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果梨俗稱安果梨,是遼寧省海城市特產(chǎn)。果重約50克,大的可達200克,果肉細膩,漿汁較多,甜酸可口,有濃烈香氣,含糖量在15%左右。1988年,被農(nóng)業(yè)部列為全國名特優(yōu)品種。
南果梨抗寒且抗旱,耐運輸,但不耐貯藏,常溫下可貯藏1個月左右。
關于南果梨,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古時候,在海城東部的一個山村里,住著父女倆。父親南老漢放羊采藥,女兒南果姑娘養(yǎng)蠶織綢,生活雖然清苦倒也其樂融融。一天清晨,南果姑娘走出家門,一路歌聲來到蠶場,看到柞樹葉上蠶寶寶個個吃得圓圓胖胖,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突然,一聲刺耳的鳥鳴聲從不遠處傳來,南果姑娘循聲找去,看到一只受傷的小鷹正在和一條毒蛇搏斗,眼看小鷹體力不支,毒蛇占據(jù)了上風。南果姑娘順手折下一根樹枝,奮不顧身撲向毒蛇,毒蛇被打死了,小鷹得救了,但南果姑娘卻因在搏斗中被毒蛇咬傷,慢慢閉上了美麗的眼睛。
晚上,南老漢放羊回來不見女兒,心急如焚,找到蠶場,抱起死去的女兒,痛不欲生。在鄉(xiāng)親們的幫助下,南老漢安葬了女兒,將小鷹抱回家中,精心給它治傷。某天,南老漢捧起小鷹對它說:“你的傷好了,以后不管什么樣的毒蛇都不是你的對手?!毙→椝坪趼牰四侠蠞h的話,向南老漢點了點頭,一聲長鳴展翅騰空飛向遠方。
第二年春天,人們看到一只雄鷹在南果姑娘的墳地上空盤旋了九天九夜。待第十天飛走后,墳旁長出了一棵梨樹。南老漢把這棵梨樹當成了自己的女兒,精心照料。小梨樹一天天長大了,枝繁葉茂。到了秋天,果實累累。南老漢將采摘的梨分送給鄉(xiāng)親們,鄉(xiāng)親們有的把梨裝在籃子里,掛在房梁上,有的把梨放在掏空的干葫蘆頭里。沒過幾天,全村家家戶戶飄出了濃烈的清香,大家尋來找去,發(fā)現(xiàn)是籃子里和葫蘆頭里的梨發(fā)出的香味,大家從沒有見過這么好看、這么好吃的水果。鄉(xiāng)親們?yōu)榱思o念南果姑娘,便把梨稱作“南果梨”,這個小山村從此叫“鷹不落”村。
南果梨好吃,可以健身祛病的消息,很快傳到了知府的耳朵里,他派人把南果梨樹搶了回去,栽到自家的花園里,還把南老漢抓去培育南果梨樹。到了秋天,知府看到滿樹的果實,心想要是把南果梨進貢給皇上,皇上一高興自己準會飛黃騰達。他命令南老漢把梨采摘下來,裝到筐里準備進京獻給皇上。幾天過去了,南果梨一點兒香氣也沒有,知府拿起一個梨咬了一口,那是又酸又硬,一氣之下派人砍了梨樹,將南老漢痛打一頓放走了。
南老漢揣著藏在懷里的幾個南果梨回到家中,將梨籽種在南果姑娘墳地的周圍山坡上,很快梨籽便發(fā)了芽,長成一株株小梨樹。到了秋天,樹上又掛滿了果實,而且梨還是原來那樣好看、好吃,香氣濃郁,“南果梨”就這樣成為了海城的特產(chǎn)。
(來源: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