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芳
小學是培育學生英語素養(yǎng)和自主學習興趣的黃金階段。信息技術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優(yōu)勢極為顯著。教師善于整合信息資源和英語閱讀課程,一是能創(chuàng)設靈動、輕松的教學氣氛,二是有助于開展多樣化的英語閱讀探究活動。為此,教師應當綜合分析英語閱讀語篇和學生實際需求,在閱讀課堂的各環(huán)節(jié)合理引入信息工具和資源,增進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和體驗,強化學生英語思維和學習能力,從而實現(xiàn)信息技術和英語閱讀教學的深融目標。下面結(jié)合實際教學分析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融合的一些策略。
信息技術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最常用的融合手段,就是創(chuàng)設信息化閱讀情境。從情境構建和認知理論來說,學生對英語文本內(nèi)容存在較強的陌生感。教師想要化解這種陌生感,就要采用學生熟悉的或是感興趣的情境素材,以符合學生的感性思維特點,從而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認知理解效率。教師在創(chuàng)設英語信息化閱讀情境時,可以巧妙引入和文本主題有關的歌曲、圖片以及動畫片段等,展示情境素材后,教師可以先擬設話題組織學生討論,營造熱烈的閱讀氣氛,然后拋磚引玉揭示英語文本課題,全面調(diào)動學生的英語閱讀期待,從而達成信息技術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初步融合目的[1]。例如,在教材《Do you like pears?》一課閱讀教學中,教師在導趣環(huán)節(jié)可以在白板屏幕上展示蘋果、梨、橙子、香蕉等水果圖片,然后擬設討論話題:同學們,你能說出這幾種水果的名稱嗎?你最喜歡的水果是什么?請大家和同桌討論分享。在直觀的多媒體圖片帶動下,學生立即展開熱烈討論,兩分鐘后,教師揭示閱讀語篇主題:我們今天研讀的英語文章,就和大家剛才談論的水果話題有關,同學們想不想用流利的英語向伙伴介紹你喜愛的水果呢?學生齊答:想!這樣信息化情境就有效點燃了學生的英語閱讀熱情。緊接著,教師繼續(xù)使用單詞音頻課件,播放每幅水果圖片對應的單詞讀音,幫助學生熟悉“apple、pear、orange、banana”等水果單詞的音、意、形,然后帶領學生正式閱讀教材語篇,主要學習“Do you like…?What about…?”等詢問他人愛好的核心句型,以及“Yes,I do/No,I don’t”等回答方法。在閱讀文本中學習“It tastes good”時,教師可以提問:大家都有自己喜愛的水果,如果別人問你為什么喜歡,你該如何作答呢?有學生搶答:喜歡某個水果一定是因為它吃起來美味,可以用“It tastes good”來回答,這樣學生就全面掌握了英語閱讀文本中的語言要素,發(fā)揮了信息技術的導趣和導讀作用。
傳統(tǒng)小學英語閱讀資源局限在教材課文之內(nèi),無法有效開闊學生眼界,久而久之學生很容易滋生厭倦心理,降低英語閱讀動力。英語繪本是信息技術資源中的重要素材,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也適宜作為閱讀拓展材料使用。英語繪本中基礎詞匯短語的重復率非常高,搭配富有童真童趣的插畫,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閱讀口味。教師在融合信息技術和英語閱讀教學時,應該加強引入多媒體繪本,甄選含有教材課文語言知識的英語繪本,使用信息化投屏工具展示給學生,帶領學生看插畫、讀故事,從而充實英語閱讀資源,提高課文詞匯復現(xiàn)率,帶給學生全新的英語拓展閱讀體驗[2]。例如,教材《My day of the week》一課,本課生詞目標主要是學習周一到周日的英文單詞,核心句型有“What classes do you like?I like…”以及“What day is it today?It’s…”。學 生 初讀教材語篇,大體掌握新單詞和句型后,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英語繪本故事《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這部繪本講述毛毛蟲從星期一到星期日的成長過程,文中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 等單詞復現(xiàn)率非常高。教師在白板屏幕上一幀一幀地展示繪本插畫和文字,向?qū)W生提問:同學們,繪本插畫描繪的是什么情景?學生觀察并闡述后,教師再引導學生精細研讀繪本故事語言,復習繪本中出現(xiàn)的水果和星期單詞。最后,教師重新播放一遍繪本插畫的每一頁,再次發(fā)問:同學們,毛毛蟲在一個星期中,是如何蛻變成一只漂亮蝴蝶的?你能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嗎?發(fā)問后,教師讓學生以小組方式合作探討和復述,幾分鐘后,各組學生匯報毛毛蟲在一星期中每一天吃過的食物、身體的變化。通過多媒體英語繪本的應用,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獲得加強,還積累更多的小動物和自然科學知識。
口語交際是小學英語閱讀課程中的關鍵內(nèi)容。以往教師沿用的口語交際方式比較單一,學生的交際內(nèi)容通常是復述課文內(nèi)容,缺乏靈活運用口語的意識和能力,很難達到預期的閱讀和口語訓練效果。隨著信息技術的蓬勃發(fā)展,各式各樣的英語智能會話軟件不斷涌現(xiàn),例如口語易、騰訊英語君小學版、3E 口語等,這些軟件具有糾正學生口語發(fā)音不準、智能練習等功能,可以實現(xiàn)場景化的英語閱讀交際訓練。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時,應該加強采用智能會話軟件,根據(jù)教材閱讀內(nèi)容,在會話軟件中調(diào)取適宜的交際場景,啟動軟件智能糾錯、保存練習過程等功能,分析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和交際表達能力,有針對性地查缺補漏,從而使學生口語對話更加純熟,增強英語閱讀教學實效[3]。例如,教材《My home》一課閱讀的口語交際環(huán)節(jié),本課的口語要求是讀準bedroom、study、living room、kitchen 等詞,能夠在實際情境中熟練運用核心句型“Is she in the…?Yes,she is”。教師在此環(huán)節(jié)就可以采用智能會話軟件騰訊英語君小學版,在軟件中輸入課文標題,選擇交際對話情景素材播放給學生。智能軟件展示生活情景以及對話人物,人物向?qū)W生提問:Is she in the bedroom?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軟件情景:同學們,對話所指的人物在不在臥室中?學生辨別后正確回答:Yes,she is/No,she isn’t,she is in…。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啟用軟件的口語評測功能,及時糾正學生錯誤、不良的發(fā)音。如,有的學生在交際練習中讀不準“l(fā)iving room”的詞音,軟件會自動進行發(fā)音診斷,播放規(guī)范、標準的詞音,教師再指導學生跟讀,從而提高學生英語發(fā)音精準度和語感,借助信息技術增強小學英語閱讀口語訓練質(zhì)效。
信息技術不單單是教師教學的可靠工具,同樣也是學生英語閱讀學習中的好幫手。信息技術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想要實現(xiàn)深融目標,教師必須延展信息技術的應用空間,為學生創(chuàng)造接觸和應用信息工具的機會。英語屬于學生的第二語言,在研讀語篇時,學生經(jīng)常遭遇生詞難點、不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異等,教師可以借機發(fā)展信息資料搜集活動,向?qū)W生開放多媒體搜索引擎、電子書包等互聯(lián)網(wǎng)工具,指導學生把陌生詞匯、閱讀主題、想要了解的文化關鍵詞等嵌入搜索框,自主篩選和獲取閱讀輔助資料,豐富學生的英語閱讀探究方式,從而培養(yǎng)學生使用信息技術解決英語閱讀問題的習慣和技能[4]。例如,教材《What would like?》一課,課文主要是讓學生學習“ice cream、tea、hamburger、sandwich、salad”等食品和飲品類單詞,以及運用句型“What would like to eat/drink?I like…”進行模擬點餐。閱讀探究涉及中西方飲食文化,教師可以設計一項信息資料搜集任務:同學們,課文中出現(xiàn)的大多是具有西方特色的食物,如果我們在點餐時想要一些中國傳統(tǒng)食物和飲品,該如何表達呢?下面老師會把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開放給大家,請大家4 人一組,自主獲取關于傳統(tǒng)食物和飲品的詞匯。學生合作搜集信息資料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搜索框輸入“中國傳統(tǒng)食物、飲品、英語”等關鍵詞,學生順利查閱到rice dumping(粽子)、steamed bun(饅頭)、twisted cruller(油條)、soybean porridge(豆?jié){)等詞匯。隨后,教師把教材單詞、學生搜集到的課外單詞一齊展示在白板屏幕上,創(chuàng)設模擬點餐情境:同學們,假如大家在一個提供中西方美食的餐廳中,你最想享用白板上哪些食物和飲品呢?請大家5 人一組開展模擬點餐對話練習。這樣通過信息多媒體技術工具的應用,學生英語閱讀理解、手動操作、信息資源整合能力都得到歷練,能充分感知參與英語閱讀探索的樂趣。
小學生在英語閱讀中,記憶力和領悟能力都是偏弱的,一篇英語文本閱讀探究結(jié)束后,教師有必要帶領學生梳理和歸納語篇知識點,用以鞏固學生的閱讀認知。以往,教師在實施英語閱讀歸納時,通常是把生詞、新短語、核心句型依次羅列在黑板上,不但缺乏條理性,學生回顧起來心理壓力也非常大。信息思維導圖是一種新穎的教學總結(jié)工具,基于人類大腦記憶呈放射狀的特點,在英語閱讀的歸納環(huán)節(jié)應用信息思維導圖,有助于條理分明地呈現(xiàn)閱讀文本脈絡[5]。教師在具體應用時,需要根據(jù)英語文本的語言知識量、結(jié)構等,選擇類型合適的信息化思維導圖模板,引導學生梳理英語閱讀課程要點。師生合力完善思維導圖各板塊的知識結(jié)構,起到加深學生閱讀記憶的效用,從而借力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支持,為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成果提質(zhì)增效。例如,在教材《How much is it?》一課閱讀教學中,在實施閱讀總結(jié)時,教師在白板投屏上展示一張樹狀思維導圖的空白模板,模板兩個主分支排頭寫單詞、句子,單詞再分裂出顏色、價格兩個小分支。接下來,教師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回顧閱讀語言知識:同學們,本節(jié)閱讀課大家吸納到哪些新單詞?學生:colorful、pretty、cheap、expensive。教師追問:哪些單詞是形容衣服顏色的、哪些是形容價格的?學生思考后回答:colorful 和pretty 形容衣服顏色,cheap 和expensive 形容衣服價格。教師認同后將單詞分別填寫到信息思維導圖的對應分支中。隨后,教師指著自己的衣服提出問句:How much is it?學生作出不同的回答:It’s cheap/expensive。教師贊道:Very good!并將問句和答語填寫到思維導圖的句子分支下方,教師將完善后的信息思維導圖上傳到英語學習群或云空間中,供學生課下自主下載和復習,這樣學生就輕松完成英語閱讀語篇知識點的梳理歸納。
總而言之,教師大力推進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和信息技術的融合,不但能夠切實激發(fā)學生參與英語閱讀的主動性,也能創(chuàng)新單一的英語閱讀探究方式,關注學生能力和個性品質(zhì)的發(fā)展。教師在整合信息技術與英語閱讀課程時,應該深耕信息技術資源,創(chuàng)設英語閱讀信息化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期待,引入多媒體繪本,開闊學生英語閱讀視野,采用智能會話軟件,提高學生英語閱讀和交際表達能力,同時指導學生自主應用信息工具搜集閱讀資料,在閱讀總結(jié)環(huán)節(jié)介入信息化思維導圖,從而助力英語閱讀教學質(zhì)量產(chǎn)生飛躍,彰顯信息技術的融合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