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
作為一個齊魯人,我從來沒有想到,詩仙李白——這個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男人,居然會在離我不遠(yuǎn)的徂徠山隱居了六年!徂徠山離我居住的泰山不遠(yuǎn),準(zhǔn)確地說,相距不過二十來公里。
開元二十四年,李白打馬來到這里,看到山清水秀,疊嶂層巒,動了隱居的念頭。開元二十八年,他把妻兒安頓在兗州,自己來到徂徠山,正式隱居下來。那年,他四十歲,徂徠山正值秋日。紅葉漫舞,黃葉飄零,一道白練在紅紅黃黃中飛流直下,讓見過無數(shù)大山大川的李白十分驚嘆。他選擇了在山前的竹溪安頓下來。在這里,他結(jié)識了孔巢父、韓準(zhǔn)、陶沔、張叔明等一干志同道合的朋友,成天吟詩唱和,品茗論道,世稱他們?yōu)椤爸裣荨薄?/p>
李白的籍貫?zāi)壳捌毡檎J(rèn)為是中亞的“碎葉城”,那是一片挺荒涼的地方。武周覆滅,中宗復(fù)位后,李白家族趁亂遷到蜀地,扎下根來。李白在那里讀書練劍,等走出蜀地時,已是一位星眸皓齒、心懷天下的青年。他漫游到安陸一帶,在那里成了家,成了一位好丈夫,好父親。妻子許氏死后,李白將子女寄于任城叔父那里,自己來到徂徠山,開始了隱居生涯。說到底,七尺男兒,當(dāng)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李白也是這么想的(他的詩文中可略見一斑)。他雖隱居徂徠山,我懷疑那顆逍遙于青山綠水的心并不那么平靜。他并不滿足于寫寫詩文,游游逛逛。生活太愜意了,而人生短促,眼看王維等人平步青云,大展宏圖,滿腹經(jīng)綸的他會多不甘心呢!也許,他只是在默默地等待機(jī)會,說不定唐玄宗再一次封禪泰山,他正好可以覲見,直達(dá)天庭。
我這樣替李白想著,一邊翻看著這期間他的詩作,發(fā)現(xiàn)李白真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性情中人,可以說,如孩子一般純真,率性。那些飄逸的詩作顯示著他的曠世才情,而詩作里也可以管窺他當(dāng)時的生活。我們不妨來拈幾首:“韓生信英彥,裴子含清真。孔侯復(fù)秀出,俱與云霞親。峻節(jié)凌遠(yuǎn)松,同衾臥盤石。斧冰嗽寒泉,三子同二屐……”(《送韓準(zhǔn)裴政孔巢父還山》)真難以想象,幾個人在一塊大石頭上蓋同一床被子,還穿同一雙鞋子。看來,友情一旦進(jìn)入心田,李白是一點兒也不講究的。有不識相的儒生老頭子嘲笑李白,他毫不客氣地寫了一首詩回?fù)簦骸皢栆越?jīng)濟(jì)策,茫如墜煙霧。足著遠(yuǎn)游履,首戴方山巾。緩步從直道,未行先起塵……”(《嘲魯叟》)一個假模假樣又愚蠢不自知的儒生老頭一下子到了眼前,叫人忍俊不禁,可見李白嘴皮子和筆桿子同樣厲害。山東的夏天是相當(dāng)悶熱的,雖沒有現(xiàn)在的尾氣等污染,恐怕也得三十幾度。李白他們脫了衣裳,裸著身子在山林中走來走去,完全把徂徠山當(dāng)成自己家。
李白也許天生與山東有緣分,他的很多親友都在山東做官:六叔在任城當(dāng)縣令,兄長在中都(今汶上)當(dāng)縣令,族弟李凝在單父(今單縣)當(dāng)主簿,從祖在濟(jì)南當(dāng)太守,近世族祖李輔在魯郡(今兗州)當(dāng)都督……也可以說,李白的岳父去世后,是山東的親友將他從安陸召喚而來。李白在這里不缺吃,不缺穿,還有好山好水相看,并有一幫好朋友。
742 年,也就是李白隱居徂徠山的第二年,他來到泰山。當(dāng)時正是春季,百花怒放,綠意蔥蘢,興奮的李白看到泰山龍蟠于齊魯,吞云吐霧,玉皇頂直插霄漢,他一下為泰山寫了六首詩。
平心而論,這些詩是相當(dāng)不錯的,現(xiàn)實與想象相結(jié)合,風(fēng)流,恣意。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兩年之前,崇拜他的杜甫就來到泰山,一番凝望之后,寫了一首《望岳》,力壓李白六首。后來,杜甫拿出《望岳》給李白看時,李白也深為折服。
此時,杜甫和李白并沒什么交集。杜甫的父親在兗州任司馬,卻在741 年去世了,杜甫只好回到洛陽生活。他從小由姑母撫養(yǎng)長大,姑母年老了,他便來給她盡孝。
李白以徂徠山為中心,將齊魯大地游了個遍。有一個小吏,十分崇拜李白,李白行經(jīng)汶上時,小吏專門提了兩條大魚和一斗酒非要宴請李白。李白很感動,讓廚子把魚燉了,又點了幾個菜,兩個人喝得不亦樂乎,云里霧里。在兗州,李白經(jīng)常去賀蘭氏酒樓,酒樓的老板娘賀蘭氏也喜愛李白的詩歌,干脆免了李白的一切用度,讓他日日空占一張椅子。愜意的詩酒生活外,李白也留心身邊的風(fēng)光,他發(fā)現(xiàn)魯?shù)氐呐雍苊溃骸棒斉畺|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清香隨風(fēng)發(fā),落日好鳥歸。愿為東南枝,低舉拂羅衣。無由一攀折,引領(lǐng)望金扉?!彼K于獲得一位女子的芳心,女子為他生了一個兒子頗黎。
李白在溫柔鄉(xiāng)和酒鄉(xiāng)纏綿得一塌糊涂時,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和賀知章聯(lián)袂向唐玄宗舉薦他,一紙詔令,李白被召去長安。李白像被北風(fēng)一澆,一下清醒過來,接著,欣喜欲狂。隱居徂徠山,不就是以退為進(jìn)嗎?蒼天終于開眼了,他李白將要鯤鵬展翅,直上九霄。
如果沒有山東,是否會有李白的長安之行?我表示懷疑。山東的山水滋養(yǎng)著李白,這片亙古如斯的土地給了他太多的靈感和情感。一山一水,一人一物,無形地進(jìn)入李白的血液,使他舉手投足,都脫不開一絲豪情和壯氣。這正是山東人的性情,而李白也覺得自己是一個山東人。這似乎成為當(dāng)時乃至后世很多人的共識。比如《舊唐書》中就記載:“李白,山東人?!倍鸥σ灿性姡骸敖鼇砗?nèi)為長句,汝與山東李白好?!痹≡凇抖啪怪尽返男蛑幸舱f“山東人李白”。李白,是山東人的驕傲,為山東的文化史平添了一絲飄逸之仙氣。
李白西去長安,做了“翰林待詔”。有吩咐的時候就寫寫詩,沒吩咐的時候便醉眠酒家,酣歌長嘯。整個長安城都知道他的大名,天子呼來不上船,讓高力士脫靴,貴妃研墨……別人不敢做的事兒他全做了,別人沒有享受的他也都享受了。長安三年,真可謂快意無限,風(fēng)光無限。然而,他的理想畢竟是要“安社稷,濟(jì)黎庶”,而不是只寫寫宮廷詩,陪皇帝娛樂娛樂,他的胸中,有太多經(jīng)綸沒有使用,太多思想未被實踐。時間一久,李白對這種眾人捧、官宦嫉的生活產(chǎn)生了厭倦,不禁回想起從前無憂無慮的日子。他上書懇請皇帝讓自己歸去。而唐玄宗,在高力士等人的日夜鼓噪下,也對李白漸漸不滿,于是,李白順理成章地“賜金放還”。
李白來到洛陽。杜甫聽說后,萬分激動,也許還有幾分緊張。李白的詩名早已遍天下,而杜甫自己,雖然下筆如有神,自覺比揚(yáng)雄曹植還牛,但李白可是被稱為“謫仙人”啊,那些權(quán)貴顯宦都被他視如糞土。杜甫忐忑赴約。見面后,他發(fā)現(xiàn)李白穿著一身道袍,樸實無華,卻顯得卓爾不群。兩人談?wù)撈饡r事,又討論起詩歌,很快,兩人都覺得對方是自己前世的知己,只恨夜太短,話太長。
我總認(rèn)為,詩仙與詩圣的相逢,是命中注定的。唐朝一共兩千多位詩人,流傳下來的詩歌近五萬首,可是,如果少了天上人間兩位仙圣的相會,該是多么無聊、無趣?。∧敲炊嘣娙?,生活在那個萬邦來朝、八方來儀的時代,挨挨擠擠,你唱我和。聞一多形容李杜二人的相逢是青天里太陽與月亮走碰了頭,一點兒不假。他倆一見,從此天地失了顏色,人間的詩歌都黯了下去,兩人走向了中國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頂峰。
李白與杜甫成了掏心掏肺的弟兄,兩人在洛陽游玩還不盡興,又?jǐn)y手來到梁宋一帶,繼續(xù)“方期拾瑤草”的美好時光。在這里,他們遇見另一位詩人高適,高適的邊塞詩很有名,劍法和武功也挺高。三個人意氣相投,上演了一出詩人的盛宴。
然而,時光在前進(jìn),不知不覺,秋天到了,黃葉飄飛,萬物開始蕭條。幾個人約定天氣轉(zhuǎn)寒之前,再到李白的“家鄉(xiāng)”兗州相聚。
這個李白,真的把山東當(dāng)成家鄉(xiāng),從他736 年來到山東,一直待了二十多年。人生中最壯美的階段都被山東擁有了,兒子也在山東出生,李白對山東,自然而然有著家鄉(xiāng)般的親切感和依賴感。
杜甫和李白分開沒多久,就深深地思念起他來。妻子楊氏大概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心中住了另一個男子,這個男子,成了她之外杜甫最放在心上的人,“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男人之間的這種情感妻子們也許很少會懂。只有在另一個理解自己、珍視自己的男人面前,這個男人才會真正打開自己,回歸生命本初。他不必再扮演妻子心中的大山,雖憂苦而獨自撐著堅強(qiáng)的肩膀,也不必為了討妻子的歡心而說出言不由衷的話語。詩歌就是李白與杜甫之間的媒介,何況,兩人對社會和人生也有著相似的看法。人以群分,短短的時間里,兩人親同手足。這種情感,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完全是兩人氣息相投所致。
也許上蒼看他們高山流水,情比金堅,終于發(fā)了慈悲,第二年,兩個人又在山東碰面了。
這時,李白已經(jīng)是正式的道教徒,更加出塵、灑脫。李白與杜甫見面之后,十分高興,兩人一起游玩濟(jì)南“華不注”、曲阜和鄒縣。之后,兩人一起去一個異常偏僻的地方拜訪范居士。走遍大江南北都不迷路的李白居然在此迷路了,衣裳都被荊棘掛破,還沾了滿滿的蒼耳——大概蒼耳也想沾一沾他身上的仙氣吧——以至于范居士一看到李白,哈哈大笑,把著他的胳膊問:這是誰呀?說罷,就擺出最時鮮的蔬果,掃去他們旅途的狼狽困頓。幾個人談笑風(fēng)生,吟詩作賦,好不快活。寫到此,不由羨慕起古人的雅致生活來——即使身處偏遠(yuǎn),也有著賞花吟詩的志趣與素養(yǎng),不像我等,雖也是游山玩水,卻走馬觀花,作詩就不提了,心也夠不上寧靜。兩人從范居士那里回來,又去齊州拜訪了李邕。李邕曾經(jīng)救過一個“勇婦”,這個婦女因為丈夫被殺,十分悲憤,竟然手刃仇敵,為夫報了仇。李邕被她的精神感動,向朝廷求情,救下了她。李白是很崇尚這種任俠精神的,也十分佩服李邕,寫了一首《東海有勇婦》,狠狠地夸贊了他,說他“舍罪警風(fēng)俗,流芳播滄瀛”。可以想見,三個有才華的人相談甚歡,必定又是一通豪飲,酩酊大醉。
李白與杜甫就這樣整日黏在一起,每時每刻都不想分開。杜甫后來寫了首詩,回憶他們當(dāng)時的情景:“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眱蓚€大老爺們喝得一塌糊涂后,在一個被窩里躺下,你蹬著我的腿,我壓著你的胳膊,噴出的氣息吹到對方臉上。沒醉的時候,兩人就拉著手一起行走。此等情誼,真是讓人羨慕,感動。都說文人相輕,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仙和詩圣卻好到不分彼此,確實值得后輩學(xué)習(xí),也可以證明,相輕,其實是因為自卑。但凡高大如山的人,絕不會有心思去睥睨別人,因為只想著往高處攀登,求得更大進(jìn)步。杜甫和李白的相識相知相惜,成為文壇上的佳話,至今詠唱不斷。
可是,再深的情意也擋不住離別,這年秋天,杜甫要西去長安,再求功名,李白在魯郡東的石門為他餞行。石門敦厚,水波翻涌,詩人心里也是一片難過、不舍。李白寫了一首《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醉別復(fù)幾日,登臨遍池臺。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yuǎn),且盡手中杯!”從此,兩人將踏上各自的旅途,將像飄蓬那樣,不知飄到何處,先把手中的這杯酒干了吧!在李白心里,兩人必定還是會相逢的,因為那年他不過四十五歲,杜甫也僅僅三十四歲,未來還有大把的好時光等著他們。杜甫也是眼淚汪汪,憂傷在目。他對李白這個兄長,充滿了仰慕和敬愛,他多么想永遠(yuǎn)在他身邊??!可是,還有前途等著他,還有妻小在眼巴巴望著他。他也寫了一首詩贈李白:“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yáng)跋扈為誰雄。”在這首詩中,他透徹地理解著李白,知道他是赤子情懷,仙丹美酒就是他之所愛,他的性情,是那么率真、灑脫。世間幾人比得上呢?兩人就在依依不舍中分別了,他們都以為,這不過是一次短暫的別離。然而,造化弄人,未來的多少年里,因為時局等各種原因,這兩位相親相愛的弟兄,竟再沒有見過一次面。
杜甫去長安求取功名,李白則繼續(xù)留在魯郡,享受一番家庭生活,順便游逛游逛。在魯郡,李白生了一場病。他臥在病榻,想起上次與杜甫密游的光景,愈加覺得自己形單影只。心一下子空了,雖說妻兒知冷知熱,但那個知音杜甫卻如飛鴻,一下子飛遠(yuǎn)了。李白對杜甫充滿了思念,提筆寫下一首《沙丘城下寄杜甫》:“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fù)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這就是在說,杜甫,我對你的思念,你聽到了嗎?我飲著魯?shù)氐木?,你不在,酒也沒那樣的美味了;我聽著齊地的歌,那么動聽,可我只聽出了深深的感傷。兄弟呀,你在哪里呢?我李白,可是萬分地想念你?。≡诶畎自娮髦?,像這樣直白表達(dá)深切思念的,可不算多。
杜甫呢,此時正在長安城里汲汲求取功名,試圖通過應(yīng)試改變命運(yùn),實現(xiàn)“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理想。
然而,現(xiàn)實卻給了他無情的一擊,又一擊。先是一貫支援他的父親去世,杜甫沒了經(jīng)濟(jì)來源。之前,杜甫一直靠父輩援助,過著壯游天下、衣食無憂的公子生活。這下,他只好靠留下的幾畝薄田吃老本過活了。在長安顯宦圈中往來,是需要很大花銷的,很快,杜甫就把老本耗光了,而他那年參加唐玄宗親自發(fā)起的治舉考試,也因宰相李林甫弄權(quán)落榜了,他一下子落魄下來,從此開始了山體滑坡似的貧瘠可憐生活。他寫道:“饑臥動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聯(lián)百結(jié)。”自己經(jīng)常一餓就是十幾天,身上穿的短衣都是碎布綴成的。天寶十二載,他又寫了一首詩呼慘:“有儒愁餓死,早晚報平津?!币馑际亲约赫娴目煲I死了。
在這樣困蹇的生活中,李白也占據(jù)著杜甫的心田。他忘不了李白,忘不了和他同游的美好時光。他日夜想著李白的形象,想起他嗜酒如命,經(jīng)常爛醉如泥,提筆寫下《飲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睂⒗畎酌枥L得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后來,李白隱居時的好友孔巢父離開長安,打算回山,杜甫忙不迭地為他餞行,讓他將情意傳達(dá)給李白?!端涂壮哺钢x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末二句寫道:“南尋禹穴見李白,道甫問訊今何如?”讓孔巢父給李白帶話,說自己想他想得快要瘋了。
遲遲得不到李白的回信,而李白在杜甫的心里翻來覆去,總是放不下。杜甫一次次摩挲著李白的詩歌,一句一句品咂著。見詩如面,他仿佛又見到了那個瀟灑自若、純真可愛的李白,提筆寫道:“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崩畎资侵粮邿o上的,誰(包括自己)也永遠(yuǎn)及不上他,在李白面前,杜甫愿意低到塵埃里。李白就像一座南迦巴瓦峰,越在困拮之中,越成為杜甫久久的仰望。他們那段神仙日子,是他一生的慰藉。在寒冷的冬天,杜甫呵著手,寫下《冬日有懷李白》:“寂寞書齋里,終朝獨爾思。更尋嘉樹傳,不忘角弓詩。短褐風(fēng)霜入,還丹日月遲。未因乘興去,空有鹿門期?!彼闫饋?,他和李白有多久沒有見面了?自己多希望和他一起隱居鹿門,從此逍遙于世間,優(yōu)哉游哉。不過,這只是他的一個愿望罷了。李白十分喜歡仙丹,杜甫也跟著喜歡,并和他一起實驗。不得不說,杜甫幾乎要被李白同化了。杜甫就這樣聲聲呼喚著李白,像長空中一只天鵝對另一只天鵝的切切之喚。
而李白,這時已離開在山東的家,去往嵩山尋找元丹丘,兩人一起修仙問道。仕途的不如意,讓李白更加沉溺道教。然而仙丹并不能真正撫慰李白的心懷,喝得爛醉如泥的他有時還會想起長安得意的人上人生活,他再次端起酒杯。誰知,舉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還有那個杜甫,這些年來,過得如何呢?好久沒他的消息了。離開嵩山,李白又到了幽州、宣城、揚(yáng)州、金陵等地,開始了他再一次的漫游。
齊魯?shù)募依锇舶卜€(wěn)穩(wěn)的,李白怎么舍得離開呢?說到底,李白是浪子性格,又心懷遠(yuǎn)大,家庭的羈絆很少成為他的阻礙。并不是說他不愛家庭,不愛妻小,只是在他的思維觀念里,好男兒志在四方,生就一雙腿,手上一支筆,胸中萬千經(jīng)綸,總得有個用武之地。在漫游中,李白可以不斷接觸新的風(fēng)景,新的人,也可以尋找更多的人生機(jī)會。這種觀念就曾深深感染過梁宋同游的高適。那次分別后,高適就決心換一種活法,便到楚地去了。
杜甫的景況日下,不知不覺,已在長安待了十個年頭。剛?cè)ラL安的時候,他志在宰輔,但現(xiàn)實卻十分殘酷,第十年,他才得到了河西縣尉的任命。那個地方遠(yuǎn)在云南,而且是個九品小官。杜甫沒有去赴任。他又被改任右衛(wèi)率府兵曹參軍,這是一個負(fù)責(zé)管理門禁鎖鑰和看守兵甲器杖的從八品小官。杜甫十分無奈。后來,他終于決定離開長安這個傷心之地。長安,居大不安哪!
那時候,杜甫已經(jīng)四十四歲了。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已不再,他空無所有。
李白和杜甫二人也許不會想到,強(qiáng)大的唐王朝居然會有“安史之亂”。
都怪那個任用奸佞的皇帝李隆基,將大好江山摔了個稀碎。安祿山口蜜腹劍,對皇帝一遍遍說著忠心無二的話,背后卻藏了壞水,打算撼動國本。那時,李白正在當(dāng)涂,杜甫正在去往奉先的路上。李白趕緊將子女接到當(dāng)涂,又前往宋城接他最后一個也是最理解他的妻子宗氏。而杜甫,到了奉先,卻經(jīng)歷了人生之大慟:小兒子被活活餓死了。我不知道四十四歲的杜甫,看到那一幕場景,該是多么痛心疾首。這不僅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大唐的悲劇。盛世時代,是很少餓死人的,而自己的至親骨肉,卻生生因沒有食物而死去,看來,唐朝也要徹底完蛋了。杜甫悲痛欲絕。之后,他不小心誤入叛軍,又想法逃了出來,投奔了唐肅宗。唐肅宗給了他一個左拾遺的位置,也是從八品。杜甫感激涕零。可以說,這是他這輩子當(dāng)過的最大的官了。此后,杜甫一路滑坡,跑到成都,蓋了茅屋,又到了岳陽、衡州。最后三年,他一直在船上生活,貧病交加。他五天沒有吃飯,耒陽聶縣令命人給他送來了酒和肉,杜甫美美地吃了一頓后,就死去了,結(jié)束了五十九年的生命。
李白呢,安史之亂爆發(fā)后,加入永王幕府,成了謀士。李白一心以為自己的遠(yuǎn)大志向就要實現(xiàn)了,誰知道,永王是叛軍,很快被打敗,李白也被流放夜郎。
杜甫聽說李白被流放,萬分擔(dān)心,寫了一首詩《天末懷李白》:“涼風(fēng)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dá),魑魅喜人過。應(yīng)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彼麍孕爬畎资窃┩鞯模X得別人就是嫉妒李白,嫉妒他的風(fēng)神和文章。不得不說,杜甫真的是十分熱愛李白,即使他有污點,自己也不相信。像李白這么率真的人,怎么可能是“叛賊”呢?他忘記了,李白也有著自己一貫的遠(yuǎn)大理想,像他一樣。得不到李白的消息,杜甫日夜難安,李白時時出現(xiàn)在他的夢中,杜甫又寫了兩首情真意切的詩——《夢李白(其一)》:“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址瞧缴?,路遠(yuǎn)不可測?;陙項魅~青,魂返關(guān)塞黑。君今在羅網(wǎng),何以有羽翼。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水深波浪闊,無使皎龍得?!本渚渫嘎吨P(guān)心和惦念。李白在那孤寂的途中,要是讀到他的摯友杜甫的這幾首詩,該會多么欣慰啊!不久,杜甫又寫了一首:“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江湖多風(fēng)波,舟楫恐失墜。出門搔白首,若負(fù)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云網(wǎng)恢恢,將老身反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鼻樯钜馇校薏坏米约捍畎资茏?。這是多么偉大的情意,超越了世間常人。在這首詩中,杜甫對李白作出了一個十分準(zhǔn)確的定論:“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彼?,李白的詩將流傳千古。也正因此,他格外熱愛他,崇敬他,他愿他的生活與詩名一樣,高貴、風(fēng)華,不受到世間的種種折磨與苦難。
這一對兄弟,就這樣陷入了人生的絕境,又惺惺相惜。不由憎恨起人生的多舛。上帝為什么在賜予一個人才華的同時,卻令他遭受那樣的磨難呢?
李白遇赦之后,流落到江南的金陵一帶,窮困潦倒,靠人賑濟(jì)為生。那些散盡千金,仗劍行俠,詩酒談笑的日子哪去了呢?杜甫哪去了呢?山高路遠(yuǎn),鴻雁難傳。后來,李白寄居于當(dāng)涂,精神失常,病臥而死,享年六十二歲。
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和現(xiàn)實主義詩人,就這樣隕落了。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李白留下的近千首詩文中,涉及齊魯?shù)慕咏?80 首,占其詩文總數(shù)的18%。公元736年,李白遷居山東,開始在山東定居。公元756 年即“安史之亂”的第二年春天,李白為了避難,又遷居江南,托武諤到山東將子女接往南方,結(jié)束了在山東的寄居生活。算起來,李白在山東生活約20 年。在山東寓居期間,李白曾遍游名山大川,探訪名勝古跡,到過今濟(jì)南、德州、泰安、平原、博平、兗州、曲阜、鄒城、濟(jì)寧、金鄉(xiāng)、汶上、單縣、巨野、蘭陵等十幾個縣市。杜甫呢,也為山東留下了8 首詩,其中《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迸c《陪李北海宴歷下亭》句“海右此亭古,濟(jì)南名士多”成為描寫齊魯勝地的千古名片,為齊魯?shù)奈幕聵I(yè)做出了極大貢獻(xiàn)。而兩人又都有親戚在山東,可以說,他們都是與山東有緣之人,山東給予他們的,也是一生中最美好愜意的時光。
愿李杜二人靈魂有知,在天上仍是相親相愛的好友,可以詩酒花月,毫無牽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