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揚(yáng)
(四川民族學(xué)院農(nóng)學(xué)院∕橫斷山區(qū)生態(tài)修復(fù)與特色產(chǎn)業(yè)培育研究中心,四川康定 626001)
長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地區(qū)是我國西南地區(qū)十分特殊的地域之一,受自然與人為因素的雙重影響,干旱問題異常突出,植被退化嚴(yán)重。甘孜州干旱河谷分布面積廣,干旱化與次生干旱化問題突出,尤其長江上游主要支流之一的大渡河流域的地理?xiàng)l件與垂直氣候分布復(fù)雜,值得關(guān)注與研究[1]。大渡河干流長239.2 km,主要流經(jīng)甘孜州瀘定、康定、丹巴等地進(jìn)入雅安市,年徑流量約153.8 億m3,河床比降約5.8%,干旱少雨,蒸發(fā)量極大,氣候極干燥,生境礫石多、坡度大,水土流失嚴(yán)重,惡劣的地理氣候條件使得植被恢復(fù)困難[2],加劇了干旱氣候,而灌木是分布在該地區(qū)重要的植物資源。為了解其灌木植物資源特征,基于《中國植物志》《四川植物志》《四川植被》《甘孜州志(1991—2005)》《甘孜州高等植物》等書籍[3-7],以實(shí)地調(diào)查為主、歷史文獻(xiàn)為輔,結(jié)合植物群落調(diào)查結(jié)果對該地區(qū)灌木植物特征與分布進(jìn)行分析,對長江流域生態(tài)安全保護(hù)、植被恢復(fù)及特色植物開發(fā)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長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地區(qū)(甘孜段)共有灌木植物32 目68 科166 屬682 種7 亞種65 變種(表1)。從分類系統(tǒng)上看,包括4 種裸子植物和678種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占絕對優(yōu)勢;從冬季是否落葉習(xí)性上看,包括495 種落葉類灌木和187 種常綠類灌木,以秋冬季落葉休眠類為主;從外貌表型上看,包括493 種直立狀灌木、119 種叢生狀灌木、28 種攀援狀灌木、16 種匍匐狀灌木、8 種藤狀灌木、5 種草本狀灌木、4 種墊狀灌木、4 種叢狀灌木、3 種蔓生狀灌木、2 種附生狀灌木,以直立和叢生兩種形態(tài)為主。
表1 甘孜州大渡河干旱河谷區(qū)的灌木植物目、科、屬(種)組成
1.2.1 不同縣域比較
瀘定縣有64 科133 屬427 種灌木植物,其中薔薇科、杜鵑花科、忍冬科、虎耳草科和豆科所含種數(shù)最多,分別有83 種、58 種、28 種、26 種、23 種,有白花丹科、檉柳科、爵床科等在內(nèi)的17 科均為單種科;杜鵑屬、懸鉤子屬、柳屬、薔薇屬、栒子屬、莢蒾屬、忍冬屬所含種數(shù)最多,分別有47 種、18 種、17種、17 種、14 種、12 種、11 種,有安息香屬、巴豆屬、常春藤屬等在內(nèi)的61屬均為單種屬。
康定市有63 科144 屬497 種灌木植物,其中薔薇科、杜鵑花科、虎耳草科、豆科、忍冬科所含種數(shù)最多,分別有122種、77種、43種、34種、34種,有八角楓科、茶科、海桐科等在內(nèi)的17科均為單種科;杜鵑屬、柳屬、栒子屬、薔薇屬、茶藨子屬、懸鉤子屬所含種數(shù)最多,分別有65 種、27 種、26 種、21 種、19種、19種,有枳椇屬、紫荊屬、紫云菜屬等在內(nèi)的70屬均為單種屬。
丹巴縣有48 科90 屬208 種灌木植物,其中薔薇科、杜鵑花科、忍冬科、豆科、鼠李科所含種數(shù)最多,分別有46 種、17 種、17 種、10 種、10 種,有仙人掌科、蕁麻科、紫金??频仍趦?nèi)的20 科均為單種科;栒子屬、杜鵑屬、柳屬、忍冬屬、薔薇屬所含種數(shù)最多,分別有17種、13種、8種、8種、7種,有棗屬、珍珠梅屬、紫菀屬等在內(nèi)的46屬均為單種屬。
綜上,從科的角度看,瀘定最多,丹巴最少;從屬和種的角度看,康定最多,丹巴最少。
1.2.2 不同海拔比較
該地區(qū)灌木植物空間分布較為零散,隨海拔升高,種類與密度先增加后減少且分布破碎化。1 000~1 500 m 海拔地區(qū)灌木植物有37 科59 屬84 種(含1 亞種7 變種),分別占總科數(shù)、總屬數(shù)、總種數(shù)的54.41%、35.54%、12.32%,以豆科(10 種)、薔薇科(9 種)、大戟科(6 種)等為主;1 500~2 000 m 海拔地區(qū)有61科122屬268種(含3亞種25變種),分別占總科數(shù)、總屬數(shù)、總種數(shù)的89.71%、73.49%、39.30%,以薔薇科(44 種)、豆科(26 種)、忍冬科(18 種)等為主;2 000~2 500 m 海拔地區(qū)有63 科134屬441 種(含4 亞種42 變種),分別占總科數(shù)、總屬數(shù)、總種數(shù)的92.65%、80.72%、64.66%,以薔薇科(88 種)、杜鵑花科(36 種)、虎耳草科(31 種)等為主;2 500~3 000 m海拔地區(qū)有57科121屬484種(含5 亞種40 變種),分別占總科數(shù)、總屬數(shù)、總種數(shù)的83.82%、72.89%、70.97%,以薔薇科(112種)、杜鵑花科(64 種)、虎耳草科(35 種)等為主;3 000~3 500 m 海拔地區(qū)有41 科91 屬357 種(含2 亞種33 變種),分別占總科數(shù)、總屬數(shù)、總種數(shù)的60.29%、54.82%、52.35%,以薔薇科(90 種)、杜鵑花科(69種)、虎耳草科(33種)等為主;3 500~4 000 m 海拔地區(qū)有25 科57 屬209 種(含2 亞種22 變種),分別占總科數(shù)、總屬數(shù)、總種數(shù)的36.76%、34.34%、30.65%,以杜鵑花科(56種)、薔薇科(48種)、楊柳科(23 種)等為主;4 000~4 500 m 海拔地區(qū)有14 科25屬107種(含1亞種13變種),分別占總科數(shù)、總屬數(shù)、總種數(shù)的20.59%、15.06%、15.69%,以杜鵑花科(35 種)、薔薇科(19 種)、楊柳科(14 種)等為主;4 500~5 000 m 海拔地區(qū)有5 科7 屬21 種(含1 亞種1變種),分別占總科數(shù)、總屬數(shù)、總種數(shù)的7.35%、4.22%、3.08%,以杜鵑花科(10 種)和楊柳科(4種)為主。
綜上所述,從科和屬分布海拔來看,占比最多的是1 500~3 000 m 海拔,尤其是2 000~2 500 m 海拔;從種分布海拔來看,占比最多的是2 000~3 500 m 海拔,尤其是2 500~3 000 m 海拔。此外,細(xì)錐香茶菜(Isodon coetsa)、金沙江醉魚草(Buddleja nivea)、血滿草(Sambucus adnata)在1 000~4 000 m 海拔地區(qū)均有分布,大炮山杜鵑(Rhododendron nigroglandulosum)、分枝亞菊(Ajania ramosa)、剛毛忍冬(Lonicera hispida)、千里香杜鵑(Rhododendron thymifolium)、青藏墊柳(Salix lindleyana)、雪山杜鵑(Rhododendron aganniphum)、巖生忍冬(Lonicera rupicola)在2 500~5 000 m海拔地區(qū)均有分布。
長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地區(qū)(甘孜段)具有食用(鮮食及食品業(yè))價值的灌木植物有168 種,以薔薇科、虎耳草科、忍冬科等科居多,可用于鮮食、香料、酒曲配料、釀酒、涼粉、果醬、花茶、葉茶、丹皮、蜜餞果脯、面條、高檔食用油、醋、調(diào)味料、香精制備等。如宜昌懸鉤子(Rubus ichangensis)果味甜美,可食用及釀酒;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風(fēng)味似板栗,種子可食或加工為食用油;窄葉木半夏(Elaeagnus angustata)果汁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較高,含豐富的有機(jī)酸和維生素,可用于制作天然飲料、果汁果酒等,果仁含大量蛋白質(zhì)可開發(fā)植物蛋白制品,果肉還可摻入面粉制作糕點(diǎn)等[8]。
長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區(qū)(甘孜段)具有藥用(鮮藥及制藥業(yè))價值的灌木植物有518 種,以薔薇科、虎耳草科、豆科等科居多,可用于鮮材入藥或提煉制作藥物制品[9]。如淡黃鼠李(Rhamnus flavescens)全株都可入藥,能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積通便、清熱止咳等;凹葉雀梅藤(Sageretia horrida)葉可治瘡瘍腫毒,根可治咳嗽且降氣化痰;湖北杜莖山(Maesa hupehensis)全株供藥用可祛風(fēng)寒、消腫,治腰痛頭痛、心燥煩渴、眼目暈眩等癥,根煎服可治皮膚風(fēng)毒,莖、葉外敷可治跌打損傷等。
長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區(qū)(甘孜段)具有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價值的灌木植物有37種,以豆科、大戟科、杜鵑花科等科居多,可用于保持水土、綠肥漚肥、改良土壤、防風(fēng)固沙、調(diào)節(jié)氣溫、先鋒物種、抗毒氣、吸收有害氣體、凈化空氣、滯塵、做指示植物、防火隔離帶等[10]。如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耐旱抗風(fēng)沙耐鹽堿,可用于荒草地綠化;銅錢葉白珠(Gaultheria nummularioides)是鐵鎳礦指示植物;苦糖果(Lonicera fragrantissimavar.lancifolia)耐瘠薄,是優(yōu)良水土保持物種。
長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區(qū)(甘孜段)具有園林觀賞價值的灌木植物有464 種,以薔薇科、杜鵑花科、忍冬科等科居多,可用于觀賞、綠化、綠籬、行道樹、園林、美術(shù)工藝、雕刻、工藝品等。如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花芳香且美麗,是良好的庭園觀賞植物;美容杜鵑(Rhododendron calophytum)植株姿態(tài)優(yōu)美,葉色深綠,花團(tuán)顏色初開為桃紅色后變?yōu)榉奂t色至白色,散發(fā)清香,可作為矮林栽培于庭園;扁擔(dān)桿(Grewia biloba)果實(shí)橙色鮮紅,可在枝頭掛枝數(shù)月,是極佳的觀果物種。
長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區(qū)(甘孜段)具有木材使用價值的灌木植物有66 種,以楊柳科、薔薇科、冬青科等科居多,可用作薪炭、制家具、制車、制船等。如水紅木(Viburnum cylindricum)木材細(xì)致,帶紅色,可用于家具、車、舵板、槳、櫓等的木材原料,還可在房屋建筑中用作格柵、柱、屋架、門、窗、地板、走廊扶手等;小漆樹(Toxicodendron delavayi)木材可供建筑用;毛背花楸(Sorbus aronioides)木材白色稍軟,也可作家具用。
長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區(qū)(甘孜段)具有輕工業(yè)價值的灌木植物有178種,以楊柳科、薔薇科、瑞香科等科居多,可用于芳香油、潤滑油、工業(yè)用油等油料提取,造紙、紡織、編織、制繩索、人造棉、麻等纖維提取,單寧、樹膠、栲膠、橡膠、鞣革、膠合板、塑料、增塑劑,墨水、染料、工業(yè)色素,制皂、生漆、油漆、取蠟、酒精、防腐劑,化妝品、美容、美容美發(fā)添加劑等[11]。如笐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枝條可供編織;長圓葉梾木(Cornus oblonga)樹皮含芳香油和丹寧可提取供工業(yè)用;珍珠花(Lyonia ovalifolia)種子含油量18%,可加工美容美發(fā)用品添加劑、高檔肥皂、香皂、油漆添加劑,莖皮還可提取纖維等。
長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區(qū)(甘孜段)具有蜜源價值的灌木植物有39種,以楊柳科、豆科、茶科等科居多,可為蜜蜂等植物提供采蜜原料。如奇花柳(Salix atopantha)、光果烏柳(Salix cyanolimnea)、小墊柳(Salix brachista)等開花美麗,花期較長,可作為蜜源;短柱柃(Eurya brevistyla)花是冬季優(yōu)良蜜源;野拔子(Elsholtzia rugulosa)花繁多且花期長,也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長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區(qū)(甘孜段)具有飼料價值的灌木植物有43種,以楊柳科、豆科、桑科居多,可用于飼養(yǎng)牛、羊及養(yǎng)蠶等。如絲毛柳(Salix luctuosa)葉可作羊、馬等的飼料;異葉榕(Ficus heteromorpha)葉可作豬飼料;興安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幼嫩枝條受各種家畜喜愛等。
長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區(qū)(甘孜段)具有農(nóng)業(yè)育種價值的灌木植物有8種,為木樨科、薔薇科、樺木科植物。如川榛(Corylus heterophylla var.sutchuanensis)是培育理想栽培樹形的良好親本材料;水栒子(Cotoneaster multiflorus)可作栽培蘋果的矮化砧木;長葉女貞(Ligustrum compactum)可作為嫁接繁殖木犀和丁香的砧木等。
長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地區(qū)(甘孜段)灌木植物種類豐富、類型多樣,隨水平和垂直空間變化,科、屬、種數(shù)亦發(fā)生較大改變。研究區(qū)內(nèi)熱量充足,但干旱少雨,部分森林和土壤受人為干擾嚴(yán)重,了解并科學(xué)規(guī)劃、充分利用各類優(yōu)勢灌木植物對當(dāng)?shù)刂脖毁Y源利用和農(nóng)林牧生產(chǎn)開發(fā)有積極的促進(jìn)作用。尤其是可結(jié)合如杜鵑屬、薔薇屬、懸鉤子屬等高山亞高山特有種的觀賞性及部分藥用性,對灌木資源進(jìn)行旅游資源的開發(fā),有利于在提高鄉(xiāng)村旅游水平的同時促進(jìn)鄉(xiāng)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