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松琴 李慶國 賀俊堯 李偉杰
(濟源市承留衛(wèi)生院內(nèi)科,河南 濟源 459000)
慢性支氣管炎是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它可以通過慢性非特異性炎癥來影響支氣管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慢性支氣管炎發(fā)病機制復雜,主要與感染和免疫功能等因素有關[1]。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咳嗽、咳痰、氣促、胸痛和呼吸困難,早期癥狀輕微,常在冬季發(fā)作,晚期癥狀嚴重,不分季節(jié)。晚期易合并并發(fā)癥,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和慢性肺心病會隨著病情發(fā)展而發(fā)生。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是指患者氣道粘液分泌物增多,使癥狀加重,可伴有發(fā)熱癥狀。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的主要為對癥治療和對因治療,抗感染是最重要的治療手段,以藥物治療為主。頭孢曲松鈉是目前常用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具有抗感染作用,可應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大多都為老年人,身體機能較差,病程長,長期應用同種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而有研究證明頭孢曲松鈉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治療慢支急性發(fā)作期效果更加好,能更快促進患者排除痰液,改善患者癥狀[2]。鹽酸氨溴索是祛痰劑,可以促進呼吸道粘液的排除,改善呼吸狀況?;诖?,本文旨在分析鹽酸氨溴索輔助頭孢曲松鈉治療對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患者臨床療效、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影響。
選取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73 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n=35)和觀察組(n=38)。對照組男20 例,女15 例;年齡為62~76 歲,平均年齡69.13±3.87 歲;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83±1.87 年。觀察組男23 例,女15 例;年齡為63~78 歲,平均年齡70.05±3.49 歲;病程1~11 年,平均病程6.99±1.57 年。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內(nèi)科學》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的診斷標準[3];臨床資料齊全。排除標準:對這次研究的藥物過敏者;與慢性支氣管炎癥狀相似的其他疾病者,如支氣管擴張、肺結(jié)核等;有其他器官功能障礙者。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及家屬同意參加本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患者使用頭孢曲松鈉治療。將2g 頭孢曲松鈉(規(guī)格:2 g,昆明積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53020500)溶于40 mL 0.9%氯化鈉溶液后,給患者靜脈滴注,Qd,治療7 天,為一個療程。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加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將15 mg 鹽酸氨溴索注射液(規(guī)格:2 mL:15 mg,浙江康恩貝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20103773)加入100 mL 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Qd,治療7 天,為一個療程。
1.3.1 臨床療效依照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療效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4]。顯效:患者在治療后臨床癥狀(咳嗽、咳痰和發(fā)熱)基本消失,X 線檢查示肺部陰影基本消失或大部分吸收。有效:患者在治療后臨床癥狀有一定好轉(zhuǎn),X 線檢查示肺部陰影較前減少。無效:患者在治療后臨床癥狀都無好轉(zhuǎn)甚至加重,X 線檢查示肺部陰影無明顯變化或陰影面積變大?;颊呖傆行?(顯效患者數(shù)+有效患者數(shù))/總患者數(shù)×100%。
1.3.2 炎癥因子
患者入院時和治療后采空腹靜脈血3 mL,室溫靜置20 min 后,3500 rpm 離心5 mim 后分離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采用德國 Roche Cobas 公司的 RocheCobas E601 型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和配套試劑;免疫比濁法測定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采用西門子公司的 Dimension EXL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配套試劑;所有操作均嚴格按說明書進行 。
1.3.3 肺功能
治療前后,采用肺功能儀對患者的肺功能指標進行檢測,主要指標包括第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xiàn)EⅤ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xiàn)ⅤC)、FEⅤ1/ FⅤC。
1.3.3 不良反應
觀察并記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腹痛和皮疹,并計算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1.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ˉ±SD)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數(shù)據(jù)以例數(shù)(%)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4.425,P=0.035),見表1。
治療后,兩組PCT、CRP 水平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PCT、CRP 比較(ˉ±SD)
表2 兩組患者PCT、CRP 比較(ˉ±SD)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
表3 兩組肺功能比較(ˉ±SD)
表3 兩組肺功能比較(ˉ±SD)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χ2=0.226,P=0.634),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例(%))
治療后,兩組FEⅤ1、FⅤC 及FEⅤ1 / FⅤC 均明顯升高,且觀察者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主要誘因是感染,易導致呼吸道粘性分泌物增加,在治療時需要采取針對病因和對癥治療的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有研究學者認為在抗感染的同時,還需注意患者呼吸道粘液的清除,保證患者呼吸暢通,從而提升療效。
頭孢曲松鈉作為抗菌藥物,對絕大多數(shù)細菌均有效,可用于呼吸道感染、膽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的治療。鹽酸氨溴索是黏液溶解劑,有良好的粘液溶解作用,且能促進漿液分泌,靜脈給藥時,能作用于患者肺部血液,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zhì)和呼吸液的分泌,促進纖毛運動的擺動,防止粘液滯留于呼吸道,改善患者通氣功能[5]。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37%,高于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82.86%,說明頭孢曲松鈉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單用頭孢曲松鈉。由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病程較長,單一使用頭孢曲松鈉,容易產(chǎn)生耐藥性,且患者治療時癥狀沒有得到明顯的癥狀改善,容易喪失治療的積極性。對于此。賀燕學者認為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頭孢曲松鈉鈉比單一使用頭孢曲松鈉治療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療效更好,可促進痰液排出,明顯改善患者病情及咳嗽癥狀,與本次研究結(jié)果相似[6]。PCT 是蛋白質(zhì)的一種,是降鈣素的前肽,一般情況下在血液里濃度很低。PTC 能反映全身炎癥反應的活躍程度,對細菌、真菌、寄生蟲感染具有高特異度和敏感度,且與細菌感染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7]。CRP 是非特異性蛋白,有許多生物學功能,能提高對炎癥的反應結(jié)果,對診斷價值不大,但有較高的敏感性[8]。有研究者認為頭孢曲松鈉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在抗感染的同時加上祛痰藥,能改善炎癥因子水平,緩解病情[9,10]。本次研究顯示,兩組患者干預后PCT、CRP 都降低,且干預后觀察組PCT、CRP都低于對照組,且治療后,觀察者患者肺功能各指標均較對照組改善明顯,說明頭孢曲松鈉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能有效抑制患者炎性反應及改善肺功能。分析為:頭孢曲松鈉的應用可發(fā)揮滅菌、抗感染效果,鹽酸氨溴索進行輔助治療能夠有效排出痰液,充分發(fā)揮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祛痰等效果;同時只在減輕炎癥反應和緩解臨床癥狀的同時可避免疾病反復發(fā)作,有助于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且藥物均經(jīng)肝臟代謝,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本次研究還顯示,兩組患者在通過不同藥物治療后,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3.16%,對照組為17.14%,二者差距較小,說明鹽酸氨溴索輔助頭孢曲松鈉治療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鹽酸氨溴索輔助頭孢曲松鈉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更有利于抑制患者炎性反應及改善肺功能,臨床療效更佳,且具有較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