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欽龍
(中鐵十六局集團通遼首通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 內蒙古 通遼 028000)
后澆帶具體是指在一段時間過后,在預留一定寬度的施工縫隙中后澆筑混凝土,從而可以對環(huán)境溫度出現(xiàn)的變化進行適應,還可以對混凝土出現(xiàn)的不均勻沉降和收縮等進行適應,可與墻、梁、板等各種結構之間相契合?,F(xiàn)階段,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我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比較普遍,在開展后澆帶施工時,應該依照相關要求預留一定的寬度,從而便于后續(xù)開展后澆筑施工。對該施工技術進行研究對比提升后澆帶施工技術水平具有一定意義,也有利于混凝土有害裂縫的有效規(guī)避,使沉降差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因此,需要對后澆帶施工技術實施的要點進行分析,同時還要在施工時注意一些事項,從而確保后澆帶施工技術得以保質保量的完成,有效發(fā)揮后澆帶的作用。
為了有效避免后澆帶在開展?jié)仓┕r出現(xiàn)漏漿等問題,必須要保證后澆帶施工之前周邊混凝土澆筑的質量能夠滿足設計要求,同時在施工時還要對鋼筋支架進行有效使用。為了保證后澆帶施工質量,必須將其兩側端進行隔檔,避免混凝土澆筑時向兩側溢出,需要指派專人負責施工區(qū)域范圍內的清理作業(yè),這些均屬于后澆帶施工前期應該做好的準備工作。同時在后澆帶施工時,也存在一些施工環(huán)節(jié)對防水性能的要求比較高。例如,建筑物地下室的底板便要求不可采用直搓的方式進行施工。后澆帶澆筑施工前必須做好準備工作,避免施工時因準備工作未做好,造成施工質量出現(xiàn)問題。
建筑工程在開展建設時,若后澆帶的設計和設置主要是為了避免混凝土收縮過程中產(chǎn)生裂縫缺陷,則施工單位應該在完成混凝土澆筑之后間隔2 個月之后,然后再開展后澆帶封閉式澆筑,主要是因混凝土完成澆筑2個月之后,混凝土構件出現(xiàn)的收縮已經(jīng)基本定型,不會對后澆帶封閉式澆筑產(chǎn)生影響。而后澆帶的設置如果是為了避免建筑和裙樓之間出現(xiàn)的不均勻沉降問題,則應該等待建筑與裙樓之間發(fā)生沉降后,并達到基本穩(wěn)定的情況下方可進行封閉式澆筑。一般情況下,當建筑主體完成封頂施工之后方能夠進行封閉式澆筑。還有一些施工情況,為了對各建筑物之間產(chǎn)生的沉降值進行有效、準確的掌握,委托第三方專業(yè)檢測機構對建筑物沉降量進行檢測,將沉降量確定之后,若能夠與相關施工要求標準相符的情況下,才會開展后澆帶混凝土封閉式澆筑。
建筑底板的后澆帶澆筑施工是后澆帶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在澆筑前需要設置3層鋼絲網(wǎng),并完成鋪筑,鋼絲網(wǎng)的作用在于對側模起到保護作用,同時還應該選擇使用鋼筋當做混凝土樓板骨架,保證樓板穩(wěn)定性。在開展建筑施工時,也可以使用快易收口網(wǎng)來代替鋼絲網(wǎng),從而既能夠保護側模又能夠將其支護作用得以發(fā)揮,但在開展實際施工時,無論采取何種方法,必須要重視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時,避免漏漿問題發(fā)生,從而盡量提升混凝土構件澆筑時的整體質量。此外,后澆帶內部設置的底板鋼筋以及鋼筋骨架均要保證禁止焊接操作,同時還要采取有效的維護措施避免底板鋼筋以及鋼筋骨架長時間與水接觸,要避免施工時產(chǎn)生的廢棄物和污水混入施工區(qū)域,以免對后澆帶施工的質量產(chǎn)生不良影響。
在當前高層建筑中,地下室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地下室后澆帶施工相對而言比較復雜,需要進行互動施工,后澆帶施工若要達到預期效果,必須做好防水處理工作。在多數(shù)工況下,一般會在外墻與底板兩側的混凝土接縫以及后澆帶之間設置鋼板止水帶,從而達到防水處理的效果。在上述操作開展時,要求相關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控制鋼板止水帶厚度,一般可將其厚度設置為3 mm 左右即可,同時還要控制其寬度,一般控制在300 mm 左右,混凝土澆筑完工之后,還要在混凝土構件上面預留150 mm。完成外墻后澆帶澆筑施工之后,必須采用預制的擋土板做好外防水施工,同時還要保證擋土板能夠與底板使用的抗壓板之間在配筋數(shù)量以及規(guī)格尺寸方面相同,并且還要在擋土面表層使用防水卷材進行鋪設,鋪設達到單層即可,從而使后澆帶施工得到有效優(yōu)化,并且使防水處理的效果得到保障。
1.5.1 后澆帶混凝土的配制與施工
對于后澆帶混凝土的配制而言,一般要求后澆帶混凝土強度要高于兩側端已完成澆筑混凝土的強度,提升級別應該達到1~2級,具體還需要結合實際施工情況和要求確定??梢赃x擇使用無收縮混凝土或者是微膨脹混凝土,通過合理計算以及開閘試拌試驗之后,對混凝土的配合比進行確定,具體可以按照下列方法進行操作:首先,應將水灰比盡量縮小,并對混凝土坍落度進行嚴格、有效的控制。在實際配制中應該使用早強型減水劑,該減水劑會使混凝土減水率能夠達到15%左右,還要對水灰比進行合理調控,一般需要控制在0.4之內,對于混凝土坍落度而言,需要調整控制在1~3 mm 范圍之內;其次,可以將適量的UEA 膨脹劑添加到混凝土之中,使混凝土成為收縮自補償類型的混凝土;最后,對微膨脹混凝土進行配制,合理控制各類材料的比例,一般來講,水∶砂∶微膨脹水泥∶石子的配比應該為0.55∶1.97∶1∶2.64,微膨脹水泥所使用的主要材料為膨脹組分材料和普通水泥,微膨脹組分材料主要是由生石膏和釩上水泥各自摻半配制而成。在實際施工時,膨脹組分材料的使用量應該適當進行微調,從而使膨脹率更加理想,可以控制在0.1%~0.2%之間。
對于后澆帶混凝土的施工,必須由督導人員在現(xiàn)場進行監(jiān)督指導,在開展混凝土現(xiàn)場攪拌配制、澆筑和振搗的全過程開展時,必須嚴密監(jiān)督,保證按照規(guī)定和要求進行操作,同時將攪拌時間適當延長,延長時間可在1~3 min之間,還要對澆筑的順序進行合理控制,澆筑時應該從一端向另外一端趕進,且應該采取分層澆筑的方式澆筑,這種澆筑方式不用對振搗形成的側壓力進行考慮。澆筑時可以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方式進行施工,不用對施工縫留置。
1.5.2 后澆帶混凝土的養(yǎng)護
完成混凝土澆筑后還要做好混凝土的養(yǎng)護工作,應該對準時機,開展表面收面處理。若后澆帶混凝土施工面積比較大,則應該在完成收面之后,使用草苫、塑料薄膜等對其進行覆蓋,從而做到保溫養(yǎng)護,通過這種方式將內部與外部之間的溫差縮減,從而使裂縫問題得到有效規(guī)避,使用微膨脹混凝土進行后澆帶灌注,必須進行蓄水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應該持續(xù)1周左右,從而保證膨脹率能夠得到滿足。
除了掌握后澆帶施工技術要點之外,施工人員在開展后澆帶施工時,還必須了解施工時應該注意的一些事項,具體應注意的事項包含以下幾點:
現(xiàn)階段,建筑工程后澆帶主要是以后澆收縮帶、沉降帶以及溫度帶作為主要形式,這邊表明后澆帶的作用主要包含三種。若只是對后澆收縮帶進行設置,則應該在樓板建筑完成的60 d之后進行混凝土灌注,這種做法可以使混凝土收縮超過60%,如果建筑工程的工期不允許超過60 d,且應該盡量縮短時間,則混凝土灌注也要在樓板建筑完成30 d之后開展。同時還要在氣溫比較低的情況下開展混凝土灌注,從而避開高溫天氣澆筑后遇到低溫天氣造成后澆溫度帶形成。
目前,很多建筑都是高層與低層錯落相間,高層住宅樓或是公寓經(jīng)常與底層裙房同時施工,在這種情況下,針對上部結構開展的施工作業(yè),無論高層和低層裙房的施工是否同步,或者是高層提前施工,而低層靠后施工,均需要對施工圖紙中提及的設計要求嚴格開展后澆帶施工。對于高層與低層裙房之間的銜接位置形成的上部結構梁板、基礎梁,都必須設置后澆帶,高層與低層裙房的主體完工后,必須使用微膨脹混凝土進行澆筑,從而促使上部梁、兩側的地梁能夠與板之間形成一體,提升建筑結構整體穩(wěn)定性。
在對后澆帶設計的位置進行施工時,即便混凝土是后期澆筑,但是也不能夠將鋼筋斷開。如果梁板之間所產(chǎn)生的跨度比較小,則可以將配筋一次配制足量即可;如果梁板之間的跨度比較大,則必須根據(jù)具體的施工要求和規(guī)定斷開鋼筋,并在混凝土澆筑之前將其補齊并完成焊接。在對后澆帶的斷面進行施工時,必須要對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斷面連接的穩(wěn)定性進行考慮,一般情況下不要留置直縫。針對板而言可留斜縫,而對于基礎和梁都可留企口縫,至于企口縫的形式還需要與斷面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進行選取。后澆帶的兩側端位置應該使用單層鋼板網(wǎng)或者是鋼筋支架聯(lián)合鉛絲網(wǎng)技能型隔斷,若使用鋼筋支架的情況下,還需要根據(jù)構建大小對支架鋼筋間距和直徑進行設置,通過這種方式保證支撐穩(wěn)定性。同時使用的鉛絲網(wǎng)應該保證網(wǎng)眼適中,不可將網(wǎng)眼設置過大,以免造成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出現(xiàn)跑漏漿問題。
在開展后澆帶施工時,應該針對模板支撐體系做好質控工作,主要是為了避免后續(xù)開展混凝土施工時形成大面積裂縫,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模板支撐體系的應用能夠對大面積裂縫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該體系在構建時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在剛度以及強度方面均應該進行有效控制,并且還需要保證能夠達到相應的標準,模板支撐體系投入到實際使用之后,必須注意不要使模板發(fā)生傾斜,必須加設地錨和鋼管使模板得以固定,保證模板支撐體系的穩(wěn)定性。若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時,混凝土預設強度與實際強度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則不應該對模板強拆。當后澆帶完成施工之后必須做好相應的質量驗收工作,從而為后續(xù)施工打好基礎。
后澆帶施工應該做好基礎處理工作,墊層便是后澆帶的基礎,必須對其進行有效處理,在開展墊層施工時,必須根據(jù)建筑工程的施工現(xiàn)場實際情況和設計圖紙對墊層標定的位置進行明確,在設置墊層高度時,可設定為5~10 cm,每隔50 m 需要設置集水坑,從而方便后期開展后澆帶施工時出現(xiàn)的積水和雜物得到有效處理。同時,還需要重視材料的選擇,確保后澆帶施工的整體效果,可以采用添加膨脹外加劑或者是膨脹水泥的混凝土,使后澆帶施工時出現(xiàn)的混凝土收縮裂縫得以有效控制。在開展建筑工程施工時,還要嚴格控制材料選擇,施工前必須將適量早強減水劑加入到混凝土之中,確?;炷僚浔群侠怼J┕r要確保沉降時間的合理性,實現(xiàn)初步沉降后便開始混凝土澆筑,從而確保建筑質量的基礎上還可以縮短時間。
針對后澆帶使用的鋼筋構件必須確保構件方位足夠精確,可以在鋼筋網(wǎng)位置下面設置墊塊,將支架設置在兩層鋼筋下,對于底部以及梁位置的鋼筋也需要設置墊塊。對于上部鋼筋而言,其直徑一般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適當考慮是否有必要設置支架。同時在后澆帶處還需要設置馬道,施工人員在來往經(jīng)過時不可對鋼筋直接踩踏。在對鉛絲網(wǎng)實施隔斷處理過程中,必須保證后澆帶兩側端混凝土的局部位置能夠處于干硬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方可進行隔斷處理,從而使跑漿問題得以有效避免,使兩側端混凝土強度能夠與其他位置混凝土的強度一致。此外,在開展混凝土澆筑前,還需要組織施工人員將后澆帶處出現(xiàn)的混凝土浮漿鑿除,保證處理干凈之后方可進行后續(xù)操作。
綜合上述,后澆帶施工是當前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對建筑出現(xiàn)的不均勻沉降、混凝土構件變形等問題予以有效解決。因此,在開展后澆帶施工時,必須重視施工人員對相關技術方案的完善,并重視施工中易出現(xiàn)的各類問題,加強施工管控,從而保證后澆帶施工質量達到建筑工程實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