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初級中學 王 云
本課包括“設置國家機構”和“規(guī)范權力運行”兩目,主要從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角度闡述維護憲法的權威,堅持憲法至上的原因,為下一課《保障憲法實施》的教學做了鋪墊,同時也為以下幾個單元的教學起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學生在七、八年級時產生的初步法律認識,為本課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由于學生的經驗欠缺和邏輯思維還不成熟,以及對社會生活的思考和關注較少,在學習時遇到較大困難,為理解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
1.通過上網搜索、查閱法律條文、“雙減”探討活動,了解國家機構的產生及相應的職權范圍,知道國家機構權力運行的民主集中制原則,樹立憲法至上的觀念,維護憲法權威。
2.理解規(guī)范國家權力運行的必要性和要求,初步形成對社會現象做出合理判斷的能力,增強憲法意識,主動踐行憲法行為。
教學重點:國家機構的產生、憲法規(guī)范權力運行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憲法組織國家機構的原則、憲法規(guī)范權力運行的要求。
教法:情境探究法、活動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學法:查閱文獻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法、角色扮演法。
導入:謎語——三個提示詞:1.會議;2.在北京;3.2022年3月。
展示圖片:2022年兩會圖片
教師:2022年兩會關注的熱點話題有哪些?
展示圖片:2022年兩會人民關注的熱點話題圖片。
總結: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作為國家的主人,我們如何行使好國家權力呢?
【設計意圖】用“猜一猜”的方式導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用學生最熟悉的話題引入課程,設計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
活動1拼一拼
學生自主閱讀憲法條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條、第三條。
提問:1.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什么?
2.人民、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之間是什么關系?嘗試拼一拼關系圖。
學生:閱讀文字資料,梳理關系圖并派代表上臺拼圖展示。
教師總結:人民通過參加選舉,選舉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組成國家權力機關。權力機關選舉產生其他國家機關。行政機關、監(jiān)察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都對權力機關負責,受其監(jiān)督。
【設計意圖】通過設置動手環(huán)節(jié),學生直觀地了解到人民如何行使國家權力以及國家機構的設置。
活動2查一查
活動形式:學生合作探究,查閱《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章中的任一節(jié)內容,小組代表匯報成果。
教師總結:憲法通過設置國家機構,授予國家機構特定職權。國家機構依據憲法行使權力,以實現和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雙減”意見發(fā)布后,各級各部門聯動落實。作為中學生,你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查閱、合作學習、主動學習,既能提高他們的課堂積極性、主動性,又能培養(yǎng)他們閱讀法律文本的意識。
活動3議一議
活動內容:“雙減”背景下,作為主體的我們,如何做到減“量”不減“質”?
活動形式:小組討論方法和有效措施,組長負責記錄,每組形成一條以上有效建議,5分鐘后,將各組形成的有效建議列于黑板,逐條舉手表決,超過三分之二同意的,形成雛形的班級學習公約。
學生:分享感悟和收獲。
教師小結:同學們群策群力、各抒己見的過程,充分發(fā)揚了“民主”。黑板上羅列的這幾點措施是你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集中”的體現。我國國家機構的運行落實民主集中制原則。但有個別公職人員利用國家職務之便,以權謀私。這種行為引發(fā)了我們對權力的思考。
【設計意圖】通過參與并解決與自己息息相關的問題,具體且直接感受到民主與集中的力量。
活動4評一評
形式:熱點觀察小分隊分享社會實踐經驗。
新聞播報員進行新聞播報:于魯明案。
新聞一 2022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衛(wèi)健委主任于魯明曾建議,為提高應對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應加快構建承擔任務的醫(yī)療機構的經費保障機制。
新聞二 2022年4月16日,紀檢監(jiān)察部門披露:于魯明法紀意識淡漠,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貪欲膨脹,以權謀私,長期非法收受巨額財物。
新聞三 2022年7月29日,官方發(fā)布了于魯明案的最新消息:北京市政協原副主席于魯明涉嫌受賄一案,由國家監(jiān)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教師總結:(1)權力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若被濫用,則會滋生腐敗;(2)必須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在陽光下運行;(3)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是規(guī)范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
【設計意圖】通過引入案例等,引導學生分析、理解規(guī)范行使國家權力運行的必要性,提高學生理性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5演一演
活動形式:模擬法庭
活動流程:小組分工,角色分配。學生分角色扮演法官、陪審員、法學專家、律師等,庭審于魯明案件。
【設計意圖】通過角色扮演活動,學生身臨其境地、直觀地感受憲法的權威,能把實踐與理論結合起來,促進深度思考,增強課堂的活力。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憲法設置國家機構、規(guī)范權力運行,明確了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及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知道了憲法規(guī)范權力運行的原因和做法,從而有效提高了對憲法的認識,理解了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大家要將憲法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助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利用班會課的時間,將“雙減”后的學習公約完善。
本節(jié)課立足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強化學生的法治意識,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在本課教學過程中,呈現以下教學特色。
1.一個主題。以“雙減”為主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從導入部分的兩會關注熱點,到新授課中的“議一議”,再到呈現于魯明案例,最后拓展延伸回歸到“雙減”班級公約的完善。圍繞以上主題內容,生成學生核心素養(yǎng)。
2.兩條線索。一是理論線索。教學內容設計由淺入深,符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二是活動線索。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猜一猜”“拼一拼”“查一查”“議一議”“評一評”“演一演”等,充分發(fā)揮了主體性,提高了學生搜集整理、溝通協調的能力。
1.限于課堂時長,本節(jié)課對理論知識的分析還不夠深入,在今后的教學中結合其他課例再次闡釋憲法內容。
2.學生探究時的小組合作還有所欠缺,如,在“議一議”環(huán)節(jié),某些小組分工協作不明確,導致未全員參與,任務不能按時完成。但這其實恰恰說明了在今后的學習中堅持活動型課程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方法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