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上池
《萬物皆有歡喜處》,記錄了40位來自各行各業(yè)的手藝人,有的聞所未聞,有的被人們略知一二。手藝人不追求人生的多姿多彩,耐得住世俗的浮華,安然處世,一輩子專心做好一門手藝。他們孜孜不倦,不只為了謀生,而是他們?nèi)松鷥r值的追索。該書帶著深厚的情懷,展現(xiàn)了鞋匠、金繕、打鐵、制香等手藝的靈性與生命力。讀《萬物皆有歡喜處》,使人不禁想起那久遠而富有詩意的生活,對手藝人的高貴品格肅然起敬。
手藝看起來微小,但彌足珍貴。做好一門手藝,并非易事,需要投入感情和時間。社會生活需要各種各樣的手藝,世界因為多種多樣手藝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萬物皆有歡喜處》描寫的手藝人至真至美。他們胸懷坦蕩、為人誠實,做事從不省略,該怎樣做就怎樣做,循著一條路走,從不摻假。經(jīng)他們做出來的東西,質(zhì)量沒的說。手藝人最不想欺騙自己的良心,痛恨欺詐,這是他們能長久開店之所在。
書中的老鞋匠說:“一雙鞋關(guān)系到走路,鞋子穿不好,是要腰酸、膝蓋痛的?!笨匆娪行┬尤思?,一向和藹的老鞋匠就忍不住高聲說:“做這種鞋子的人是壞了心眼兒的?!?/p>
手藝人就是這樣心直口白,一條腸通到底,沒一點兒彎曲。他們不懂什么潮流,也不懂什么叫設計,憑著良心和精湛的手藝做事。
老鞋匠做的鞋與眾不同,很合腳,特別堅固耐用,不會出現(xiàn)開膠、脫線等情況。他用純羊毛做鞋的內(nèi)填充,制成的冬季皮鞋既御寒又保暖?!案浇娜硕荚诶闲尺@里得到了好處,誰的鞋子壞了都在這里修補”。
修鋼筆在現(xiàn)在是三百六十行里最不吃香的行當?!蹲詈笠患倚薰P店》敘述,“在北京的東四南大街上,竟然還存活了一家修筆店,差不多也是中國最后一家修筆店了,并且這家店是從1962年開起來的,簡直不可思議。如今,街道上的商店,今天開了,明天就關(guān)了,賺不到錢的立刻就把店盤出去了。賺到錢的不是見好就收,就是野心勃勃地擴張生意?!?/p>
桑德福德大使曾來到這家小店,修好了鋼筆,留下一句話:“我覺得您很偉大,很羨慕您!”
《日料意味著人生》說,然師傅是中國第一會做日料的人,“他最愛的事情是做壽司,做壽司又是最難的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每做一塊壽司,他都要小心翼翼地去對待魚片,精準調(diào)和壽司米飯與壽司醋融合的比例,壽司醋的酸度與味道,米的軟硬強度,握制時的力度,動作的美感與速度,壽司飯團和魚片在一起的味道平衡感?!?/p>
手藝人工作嚴謹、一絲不茍,可見一斑。
他們從來都是嚴格要求自己,見微知著,不亂作為。他們知道自己的手藝雖小,但能給人帶來極大的方便,因而總是精益求精,盡量做到最好。他們心無旁騖地打磨自己的手藝,不達精粹完美的境界不罷休。世界之大,選擇之多,五花八門,他們不動情,只委身于一門手藝,不畏浮云遮望眼,在平凡的工作上找到了意義和實在。社會上流行一句話:“學好一門手藝,生活無憂無慮。”手藝人不為生計所苦,他們風雨無阻地開張,日復一日經(jīng)營。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幸福,滿足人們的需求。
《萬物皆有歡喜處》描寫的手藝人,有些是舊時代傳承下來的;有些是新時代的手藝人。他們避開紛擾,遠離職場的明爭暗斗、商場的爾虞我詐。他們我行我素,不求轟轟烈烈,甘受寂寞。以世俗的眼光看,手藝人不算是成功人士,但透過他那不一般的手藝,可見他的聰明之處。他在平凡的崗位上拼搏,為社會的文明進步做出貢獻。
人活著不需要過多的欲望。人一旦回歸到簡單,自然感到滿足。無論是老鞋匠,或是修筆店的師傅,他們都不想太多,放棄無謂的欲望,腳踏實地,心里想的就是手里做的,為人們奉獻專長,實現(xiàn)一種追求,并為此感到滿足。
手藝人把生命置于陽光之中。他們抵擋得住世間誘惑,不為世俗標準而活。他們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點亮一片光明。他們注重實際,誠心為人,甘于奉獻。他們崇高的人格以及給人們帶來的幫助,為人們所敬仰。他們的手藝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他們的人生價值是不能用常人的標準去衡量的。手藝人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學習、敬佩。
(來源:讀書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