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榮里
我們崇拜雄偉的東西,諸如老虎和雄獅。獅子這東西,和龍不一樣,現(xiàn)實中有,又稱百獸之王,尊貴之容勝過老虎,讓人見而生畏。南北方氣候不同,舞獅子的風(fēng)格也不一樣。那一年去浮梁,看到縣衙里的石獅子和瑤里街面上的石獅子還是不同。衙門里的石獅子威風(fēng)凜凜,街面上的石獅子就多了些煙火氣。北方的石獅子和南方的石獅子,就像北方人和南方人一樣,剛毅與柔和相別明顯,這大概是南北方的石匠雕刻氣質(zhì)不同的原因。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想想四季如春的冬天,南方的石獅子,如果張牙舞爪,也配不上這天然的景色;北方的石匠在寒風(fēng)中雕刻石獅子,心情該是多么悲壯,不把石獅子雕刻成一個魔王的樣子,心胸難以達成穿越江海的氣度。南方以南和北方以北,人的性格還是有很大的不同,不承認這種文化的差異是不行的。
一個人性格的形成,與地域關(guān)系很大。人人都想穿越時空,但人人都在時空里生長。
氣候的變化會影響一個人的心情,長期環(huán)境影響會改變一個人的膚色。
有一年到東非大地上調(diào)研,看到中國員工臉面被太陽曬得比黑人差不了哪去,長期性的習(xí)慣會養(yǎng)成一種文化,這是自然的事情。這種文化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而人容易對這些渾然不覺。
其實,人的優(yōu)勢就是劣勢。剛烈是一種美,剛烈到時常決絕就是一種遺憾了;柔弱是一種風(fēng)格,柔弱到被人時時欺凌,也不是一種好現(xiàn)象。竊以為,北方人要到南方去走一走,南方人要到北方去看一看,文化的雜糅容易讓一個人豐富完善起來。這個世界用哲學(xué)家的話說“怎么著都行”,人的面前擺著可供選擇的千百條道路,南北方文化的雜糅可以讓人改變很多認知。東部西部的文化交融,何嘗不是這樣呢?
我看過安塞腰鼓里融進了黃河跌宕的氣息,也從江浙滬的茶道里感受到了江南文化的綿長。邊疆作家的單純值得贊美,大學(xué)教授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淵博,也值得每個人思考。
文化這東西,唯有交融才能成其大,成其雄渾。一個人讀萬卷書真不如行萬里路,紙上得來終覺淺,有時在文化的交流里,能摩擦出思想的火花來。這樣的感受我時常會有,我在讓詩友們廣泛涉獵各類著作之余,鼓勵他們四處走一走。
北方春天里的薺菜與苦菜,能帶來大地的氣息。我在南方一次吃過八個艾葉糍粑,滑潤爽口,真乃人間美味。
北方的艾葉味道濃烈,艾葉糕做出來味道沖,南方的艾葉糍粑,一入口,就俘虜了你的味覺。想想南宋時,來自北方的文人墨客成為推崇偏安一隅的自甘墮落者,與這種口食之物的滿足欲不無關(guān)系。
我時常咂摸艾葉糍粑的味道,問做法,是將新鮮艾葉切碎、瀝去苦汁,與糯米糅合在一起,團成團,蒸出來,有講究的食客,還會放入芝麻等物,隨各人口味?;蚓G或黑之圓潤之貌,看上去就像一個自謙柔和者的眼光,滿含令人喜愛之色??诟薪^佳,又屬真正的綠色食品,還帶有古色古韻之氣,讓人想起人與自然、歷史往事。這樣的美食,對食客自是唯美享受。
南方的石獅子,有的在文物古跡之中,有的在市井門扉之間,看上去,沒有了猙獰之色,倒有不少和緩之意。這些石獅子,有的身上布滿青苔,響應(yīng)著南方的濕意;北方的石獅子風(fēng)化嚴重,有的會像一位缺牙少眉的老者,敘述著風(fēng)霜的殘酷??匆谎勰戏降氖{子,想一想南北方古圣先賢們的遺存,你會生出很多感慨!南北方文化,豈是一個“山水文化”所能涵蓋的?!南方以南的南,和北方以北的北,又該是怎樣的差異?一個人一生不可能走遍全球,但在行走中,感受這種文化的差異性,也是人生的另一種品味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