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梅 福建省福州神經(jīng)精神病防治院 (福建 福州 350008)
內(nèi)容提要: 目的:分析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MR-DWI)與16排螺旋CT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中的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患有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4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均已接受MR-DWI檢查以及16排螺旋CT檢查,分析兩種檢查在臨床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結果:MR-DWI組對腦卒中的檢出率為35例,16排螺旋CT檢查組對腦卒中的檢出率為18例;MR-DWI組對腦卒中的檢出率均高于16排螺旋CT組(P<0.05);MR-DWI檢查的準確率為87.50%,特異度為80.00%,靈敏度為67.50%,16排螺旋CT檢查的準確率為45.00%,特異度為30.00%,靈敏度為37.50%,MR-DWI檢查的準確率、特異度以及靈敏度均高于16排螺旋CT檢查(P<0.05)。結論:MR-DWI和16排螺旋CT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中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其中MR-DWI的檢出率更高,更準確。
腦卒中又被稱為腦血管意外,是急性腦血管病引起的局療腦功能障礙,其臨床癥狀基本會持續(xù)24h以上,腦卒中疾病具有較高的病發(fā)率、病死率以及致殘率,主要常見于50歲以上的人群,其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一過性或者永久性腦功能障礙的癥狀和體重[1]。經(jīng)常以突然發(fā)生的一側肢體無力、深重、笨拙或者麻木,一側面部麻木或者是口角歪斜的癥狀,說話不清并且還會伴有意識障礙或者抽搐等特征表現(xiàn),在城市居民的死因中位居首位[2]。腦卒中在臨床中可分為在兩大類,主要包括:缺血性腦卒中與出血性腦卒中,其中缺血性腦卒中比較常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腦卒中的一部分,如果向大腦供血的血管被阻斷,血栓形成就不能為大腦提供足夠的氧氣,導致腦組織壞死[3]?;颊叩闹饕R床表現(xiàn)為暫時性神經(jīng)功能障礙、肢體感覺功能障礙、痛覺減退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早期診斷對臨床治療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功能成像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Magnetic Resonance-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MR-DWI)和16排螺旋CT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這兩種方法各有優(yōu)缺點。為了更好地分析MR-DWI與16排螺旋CT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中的價值[4]。本次研究,選擇本院收治的40例患有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分析,對其采用MR-DWI與16排螺旋CT進行診斷,現(xiàn)將本次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回顧性分析本院接受治療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40例(入院時間范圍:2019 年5 月~2021 年5 月),40 例患者中,男女性例數(shù)分別為:22例、18例,年齡10~50歲,平均(45.6±2.6)歲。40例患者中患有高血壓患者16例,患有吸煙患者31例,患有高血脂患者15例,患有糖尿病患者14例;高同型光脫氨酸血癥患者33例;本次研究均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40例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相關診斷標準。并經(jīng)CT或MRI檢查和醫(yī)生確認;②美國國家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均在4~22分(得分越高,風險越高);③發(fā)病后1.0~4.5h就診,8h內(nèi)溶栓;④被告知治療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的人員;⑤所有患者均進行了影像學檢查,并保存了結果。排除標準:①過去3個月內(nèi)有心肌梗死、腦梗死或腦外傷史的患者;②既往顱內(nèi)出血;③數(shù)據(jù)缺失者;④止血部位有動脈穿刺,過去1周內(nèi)不易按壓;⑤焦躁不安,無法與考官合作;⑥患有精神疾病與認知障礙的患者;⑦患有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
1.2.1 MR-DWI
8通道頭部線圈注入0.1mmol/kg Gd-DTPA對比劑,進行T1WI、3DTOFMRA、T2WI、DWI、T2FLAIR等MR序列檢查。掃描參數(shù)設置:①T1WI:FOV24cm,TR2480ms,TE24ms,間距1.5mm,層厚6mm,矩陣320×256,刺激次數(shù)2次,掃描時間108s;②T2WI:FOV24em,TE122ms,TR4300ms,間距1.5mm,層厚6mm,矩陣448×448,刺激次數(shù)1.5次,掃描時間95s;③T2FLAIR:FOV24em,TE110ms,TR9600ms,間距1.5mm,層厚6mm,矩陣288×224,激發(fā)次數(shù)1,掃描時間154s;④DWI:FOV24em,TEminimum,TR6200ms,層厚6mm,矩陣192×192,間隔1.5mm,激勵次數(shù)2,掃描時間50s;⑤3DTOFMRA:FOV20cm,TR20ms,層厚1.4mm,TE反相位,間隔0mm,矩陣320×224,激勵次數(shù)1,掃描時間299s。
1.2.2 16排螺旋CT
采用GE Lightspeed 16 pro螺旋CT機,以耳眥線(OM線)為基線自顱底區(qū)向上至顱頂行頭顱CT常規(guī)軸位掃描。掃描條件設為:層厚10mm,層距10mm,矩陣:512×512。
比較16排螺旋CT檢查與MR-DWI檢查的診斷準確率、靈敏度、特異度。
采用SPSS 22.0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MR-DWI組對腦卒中的檢出率均高于16排螺旋CT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診斷技術對腦卒中的檢出率(n=40,n/%)
MR-DWI檢查的準確率、特異度以及靈敏度均高于16排螺旋CT檢查(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診斷方式的準確率、特異度與靈敏度(n=40,%)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物質生活的豐富,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病率也在不斷上升,成為嚴重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死亡原因。同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不良習慣,喜歡吃高脂肪、高糖的食物。飲食中各種食物的數(shù)量和比例不合理,運動減少,工作和生活壓力大[5]。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發(fā)生。缺血性腦卒中在臨床中也被稱為腦梗死,主要是指由于大腦局部供血障礙所導致的腦組織缺血、缺氧所引起的腦組織壞死、軟化的綜合征,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突發(fā)局灶性或者彌散性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缺血性腦卒中的復發(fā)率以及發(fā)病率非常高,并且致殘率與病死率也較高,其預后和神經(jīng)功能缺損的嚴重程度、年齡以及病因等因素都有關聯(lián),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主要常見的癥狀有頭暈、頭痛,在發(fā)病階段主要表現(xiàn)為偏癱意識障礙、偏身感覺障礙、失語失調(diào)等癥狀,其中比較典型的癥狀有大腦中動脈梗死,大腦中動脈主干閉塞可出現(xiàn)對側偏癱或者是感覺障礙,主干動脈閉塞引起大面積腦梗死時,患者多數(shù)會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嚴重時會導致腦殘甚至死亡。大腦前動脈梗死也是比較典型的癥狀,肢體癱瘓是最常見的癥狀,下肢突出上肢癥狀較輕,一般不出現(xiàn)面癱,但當大腦前動脈分支霍伊布內(nèi)動脈梗死累及尾狀核殼核以及內(nèi)囊前部時,則面癱和上肢癱瘓突出,可出現(xiàn)偏身感覺異常。如果在臨床中能盡快診斷患者的病情,然后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和有效的治療方案,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臨床治愈率。研究表明,75%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有急性血栓形成或血栓從其他部位脫落并轉移到腦血管,導致局部腦血管閉塞[6]。因此,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關鍵是血管再通,挽救缺血腦細胞。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后,壞死區(qū)完全缺血,腦細胞死亡。然而,中央梗死區(qū)與正常腦組織之間的缺血半暗帶存在側支循環(huán),可獲得部分血液供應,大量神經(jīng)元可存活。一旦血流迅速恢復,損傷就會逆轉,神經(jīng)細胞可以存活并恢復其功能[7]。因此,保護這些可逆神經(jīng)元是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關鍵。長期以來,人類一直在探索保存缺血半暗帶的有效方法。隨著CT、MR等技術的不斷發(fā)展,MR-DWI在患者個體化治療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8]。并且MR多序列多對比成像是任何其他影像設備無法比擬的臨床優(yōu)勢。由于每個序列均可以從不同方面反映組織和病變的內(nèi)在特性,因此,有效的掃描序列能夠為臨床影像診斷提供更多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信息。另一方面MR無與倫比的軟組織對比分辨率也能更敏感地發(fā)現(xiàn)早期的病理改變。從16排螺旋CT掃描來看,也能夠從一定程度判斷腦缺血程度,反映腦組織損傷情況,但應注意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腦內(nèi)不穩(wěn)定。入院后應復查,避免誤診和死亡。
DWI是一種新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是腦磁共振成像中最常用的序列之一。目前,其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應用相對成熟[9]。它的性質是基于水分子的旋轉和分子中原子的各種振動。通過追蹤磁性標記和氫質子擴散運動,并提供有關大腦、主要精神意識和主導人類生活活動的主要感覺運動的信息。反映組織微觀結構的變化,可以有效地觀察患者腦組織的形態(tài)和本質。研究表明,DWI對超急性腦梗死(<6h)引起的細胞毒性水腫敏感,但T2WI和FLAIR圖像未見異常改變。發(fā)病后1~7d,病變范圍與T2WI一致,10d內(nèi)擴散區(qū)信號變化相同。DWI擴散值高的區(qū)域為低信號,DWI擴散值低的區(qū)域為高信號。通過對相關數(shù)據(jù)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提供早期病變的相關信息。此外,DWI對人體的輻射損傷較小,避免了過敏反應,且漏診率低。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MR-DWI組對腦卒中的檢出率為35例,16排螺旋CT檢查組對腦卒中的檢出率為18例;MRDWI組對腦卒中的檢出率均高于16排螺旋CT組(P<0.05);MR-DWI檢查的準確率為87.50%,特異度為80.00%,靈敏度為67.50%,16排螺旋CT檢查的準確率為45.00%,特異度為30.00%,靈敏度為37.50%,MR-DWI檢查的準確率、特異度以及靈敏度均高于16排螺旋CT檢查(P<0.05);這與王育新[10]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本研究指出,與16排螺旋CT和MR-DWI相比,MR-DWI對腦卒中的檢出率以及準確率均高于16排螺旋CT檢查。
綜上所述,MR-DWI和16排螺旋CT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中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其中MR-DWI對腦卒中的檢出率更高,更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