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永
(棗莊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柴里煤礦,山東 棗莊 277000)
棗莊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柴里煤礦井田對應地表村莊、鐵路等建(構)筑設施多且分布散,壓覆煤炭資源量非常大,“三下”壓煤量達433.08萬t,且煤層賦存穩(wěn)定、煤層厚、煤質(zhì)好,極大限制了礦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提高煤炭資源采出率,延長礦井服務年限,滿足礦井生產(chǎn)接續(xù)與生產(chǎn)需要,有必要開展對“三下”壓煤資源膏體充填技術的研究與應用[1-6]。
柴里煤礦3上煤層3306 東工作面,傾向寬128 m,走向長480 m,開采煤層平均厚度4.65 m。工作面頂?shù)装鍘r性見表1。3306 東工作面采用走向長壁后退式綜合機械化采煤工藝,因工作面上覆地表多為學校、民設及公路等建(構)筑設施,為此采空區(qū)內(nèi)采取膏體充填體為主體的支撐體系,用于控制頂板巖層的過量沉降,以達到控制開采沉陷的目的。工作面選用ZC5600/17/32 型充填液壓支架支護頂板。
表1 工作面頂?shù)装鍘r性情況
1)膏體材料制備
由于膏體充填材料性能參數(shù)主要以膏體的流動性能、可泵送時間、靜置泌水率及單軸抗壓強度等為主,通過對煤矸石顆粒級配優(yōu)化、膏體不同質(zhì)量濃度與膏體坍落度實驗表明:膏體坍落度要滿足膏體料漿長距離輸送所需要的流動性能要求,煤矸石和粉煤灰作充填骨料,質(zhì)量濃度一般不宜高于85%;煤矸石顆粒最大粒徑<25 mm,粒徑<5 mm 的煤矸石顆粒含量在38%~45%之間范圍內(nèi)是合理,膏體料漿質(zhì)量較高;當煤矸石顆粒在<5 mm 煤矸石含量40%時,相對效果最佳。因此結合現(xiàn)場實際設計充填膏體強度為3.5 MPa,膏體材料配比為水泥:粉煤灰:矸石粉:添加劑:水=150:150:1350:5:350(kg/m3)。
2)充填工藝
3306 東工作面采用綜采膏體充填工藝,具體以矸石膏體為充填介質(zhì),工作面采煤工藝形成面后充填空間后,兩巷利用隔離裝置或單體柱配合木板方式支設隔離墻,把整個待充填區(qū)隔離為一個封閉空間,再通過泵送或自流方式完成對隔離區(qū)的膏體充填,其工藝示意圖如圖1。具體工作面膏體充填開采施工工藝:掛網(wǎng)→割煤(2 刀)→掛網(wǎng)→割煤(2刀)→施工錨桿支護待隔離區(qū)頂板→隔離→充填→凝固檢修。
圖1 矸石膏體充填工藝流程示意圖
為準確掌握3306 東工作面開采后上覆地表移動變形及建(構)筑設施損壞情況,在工作面充填開采前,沿上覆鐵路、公路等建(構)筑設施布置2 條地表觀測線及146 個測點,其中走向觀測線沿公路布設,傾向觀測線沿鐵路布設,具體布置方式見表2。
表2 布設測點間距和測點數(shù)匯總
通過觀測得出如圖2~圖5 所示特點:
圖2 鐵路測點的下沉量(傾向)
1)從圖2 中觀測數(shù)據(jù)可知,在7 個多月的觀測周期內(nèi),鐵路和公路觀測線絕大部分測點連續(xù)3次測量差值小于10 mm,地表下沉已經(jīng)基本穩(wěn)定。
2)如圖3 所示,隨著工作面不斷推進,地表下沉逐漸增大,并在采空區(qū)中心附近下沉值最大,向兩側邊界煤柱外下沉逐漸減小至零附近。其中,傾向線最大下沉值在點B27 位置達到-191.13 mm,其測量前期下沉值變化較小,隨開采后期變化較大。而走向下沉曲線開采邊界由于距工作面距離較遠下沉較小,開采中心下沉最大,但是小于傾向下沉值,在點S1 位置走向最大下沉值達到-126.55 mm。
圖3 公路測點的下沉量(走向)
3)從圖4、圖5 可以看出,傾向(鐵路)測線前期的實測曲率值規(guī)律性不明顯,但隨著工作面的推進,地表曲率逐漸增大。在采空區(qū)中心附近,曲率出現(xiàn)負最大值,開采邊界上方附近曲率出現(xiàn)正最大值,向兩側邊界煤柱外曲率逐漸減小至零,曲率值變化范圍為(-0.006 7×10-3~0.003 1×10-3)/m。走向(公路)測線曲率變化規(guī)律性較明顯,在采空區(qū)中心附近,曲率出現(xiàn)負最大值,其值為-0.007 2×10-3/m。開采邊界上方10 號附近曲率出現(xiàn)正最大值,其值為0.002 3×10-3/m,向兩側邊界煤柱外曲率逐漸減小。由于未達到充分采動,在開采邊界南側曲率變化較為劇烈,多在(-0.000 5×10-3~0.001 1×10-3)/m 之間變化。
圖4 鐵路測點的曲率值(傾向)
1)3306 東工作面周邊為采空區(qū),充填開采后對原老采空區(qū)具有活化作用,引起原條帶開采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覆巖大結構二次運動,造成地表下沉實測數(shù)據(jù)偏大。
2)根據(jù)觀測結果,3306 東工作面開采后,鐵路(傾向)最大下沉點為B27 下沉值-191.13 mm,位于3306 東工作面采空區(qū)傾向方向中心上方地表偏下山的位置;公路(走向)最大下沉點為S1 測點,下沉值為-126.55 mm,最大下沉點位于工作面采空區(qū)的正上方偏下山位置。
3)3306 東工作面開采后,鐵路(傾向)傾斜值為-0.75~0.76 mm/m,公路(走向)傾斜值為-0.51~0.65 mm/m,在采空區(qū)中心附近,傾斜為零,開采邊界上方附近傾斜最大。鐵路(傾向)曲率值為(-0.006 7×10-3~0.003 1×10-3)/m,公路(走向)曲率值為(-0.007 2×10-3~0.002 3×10-3)/m,在采空區(qū)中心附近,曲率出現(xiàn)負最大值,開采邊界上方附近曲率出現(xiàn)正最大值,向兩側邊界煤柱外曲率逐漸減小。
4)3306 東工作面上覆村莊、校舍等建筑物損壞情況見表3。
表3 地表建筑物變形損壞情況
5)依據(jù)觀測數(shù)據(jù),3306 東工作面開采對地表鐵路、公路及村莊等建(構)筑設施的影響均在I級損壞范圍以內(nèi)。
本文以柴里煤礦3306 東工作面綜采膏體充填技術應用,介紹了膏體充填的材料配備、充填工藝及充填開采地表沉降變形機制,通過測點監(jiān)測得出了工作面開采對上覆地表鐵路、公路及村莊、校舍等建(構)筑設施的影響均在I 級損壞范圍以內(nèi),從而驗證了綜采膏體充填工藝對“三下”壓煤區(qū)域保護回采的實踐效果,為類似礦井條件下的充填開采技術應用提供參考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