高度對比 (±SD,mm,n=45)
?
OⅤCF 好發(fā)于老人、絕經(jīng)期婦女[7]。目前常用的手術方式為PKP,可以使脊柱重構,增強其穩(wěn)定性,減少臥床[8]。王鍵表示PKP 可擴大胸腹腔容積,改善功能障礙[9]。但患者常對治療效果存疑,擔心并發(fā)癥、后遺癥的發(fā)生,心理負擔較重,因此,心理干預是必不可少的[10]。同時,患者適應能力較低,常伴有多系統(tǒng)疾病,無法長時間耐受俯臥位,影響手術進行。術前預適應訓練可以通過練習讓患者在術前逐漸學會應對機體的改變,減少圍術期機體變化帶來的不適感。但目前少有學者將其應用于老年OⅤCF 患者中。因此本研究將術前預適應訓練聯(lián)合心理干預應用于行PKP治療的老年OⅤCF 患者中,以優(yōu)化圍術期護理方案。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術中HR、MAP 水平較對照組低,SpO2水平較對照組高。說明聯(lián)合干預對改善術中的生命體征有利。術前心理干預減少了知識缺乏引起的陌生感,避免了過度緊張的出現(xiàn),減輕了術中應激反應。聯(lián)合術前預適應訓練,使患者機體提前適應手術中的俯臥體位,避免突然的長期俯臥給機體帶來的不適,引起術中的血流動力學變化。另外,觀察組ⅤAS 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說明聯(lián)合干預可降低患者的疼痛水平。可能是因為,心理干預加深了患者的疾病認知,從心理方面減輕患者的疼痛。同時,長時間俯臥可使患者機體局部受到壓迫,出現(xiàn)疼痛。預適應訓練可使患者提前適應俯臥狀態(tài),避免術后機體狀態(tài)變化引起的不適,減少手術刺激、不當咳痰方式引起機體的疼痛。王宇翔[11]的研究也印證了此觀點。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ODⅠ指數(shù)各維度均低于對照組。說明術前預適應訓練聯(lián)合心理干預可以改善老年OⅤCF 患者的功能障礙情況??赡苁且驗樾g前預適應訓練使患者從生理層面提前適應術后的機體狀態(tài),保證其術后可以維持適宜的體位,并在床上進行四肢功能訓練,使關節(jié)得到合適的鍛煉,有效改善肌肉關節(jié)僵硬情況,以此減輕功能障礙。郭棟梁[12]的研究也得出類似結果。在本研究中,兩組患者手術后1 d 椎體高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術前預適應訓練聯(lián)合心理干預不會對手術效果產(chǎn)生影響。分析其原因可能為術前預適應訓練主要使患者提前適應術后被迫體位,使其不適感減少,而椎體高度主要由本身椎間隙和手術決定,受其他因素影響較小。
綜上所述,術前預適應訓練聯(lián)合心理干預可以穩(wěn)定老年OⅤCF 患者PKP 術中的生命體征情況,和術后功能障礙情況,降低疼痛水平,且不會影響手術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