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曼,李佳佳,陳 懿,王東昕
(平煤神馬集團總醫(yī)院 河南平頂山467000)
支氣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等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為特征的異質(zhì)性疾病,具有較高的臨床發(fā)病率。據(jù)統(tǒng)計,我國成年人支氣管哮喘發(fā)病率約為10%,并呈逐年上升趨勢,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1]。有研究指出,哮喘控制成功的關鍵在于良好的自我護理,其對阻止慢性病癥狀的發(fā)展和惡化有重要作用[2]。WHO指出,21世紀,個體、家庭和社會在決定滿足健康需求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自我護理成為一個發(fā)展趨勢[3]。自我護理能力是指個體為了維持生命、健康和舒適而進行自我照顧活動的能力[4]。健康行為是指個人為了維護或提升健康水平以達到自我實現(xiàn)和滿足所采取的一切行為和感知[5]。有研究表明,自我護理能力與健康行為存在緊密關系,較高的自我護理能力有助于健康行為的改善,同時,良好的健康行為也有利于自我護理能力的持續(xù)性提升[6]。社會支持是個體感到在社會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緒體驗和滿意程度,這些支持既可來自家庭,又可來源于朋友、鄰居、同事等[7]。既往研究證實,社會支持與自我護理能力和健康行為均有密切關系,那么,社會支持是否在二者間存在中介作用?目前關于社會支持在健康行為與自我護理能力間的中介作用尚未闡明[8]。因此,本研究對收治的42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調(diào)查,旨在探討社會支持在健康行為與自我護理能力間的中介作用,為提高支氣管哮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提供依據(jù)?,F(xiàn)報告如下。
1.1 調(diào)查對象 調(diào)查類研究的樣本量應為條目數(shù)的5~10倍,本研究選用3個量表和1個調(diào)查表,拋去調(diào)查表不計算在內(nèi),共計75個條目,樣本量應不少于375例,同時考慮到研究中可能出現(xiàn)的無效問卷或樣本流失,額外增加納入10%,最終確定本研究的樣本量為420例。采用便利抽樣法從2020年6月1日~2022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420例作為研究對象,此外,考慮到未成年患者的心智尚未成熟,多數(shù)對健康行為和自我管理缺乏概念,他們的參加可能會影響研究結(jié)果,因此,本研究納入患者均為成年支氣管哮喘患者。所有患者根據(jù)《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9]中相關建議接受相應治療。納入標準:①檢查結(jié)果符合《支氣管哮喘基層診療指南(2018年)》[10]中支氣管哮喘相關診斷標準者;②年齡≥18歲者;③感官功能正常,具備讀寫能力,可獨立完成問卷和量表的填寫者;④家屬知情,自愿參與,簽寫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肝、腎等器官功能嚴重不全者;②合并惡性腫瘤或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③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者;④合并精神疾病者。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倫理原則。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人口學資料調(diào)查表:選擇本院自行擬定人口學資料調(diào)查表收集患者人口學資料,收集內(nèi)容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職業(yè)、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態(tài)、家庭收入、病程、哮喘嚴重程度、哮喘控制情況等?;颊叩南瓏乐爻潭群拖刂魄闆r均依照《支氣管哮喘基層診療指南(2018年)》中給出建議進行評估。哮喘嚴重程度:a.輕度。步行、上樓時氣短,呼吸頻率輕度增加,PaO2正常,SaO2>95%。b.中度。稍事活動時氣短,呼吸頻率增加,PaO2≥60 mm Hg(1 mm Hg=0.133 kPa),SaO291%~95%。c.重度。休息時氣短,呼吸頻率常>30次/min,PaO2<60 mm Hg,SaO2≤90%。哮喘控制情況:過去4周患者是否存在日間哮喘癥狀>2次/周,哮喘造成夜醒,癥狀需要使用緩解性藥物>2次/周,哮喘引起活動受限,以上4項內(nèi)容,無任何一項為良好控制,有1~2項為部分控制,有3~4項為未控制。②中國社會支持量表(CPSSS):選擇張理義等[11]于2014年編制CPSSS評價患者社會支持水平,該量表涉及主觀支持(8個條目)、客觀支持(7個條目)、支持利用度(5個條目)3個維度,采用Likert 3級評分法(0=沒有,1=有時,2=經(jīng)常),總分0~40分,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社會支持水平越低,該量表信效度良好,Cronbach′s α為0.631~0.685,KMO為0.916。③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選擇曹文君等[12]于2016年翻譯、修訂中文版HPLP-Ⅱ評價患者健康行為,該量表涉及人際關系(5個條目)、營養(yǎng)(6個條目)、健康責任(11個條目)、體育運動(8個條目)、壓力管理(5個條目)、精神成長(5個條目)6個維度,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1=從不,2=偶爾,3=經(jīng)常,4=總是),總分40~160分,評分越高代表患者健康行為越好,該量表信效度良好,Cronbach′s α為0.630~0.810,KMO為0.900。④中文修正版自我護理能力評估量表(ASAS-R-C):選用郭麗娜等[13]于2014年翻譯、修訂ASAS-R-C評價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該量表涉及一般性自理能力(6個條目)、發(fā)展性自理能力(5個條目)、健康欠佳時自理能力(4個條目)3個維度,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不知道,4=同意,5=完全同意),總分15~75分,評分越高代表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越強,該量表信效度良好,Cronbach′s α為0.790~0.860,I-CVI為0.870。
1.2.2 資料收集方法 本院3名N2級護師經(jīng)系統(tǒng)培訓后成立調(diào)查小組,入院3 d內(nèi)采用統(tǒng)一的問卷指導用語對患者進行面對面問卷調(diào)查,問卷匿名填寫后由調(diào)查小組當場收回。剔除漏填率>5%的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0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6.43%。
2.1 不同人口學特征支氣管哮喘患者CPSSS、HPLP-Ⅱ及ASAS-R-C總分比較 405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的CPSSS、HPLP-Ⅱ、ASAS-R-C總分分別為(22.02±6.25)分、(99.89±14.97)分、(45.39±10.56)分,具體見表1。
表1 不同人口學特征支氣管哮喘患者CPSSS、HPLP-Ⅱ及ASAS-R-C總分比較(分,
2.2 405例支氣管哮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與社會支持、健康行為的相關性分析 見表2。
表2 405例支氣管哮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與社會支持、健康行為的相關性分析(r值)
2.3 支氣管哮喘患者社會支持在健康行為與自我護理能力的中介效應模型擬合指標 本研究基于文獻資料分析及理論假設,在理論上對健康行為影響自我護理能力的路徑進行假設,并以自我護理能力為因變量,社會支持為中介變量,健康行為為自變量,構(gòu)建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檢驗方法:Bootstrap法,抽樣次數(shù):2000次。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模型擬合度良好,相關指標詳見表3。
表3 支氣管哮喘患者社會支持在健康行為與自我護理能力間的中介效應模型擬合指標
2.4 社會支持在支氣管哮喘患者健康行為與自我護理能力間的中介作用 模型“健康行為→自我護理能力”中,健康行為能正向預測社會支持,社會支持能正向預測自我護理能力,健康行為能正向預測自我護理能力,且健康行為可通過社會支持間接作用于自我護理能力,效果量為46.53%,詳見表4、表5和圖1。
圖1 支氣管哮喘患者社會支持在健康行為與自我護理能力間的中介效應模型
表4 線性回歸分析
表5 社會支持中介效應、直接效應、總效應分析
3.1 支氣管哮喘患者社會支持、健康行為及自我護理能力現(xiàn)狀分析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支氣管哮喘患者CPSSS總分為(22.02±6.25)分,提示本研究納入支氣管哮喘患者社會支持的整體水平偏低,與邵春霞[14]研究結(jié)果相接近,且低于全國常模[15]。本研究認為,雖然本研究納入支氣管哮喘患者中已有部分患者實現(xiàn)病情的良好控制,但依然存在半數(shù)以上的患者還未達到完全控制的程度,病程遷延、發(fā)作頻繁使照顧者不能完全滿足哮喘患者的需求,致患者感到的社會支持較少,與席芳等[16]研究觀點一致。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支氣管哮喘患者HPLP-Ⅱ總分為(99.89±14.97)分,根據(jù)量表原作者對健康行為評分進行劃分,本研究患者健康行為處于一般水平,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與任麗等[17]研究結(jié)果一致。但與王錦花等[18]研究結(jié)果相比,本研究患者健康行為總分較高,可能與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或疾病控制情況有關。本研究認為,相較輕癥哮喘患者或病情已經(jīng)良好控制的患者,重癥哮喘患者和癥狀未控制的患者對疾病的關注程度更高,他們更渴望疾病的完全控制,因而在日常生活中會更加注意自身行為。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支氣管哮喘患者ASAS-R-C總分為(45.39±10.56)分,提示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處于中等水平,與趙艷紅等[19]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哮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水平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低齡、居住于城市等人口學特征的哮喘患者通常擁有更強的自我護理能力,就低齡患者來說,他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強,特別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相比年齡較大的群體,年輕人掌握著更多的信息來源,這讓他們對哮喘相關自我護理知識的掌握更加容易,且低齡患者多數(shù)患病時間較短,控制癥狀的自主意識處于較高水平,促使其自我護理能力和意識更高;就患者的居住地而言,城市患者受師資力量等現(xiàn)實因素影響,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農(nóng)村患者,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使用能力也相對較強,且城市的整體空氣質(zhì)量要低于農(nóng)村,讓城市患者更容易接觸過敏原,因而會在自護方面下更多功夫。
3.2 支氣管哮喘患者社會支持、健康行為及自我護理能力相關性分析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支氣管哮喘患者CPSSS各維度評分及總分與HPLP-Ⅱ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呈正相關(P<0.05)。既往有研究指出,社會支持和疾病有直接關聯(lián),其能使個體產(chǎn)生一種行為模式,既包括健康行為,也包括危險行為,相應地降低或增加疾病的危險性。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支氣管哮喘患者CPSSS各維度評分及總分與ASAS-R-C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呈正相關(P<0.05),與王曉等[20]研究結(jié)果一致。良好的社會支持一方面能夠讓患者獲得更多的信息和經(jīng)濟支持,為患者掌握健康知識及自護相關技能提供物質(zhì)條件;另一方面能為處于患病應激狀態(tài)下的個體提供保護,緩沖應激,減少癥狀發(fā)作給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帶來的不良影響。另外,受限于我國社會支持建設的不足,家庭支持通常為患者社會支持的主要內(nèi)容,家屬的關心、鼓勵與支持都能減輕患者的消極情緒,且大多數(shù)醫(yī)療機構(gòu)針對支氣管哮喘等慢性疾病,主動開展家庭參與式延續(xù)護理,通過提高家屬的居家護理能力,讓患者在居家期間也能享有良好的護理干預,在家屬的悉心指導下,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也能有效提升。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支氣管哮喘患者HPLP-Ⅱ各維度評分及總分與ASAS-R-C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呈正相關(P<0.05)。當哮喘患者進行某一項健康行為且具有較高的自我護理能力時,可促進其選擇該健康行為,這是由于在疾病控制過程中,自我護理實施得越好,患者自護經(jīng)驗越豐富,自護成功率越高,促使其更相信自己能夠通過努力熟悉掌握健康行為所需的技能,并堅持相應健康行為的執(zhí)行;反之,自我護理能力差的患者,通常會針對自己是否能夠掌握相應技能而產(chǎn)生懷疑,使其面對技能學習和健康行為時表現(xiàn)為退縮、恐懼、緊張,進而放棄選擇健康行為。此外,自我護理能力的水平往往也決定了患者的應激能力,自我護理能力較強的患者面對緊急狀況,通常表現(xiàn)得更為坦然、從容,能夠自如地使用相應技能解決問題。
3.3 社會支持在支氣管哮喘患者健康行為與自我護理能力間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社會支持在支氣管哮喘患者健康行為對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中,發(fā)揮部分中介效應,效應量為46.53%。結(jié)果表明,健康行為既可直接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產(chǎn)生影響,又可通過提高社會支持水平的方式促進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提高。本研究認為,良好的健康行為既能讓患者知悉,有利于疾病控制的相關技能,又可使其明確不利于病情控制的危險因素,較高水平的健康行為意識讓患者能夠更加充分地利用現(xiàn)有資源中有利于疾病控制的內(nèi)容,一方面包括客觀層面親朋好友提供的健康建議和意見,另一方面包括主觀層面由患者向他人尋求的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對以上內(nèi)容進行合理充分的利用,即可有效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結(jié)合本研究觀點,提高支氣管哮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關鍵,不僅在于對其健康行為的改善,也要注重患者社會支持水平的提升。因此,臨床對自我護理能力較差的支氣管哮喘患者,可從健康行為和社會支持2個角度出發(fā),為其提供護理干預。健康行為方面,建議加強患者的健康教育與指導,糾正錯誤觀念與認知,還需要時刻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盡可能排除情緒因素對患者健康行為的影響,必要時可采用行為改變理論等成熟理論,促進患者健康行為的轉(zhuǎn)變。社會支持方面,建議以患者心理為切入點,合理運用敘事干預、正念冥想、同伴支持等護理方式的基礎上,增加家屬在護理干預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的社會支持水平。
綜上所述,支氣管哮喘患者的社會支持、健康行為及自我護理能力三者間存在較為緊密的聯(lián)系,社會支持能在健康行為與自我護理能力間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受地域限制影響,本研究納入對象的代表性較差,因此,今后還需通過擴大研究地域范圍對有關內(nèi)容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