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
學習任務群將任務作為教學的導向標,通過學習項目引導學生學習課程內容,著重關注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以學習任務學推進單元教學,鍛煉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一、單篇精讀結合群文閱讀
單元教學并不只關注一篇課文,而是將單元內所有具有聯(lián)系的課文放在一起,在單元閱讀教學時讓學生閱讀課文,結合閱讀獲取的信息,確定文章的主線。閱讀單元文章時,教師會布置任務,引導學生研究課文內容,發(fā)現(xiàn)單元中文章存在的共性。學生在全文閱讀中可以通過橫向比較,同時對單篇課文進行深度閱讀,增加對課文內容的了解程度。
以部編版高一上冊第一單元為例,在本單元中給出的作品均以抒發(fā)青春情懷為主,這是單元課文的共性。在單元課文閱讀中,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賞析,對人生進行思考。學生在作品閱讀與賞鑒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單元課文時,讓學生對單元中的詩歌作品進行橫向對比,研究詩歌語言和意象等方法的表現(xiàn)效果,讓學生通過對詩歌表現(xiàn)方法的研究,發(fā)現(xiàn)文章蘊含的情感和意愿,感受不同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格。在本單元五首詩歌雖然題材相同,但風格各異,詩人在作品創(chuàng)作時喜歡通過意象方式進行情感表達。教師讓學生對單元中詩歌所用的寫作方法進行分析,要求學生尋找詩歌作品中使用的意象,對意象特點進行歸納。學生在教師要求下,對《沁園春·長沙》進行作品分析,查找作品創(chuàng)作者的生平簡介,對《沁園春·長沙》寫作背景進行梳理。結合毛澤東青年時期的經歷,立足我黨革命時期發(fā)展情況,理解毛澤東想要表達的意境和主旨。
二、以提問增加師生互動頻次
在單元教學中選擇學習任務群的方法,提高課堂中師生互動的頻度,使學生可以參與到單元課文的學習中。教師以問題作為師生互動的手段,通過課堂氛圍的渲染,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內容。教師在學生專注于課文內容時,向學生提出學習任務,讓學生在任務驅動下查詢資料,閱讀課文并進行作品的賞析。在學生處理學習任務時,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問題,快速確定任務處理的方向。
比如在部編版高一上冊第二單元,教師詢問學生單元課文作品類型,要求學生各篇文章的典型事件進行深度挖掘,讓學生說出作者通過事件體現(xiàn)的態(tài)度和立場。學生按照教師給出的學習任務閱讀單元課程內容,對作品類型進行歸納,通過對單元各篇文章的閱讀,推測作者的態(tài)度。
教師在單元教學中以學習任務學為提高課程教學效率的手段,基于高中生思維品質提升需求,給出合理的設計方案。學生在單元課文的學習中可以更高效率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有助于學生良好思維品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