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偉
20世紀3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斜橋路(今吳江路)是條鬧中取靜的小街。這一帶既有成片的石庫門里弄,也坐落著不少花園住宅,還有各種小店鋪。當年,馬克思巨著《資本論》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就在此問世,并經(jīng)歷了驚險。
一
1928年1月,郭大力由上海抵達杭州。正值寒冬,西子湖畔游人十分稀少。在寂靜的岸邊,他匆匆地走著,并陷入沉思之中。
數(shù)月前,郭大力在上海大夏大學哲學系畢業(yè),到當?shù)匾凰袑W執(zhí)教,誰知好景不長,快放寒假時莫名其妙被解聘。他原欲返贛南去探望年邁的父母,卻無旅資,不得不暫時打消回鄉(xiāng)念頭。他想清靜地讀書,聽同學說杭州的大佛寺是個好去處,就乘火車來了。他從靠近斷橋的一處石階拾級而上,步行不到兩分鐘,便看見隱匿于寶石山南麓的年久失修的大佛寺。因曾逢戰(zhàn)亂,大佛寺內僧人零落,香火蕭條;寺院四周仍古木參天,曲徑通幽,這里顯然是個適合讀書的地方。
此刻,一位留守的老僧踱過來,見郭大力站立許久,便雙手合十問道:“施主來自何方?”
郭大力說:“我從上海過來。想在這里借住一些日子,靜心讀書,不知可否?”
老僧點了頭:“還有一間僧舍空著,施主可隨老衲過去?!?/p>
穿過破敗的長廊,來到一間僧舍門前,郭大力往里一瞧:板壁漏風,半扇窗也掉了。他略作思忖,決定住下,遂將口袋里僅有的一點錢交給老僧:“我不能白住。錢雖很少,卻是心意?!?/p>
老僧再次雙手合十,口中連聲念著:“阿彌陀佛……”
郭大力用報紙糊住板壁裂縫,找來舊木板遮住半個空窗框,安頓好了一切。他曾在上海書攤買到一本英文版《資本論》,落腳后便埋頭研讀。
《資本論》在世界經(jīng)濟學說史、哲學史和社會主義學說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郭大力知道,把這部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全部翻譯出版,很早即為中國革命先驅的熱切期望,進步知識分子也做過努力。1912年10月,孫中山在上海中國社會黨總部發(fā)表題為《社會主義之發(fā)生與派別》的演講,高度評價馬克思寫作《資本論》的貢獻,他指出:“有德國麥克司(按即馬克思)所出,苦心孤詣,研究資本問題,垂三十年之久,著為《資本論》一書,發(fā)闡真理,不遺余力,而無條理之學說,遂成為有統(tǒng)系之學理。”他還樂觀地預言:“實行社會主義之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養(yǎng),分業(yè)操作,各得其所?!?920年9月,上海新青年社出版李漢俊翻譯、德國馬爾西原著的《馬格斯<資本論>入門》。1922年6月,建黨初期的人民出版社在上海出版李漢俊翻譯的《<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版序言》,其中介紹了《資本論》研究的內容、方法等。1924年秋,郭沫若從日本歸國,打算花五年時間翻譯《資本論》,“覺得如果能為譯完《資本論》而死,要算一種光榮的死”;然而,因《資本論》篇幅浩瀚,在白色恐怖之下出版商怕承擔風險,他多年未能如愿。在大佛寺的青油燈下,郭大力捧著《資本論》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攤開稿紙寫下“資本論”三字,下決心要進行翻譯,以使更多人沐浴真理之光。
這天中午,大佛寺又來了一個學生模樣的男子?!跋喾旰伪卦嘧R”,郭大力在寺院邂逅此人,便寒暄起來。原來,來者名叫王亞南,系湖北人,在武昌中華大學教育系畢業(yè)后謀職未成,投身北伐軍做政治教員,孰料蔣介石、汪精衛(wèi)很快公開背叛革命,他憤然辭職抵達上海,因工作難覓,便來杭州欲創(chuàng)作小說掙稿費維持生計。共同的遭遇使兩位萍水相逢的青年一見如故,因寺內已無空房,郭大力誠邀王亞南同住一室。經(jīng)過幾次促膝長談,彼此志趣相投,成為好友。
有一次,兩人一起散步,觀賞湖光山色。王亞南邊走邊說:“我正在思考,如何知曉變革社會的救國之道。”
郭大力接過話題:“我正在研讀馬克思的《資本論》。這部巨著以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作為指導,通過深刻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使唯物史觀得到科學驗證和進一步豐富發(fā)展。它跨越了經(jīng)濟、政治、哲學等多個領域,是全世界無產階級運動的思想指導?!?/p>
王亞南豎起大拇指:“此乃博大精深的馬克思主義百科全書!”
郭大力提出:“我們合作,將《資本論》全部翻譯成中文。怎樣?”
王亞南立即表示:“好,我完全同意!”
于是,兩人回僧舍坐下,擬好了翻譯《資本論》的合作計劃。他們雖才華橫溢,但鑒于要準確翻譯這部偉大著作,必須有厚實的經(jīng)濟學理論修養(yǎng)和淵博的學識積累,就約定:先打學術基礎,再聯(lián)手選譯西方的經(jīng)濟學名著練筆,然后正式開始翻譯《資本論》。
不久,郭大力和王亞南都離開大佛寺。郭大力回到上海,由同學介紹到上海大夏大學附中當老師;王亞南則在友人幫助下東渡日本,攻讀政治經(jīng)濟學。兩人為了完成合作計劃,分頭認真做翻譯《資本論》的準備。
二
在上海,郭大力一邊在學校教英語,一邊刻苦自修德語和鉆研經(jīng)濟學。他借住于閘北的沿街小屋,每天啃淡饅頭,喝冷開水,常徹夜亮著燈。
1931年“九一八”事變時,王亞南憤然回國,以表示對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抗議。抵滬后,他很快找到郭大力。
“大力兄,我剛回來,已被上海暨南大學聘為經(jīng)濟學教授?!蓖鮼喣弦娒婢驼f,“通過幾年的用功學習,我對實現(xiàn)在大佛寺定下的合作計劃,有點底氣了?!?/p>
“亞南兄的學識,今非昔比!”郭大力拍了拍好友的肩膀,“對《資本論》第一卷,我已試譯了一部分。”
在街頭的面攤,兩人邊用餐邊商量,決定著手選擇西方有影響的經(jīng)濟學著述進行翻譯。接下來的譯書過程中,郭大力仍未中斷對《資本論》第一卷的試譯,王亞南還參加了上海進步文化活動。
1932年1月28日,日軍在上海發(fā)動“一·二八”事變,分三路突襲閘北。因郭大力所住的地塊也遭日軍猛烈轟炸,剛譯畢的《資本論》第一卷書稿毀于炮火,所有衣物也化為灰燼。他對侵略者滿腔仇恨,并發(fā)誓:“一定要完成與亞南兄的合作計劃,任何艱難困苦都不能阻擋!”
二房東望著廢墟,氣得連連跺腳,這位老太忍不住哀號:“阿拉死脫的老頭子,做了大半輩子小生意賺著兩根金條。我用來頂下幾間房子出租,現(xiàn)在弄得竹籃打水一場空,朝后日腳哪能過?東洋兵壞透,這批赤佬不得好死喲!”
郭大力勸慰二房東幾句,想到附近另找住所,老太卻拽住他:“郭先生是個好人。儂肯定嘸沒地方住,我正好要去投靠附近的堂阿妹,她家離這里只隔幾條馬路,有個三層閣可以暫時借給儂。”
郭大力頃刻一貧如洗,卻并未灰心,他仍起早摸黑地忙碌著。不久,他與王亞南合譯的《政治經(jīng)濟學及賦稅之原理》出版,當人們得知英國著名經(jīng)濟學家大衛(wèi)·李嘉圖的扛鼎之作竟是由初出茅廬的青年首譯,引起轟動;繼而,他又與王亞南合譯、出版英國著名經(jīng)濟學家亞當·斯密的主要著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在學術界嶄露頭角。
隨著時間的推移,郭大力在上海有了溫馨的小家庭,他在教書之余,開始重譯《資本論》;妻子雖未過問,但深信自己的丈夫是在干一件有意義的大事,她默默地給予支持。王亞南則在反復研讀《資本論》一些章節(jié)的同時,相繼撰寫《經(jīng)濟學史》和《世界政治經(jīng)濟概論》兩本書;1933年11月,他由滬抵閩,參加剛成立的福建人民政府工作,僅月余便遭國民黨當局通緝,遂取道香港赴歐洲,在柏林學習德語,搜集西方的政治經(jīng)濟學研究資料。
三
1935年夏,王亞南從海外返滬。郭大力聞訊,把他請到家里,妻子朝石庫門外察看了一下,轉身泡好茶,還有意擰開了收音機。
王亞南漫談歐游見聞,又拿出不少有價值的參考書,激動地說:“你在信中提及,通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們已有完成《資本論》全部翻譯的扎實基礎。我感到講得很對。”
郭大力充滿信心地說:“為了讓《資本論》中文全譯本早日問世,我們現(xiàn)在應盡快全力投入!”
隨即,兩人相繼與上海的多家書局洽談《資本論》中文全譯本出版事宜,均未成功。經(jīng)朋友介紹,他們又造訪一個實力相當雄厚的出版商,那人也予以推托:“敝公司實在不敢接受。這種書的發(fā)行量無法判斷,最主要還是有很大的政治風險?!?/p>
盡管如此,兩人卻毫不氣餒,依然堅信《資本論》中文全譯本一定會被印行。所以,他們決定:“先干起來再說!”
讀書生活出版社在上海公共租界斜橋路(今吳江路)71號開張后,就有印行《資本論》中文全譯本的考慮。當中共上海地下黨組織領導的這個出版機構獲悉,郭大力和王亞南正在申城譯書,便不顧經(jīng)營困難,由主持編輯業(yè)務的鄭易里和艾思奇(均為中共黨員)出面,與兩人商議出版事宜。
初春的黃昏,上海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行駛的有軌電車鈴鐺“當當當”地響,報童叫著“《大美晚報》來啦”,小攤主吆喝“桂花赤豆羹”,各種聲音混雜于一起,仿佛組成了“交響曲”。四個人先后步入一家咖啡館,服務生端上冒著熱氣的咖啡,室內輕音樂掩護了他們的談話。艾思奇、鄭易里、郭大力、王亞南會面后,寒暄幾句,便直奔主題。
艾思奇開門見山:“翻譯《資本論》具有迫切性,革命同志都希望中文全譯本盡快出版。聽說兩位先生正在譯書,讀書生活出版社有意印行這部世界名著?!?/p>
郭大力臉露欣喜:“讀書生活出版社愿冒風險出版《資本論》,這真是太好了!”
鄭易里問:“《資本論》有厚厚的三大卷,內容博大精深,約 230萬字。兩位先生為敝社譯書,有什么困難嗎?”
王亞南喝了一口咖啡,抬起頭:“大力兄與我早已約定,無論難度多大,都要堅決做好這件大事?!?/p>
“為了給譯者提供必要保障,敝社將在每個月向兩位先生各預付40銀元版稅,用于日常開銷。”鄭易里明確表示,“這項支付不會受到敝社常規(guī)業(yè)務資金周轉的影響,我們將提取2000銀元單立賬戶,作為專用?!?/p>
“這樣,就能解決生活上的后顧之憂。我們一定會以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抓緊譯書。”郭大力和王亞南非常高興。
于是,雙方當即簽訂《資本論》出版合同,大家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臨別前,艾思奇笑道:“兩位青年才俊聯(lián)手,譯書一定順利。而且,我也相信,你們今后前途無量?!贝搜圆惶?,王亞南和郭大力最終確實均成為著名經(jīng)濟學家,當然這是后話。
接著,郭大力和王亞南集中精力翻譯《資本論》,他們依據(jù)蘇聯(lián)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校正過的最新德文版,并參照兩種英文譯本和兩種日文譯本,盡量使譯文準確。
在1937年“八一三”事變中,日軍飛機狂轟濫炸,郭大力不得不帶領全家進入上海法租界暫避;但昂貴的房租實在難以承受,他只好把已完成的《資本論》部分譯稿先交給讀書生活出版社,攜妻小返回江西南康。
郭大力的老家系窮鄉(xiāng)僻壤,生活艱苦,卻比較安定,能專心致志地繼續(xù)翻譯《資本論》;所住的低矮土坯房,冬天寒冷,夏日悶熱,他或在光線不足的小窗前,或在昏暗的煤油燈下,每天堅持譯出上萬字。這時,王亞南已赴內地,他對譯書也無絲毫懈怠。兩人在分散的情況下,堅持密切合作,分批陸續(xù)將譯畢的書稿寄出。
四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租界地區(qū)成為“孤島”。讀書生活出版社經(jīng)理黃洛峰(中共黨員)率領一批骨干離滬,赴內地開辟出版陣地;僅鄭易里、熊約春夫婦等數(shù)人留守原址,在申城負責相關業(yè)務。
經(jīng)過兩年多的持續(xù)奮戰(zhàn),郭大力和王亞南對《資本論》的翻譯接近尾聲。這時,因時局動蕩上海公共租界放松對出版物的審查,出版業(yè)的蕭條導致印價和紙價大跌。鄭易里瞅準時機,幾次用函電與在武漢的黃洛峰磋商,決定加緊進行出版和印刷。
1938年4月,鄭易里發(fā)電報給郭大力,請他共同處理《資本論》譯稿的排印等事宜。郭大力繞經(jīng)香港來到上海,他穿過靜安寺路,走近斜橋路71號,瞥見門外掛著“讀書生活出版社”牌子,入內則有幾個房間,陳設簡單而整齊。
“郭先生好像瘦了,晝夜譯書辛苦啊?!编嵰桌餆岢赖赜^來,“為了方便起見,可以住在這里的后樓?!?/p>
郭大力把舊皮箱打開,從底部夾層里取出一些譯稿:“這是我在客輪上完成的。”
鄭易里笑起來:“把譯稿藏在箱底夾層里,倒是個好辦法,萬一遇到搜查就不易被發(fā)現(xiàn)?!?/p>
郭大力立即投入緊張的工作,在艱苦的條件下,他既要趕譯《資本論》第三卷剩余章節(jié),也要承擔全部譯稿(包括王亞南所譯部分)的整理、校訂,還要與鄭易里一起審閱排印出來的清樣,常忙得廢寢忘食。
一個傍晚,幾個“包打聽”(租界巡捕房密探)叼著香煙,突然惡狠狠地闖入斜橋路71號,到處亂翻。
鄭易里在外面辦事,熊約春一驚:喲,換陌生面孔了,以前的幾個“包打聽”因有巡捕房熟人打招呼不會來騷擾。她連忙上前應付:“幾位先生,有何貴干哪?”
為首的家伙發(fā)出冷笑:“哼,為了防止出現(xiàn)違禁書,特來偵查。要是找到赤色讀物就封門,把老板抓去蹲班房!”
熊約春故意提高嗓門嚷道:“我們是小本經(jīng)營,最近市場不景氣,根本沒有出書呀!”這顯然是為了向正在后樓統(tǒng)稿的郭大力報警。
這幫人折騰了一番,又要上樓梯。熊約春欲阻攔,被他們推開。
幾個“包打聽”沖上后樓,目睹郭大力躺在床上睡覺,就把他拖起來,但反復搜查,卻一無所獲。
熊約春上來打圓場:“這是個雜工,近日生病,讓他休息?!?/p>
幾個“包打聽”丟下煙蒂,揚長而去。原來,郭大力聽見樓下的動靜,已迅速把譯稿塞到老虎天窗外,這才化險為夷。
數(shù)月后,郭大力和王亞南合譯的《資本論》終于付梓,同年8月31日出版第一卷,9月15日出版第二卷,9月30日出版第三卷。從此,這部人類文化史上的鴻篇巨制以全貌展現(xiàn)于中國人民面前。
當鄭易里將散發(fā)著油墨香的《資本論》中文全譯本擺在辦公桌上時,只見用細紋米黃色布制的封面中間部位套印紅色,上面“資本論”三字既端莊又美觀,裝幀風格與德文原版基本一致。在場者端詳了一會兒,都連聲稱好。
熊約春披露:“《資本論》中文全譯本初版共印刷3000部,深受各地文化界、學術界的歡迎。許多知名人士也踴躍訂購,宋慶齡先生、馮玉祥將軍等都確定要買書呢?!?/p>
鄭易里胸有成竹地說:“此書一定會重印的。”
郭大力心情激動:“我馬上發(fā)電報,告訴亞南兄。”
第二天大清早,鄭易里、熊約春夫婦就從家里趕過來,誠邀郭大力去一家老字號點心店品嘗生煎饅頭和三鮮大餛飩,說是要犒勞他。郭大力這才想起,大餅油條和粢飯糕已快吃膩了。于是,三個人樂呵呵地一起出門。
此刻,晨曦灑在斜橋路上,呈現(xiàn)出一層淡淡的金色。鄭易里昂首望著朝陽感嘆:“無論世界風云如何變幻,時代如何變遷,《資本論》都像一座坐落于歷史之巔的燈塔,照亮著在迷霧中摸索前行的人類社會!”
郭大力也有感而發(fā):“《資本論》的真理光芒將永遠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