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國防動員辦公室
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國防觀念、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情懷,幫助學生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鍛煉學生臨危不懼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自救能力,近日,長三角首套覆蓋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四個學齡段的“學校人民防空知識講義(長三角版)”叢書正式出版。
該叢書由上海市國防動員辦公室牽頭,聯(lián)合江蘇、浙江、安徽三省國動辦,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及各省市相關規(guī)定為依據(jù),在“上海市學校人民防空知識講義(試行版)”叢書的基礎上共同修撰。
人民防空是指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防備敵人空中襲擊、消除空襲后果所采取的行動。學校人民防空教育是人民防空建設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國防(人防)教育的重要內容?!吨腥A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和第七次全國人民防空會議均對開展學校人民防空知識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和要求?!皩W校人民防空知識講義(長三角版)”叢書的出版填補了長三角地區(qū)學校人防知識教材的空白,有力推進了學校人防教育的體系化、規(guī)范化。
叢書共有四本,授課對象涵蓋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在校學生,根據(jù)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特點和具體情況編制,內容圍繞人防主業(yè),突出人防教育的專業(yè)性,體現(xiàn)了人民防空教育的時代特色。
《生命與災害》雜志從2023 年第3 期起刊登叢書相關知識,增強學生的國防觀念和人防意識,激發(fā)愛國主義熱情。
(1)識別預先警報信號。
(2)識別空襲警報信號。
(3)識別解除警報信號。
(1)訓練場地:教室。
(2)訓練器材:廣播、電腦或其他設備。
(1)發(fā)放防空警報信號。
(2)學生聽到后判斷和辨識防空警報信號。
(3)分組討論聽到防空警報信號后應采取的行動并演練。
班級學生分組,各組討論聽到防空警報信號后應采取的行動并用文字表達,每組選出一個代表上講臺講述;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交流。
民防工程指示牌(左)及人防疏散基地主標識(右)
應急呼救標識和電話
(1)識別常見人防疏散標識(以上海市為例)。
(2)常見應急呼救標識。
(1)訓練場地:教室內或人防工程內。
(2)訓練器材:
①教師事先制作好相關標識的 PPT,讓學生識別。
②人防標識翻牌游戲(上海市國防動員辦公室官網(wǎng)—防空防災知識庫—交互媒體—人防標識記憶翻牌游戲)。
(1)到附近人防工程現(xiàn)場參觀,并觀察人防工程標識及人員疏散標識,教師現(xiàn)場解釋。
(2)課堂上或課后通過“人防標識記憶翻牌游戲”識別各類人防疏散標識。
(3)課堂上教師展示人防疏散標識,學生搶答標識的含義。
利用地形地貌練習躲避動作和臥倒動作:
(1)在墻角或樓梯下練習躲避動作。
(2)在花壇邊、石階旁練習躲避動作。
(3)在空曠處練習臥倒動作。
(1)訓練場地:室內和室外。要求具備各種躲避條件的場地。
(2)訓練器材:
①教師事先制作好相關標識的 PPT,讓學生觀摩動作。
②空襲掩蔽拼圖游戲(上海市國防動員辦公室官網(wǎng)—防空防災知識庫—交互媒體—空襲掩蔽拼圖游戲)。
本項目訓練可以在校園合適的場地進行,也可以與學生社會實踐結合,如在戶外拓展基地或民防教育基地等的活動中訓練。采用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訓練方法。
(1)室內墻角的躲避動作:低下頭,閉上雙眼,雙手抱頭蹲下,背靠墻角。
(2)石階旁或花壇邊的躲避動作:面部向下,護住耳朵,閉上雙眼,用手肘支撐地面,胸部和腹部不要緊貼地面,防止身體被震傷。
(3)空曠處的臥倒動作:避開(背向)爆炸方向,面部向下,護住耳朵,閉上雙眼,用手肘支撐地面,胸部和腹部不要緊貼地面,防止身體被震傷。
室內墻角的躲避動作
空曠處的臥倒動作
訓練自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