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簡歷
梁江,現(xiàn)為中國美術館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外聘研究員、廣州美術學院和澳門城市大學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美術館副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廣州美術學院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研究所所長,以及2016年巴西奧林匹克美術大會評委和論壇召集人、2012年倫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主任策劃委員等;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項目評審專家?guī)鞂<?、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國家近現(xiàn)代美術研究中心專家等。早年畢業(yè)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專業(yè),后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獲碩士、博士學位。曾任《廣州文藝》主編、《美術》編輯部主任、《東方》副總編輯、中國藝術博覽會藝術主持等。作為執(zhí)筆者之一參與《中國美術史》《中華藝術通史》《黃賓虹全集》等多項國家重點科研項目撰寫。已出版《中國美術鑒藏史稿》《廣東畫壇聞見錄》《美術概論新編》等多種個人專著,發(fā)表學術論文400余萬字等。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guī)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增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中國美術館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外聘研究員、中國美術館原副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原所長梁江,從藝50年來取得豐碩成果,在藝術界內外有良好口碑。7月28日至8月27日,由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畫院、江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聯(lián)合主辦,江門市美術館承辦的“天行健——梁江‘學者書畫50年”展覽在江門市美術館舉辦。展覽共展出梁江近年書法、繪畫作品以及文獻資料超300件,通過“路在足下”“攀高臨遠”“以學養(yǎng)書”“移情入畫”四大板塊,較全面地呈現(xiàn)梁江從藝50年之藝壇行跡和他在史論著述、書法作品以及繪畫創(chuàng)作等不同專業(yè)領域的眾多成果。展覽期間,將通過學術交流、公教導賞等形式,增進專業(yè)切磋,豐富公眾及學生暑期的文化生活。江門展出后,還將在全國若干美術館做巡回展示。
學者書畫 豐沛人生
□ 徐漣
梁江先生如果在繪畫藝術、書法創(chuàng)作及理論研究三者之間選取一樣,都可以單獨做成一份很好的職業(yè)。但他三管齊下,既分而治之,又相得益彰,在三個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疤煨薪 航畬W者書畫50年”,就是對他藝術生涯的一次很好總結與展示。
人類對知識的掌握越深,學科門類則區(qū)分得越細,因而“交叉”“跨界”成為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要驅動。“跨界”對于藝術而言,多指不同藝術門類之間的跨界。但實際上,在藝術創(chuàng)作與藝術理論之間,是不同思維方式的跨越,是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的跨越,用一句話來說,是左腦、右腦的“越界”,其難度不言而喻。但在梁江這里,“學者書畫”50年的人生經(jīng)歷,讓他同時兼具學者與藝術家的氣質,在各個人生階段推出的藝術創(chuàng)作,也在理性思考不斷深入的同時,藝術創(chuàng)作漸入佳境,乃至于回歸到藝術的最初原點——情動于內,發(fā)之于外,心手相應,完成了眼前之竹至胸中之竹再到筆下之竹的轉換,在怡情怡己的同時怡人怡性。
當然,用通俗的話說,梁江本就是科班出身。年少時即臨習名家法帖,后考入廣州美術學院油畫專業(y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碩士、博士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完成學業(yè),這里也是中國藝術學最早的博士點之一,并以國家重大美術學科研究項目見長。梁江從此轉向藝術理論,擔任相關藝術雜志編輯,參與重大課題研究,出版專著,乃至于擔任相關領導職務。可以說,勤奮刻苦與執(zhí)著堅韌,造就了他的人生際遇;由藝術而理論,再由理論而創(chuàng)作,使得他的作品自然多了意味與沉思;而由嶺南而北京,再由北京而南粵,則使他的繪畫與書法呈現(xiàn)出了個性與風格——畫面講究布局、線條生動有力、書法用筆果斷,似零亂實耐看。50年的修煉,理論研究與藝術創(chuàng)作沒有相互設限,而是相互促進,成就了梁江今天字如其人、畫如其人的藝術境界。
學者書畫,豐沛人生。祝愿梁江的創(chuàng)作與研究不斷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
(作者系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
這是“學者書畫”的例證
□ 劉斯奮
我與梁江的交往始于30多年前。當時我最感興趣的,是他撰寫的眾多評論文字,敏銳明晰,文風靈動。及后,更知他的工作能力和多才多藝,很為廣東文化界、美術界出現(xiàn)這樣的人才高興。后來他北上京華發(fā)展,一二十年下來,成為中國藝界頗有影響的學者、策劃人和藝術管理者。從嶺南農(nóng)家子弟起步,躋身全國文化前沿,這是當今時代的又一個勵志故事。
近些年,文章而外,有機會讀到許多梁江的書法和繪畫作品,對他又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得知他自少即臨習名家法帖,歷多年磨礪,在取法諸家的基礎上,自出機杼,行、草二書縱橫恣肆、鮮活靈動、個性鮮明,更能激情貫注。我以為這是藝術成功的重要標志。
而他的繪畫,經(jīng)歷過油畫科班訓練,打下堅實基礎。后來轉入中國畫,所作山水、花鳥也是靈活多變,手法舒展自如,在中西技法間任意游走,色彩與筆墨兼用,畫風也每每與時人不同。加上幾十年的專業(yè)工作履歷和文化修為,賦予他博采眾家、不屑重復和敢于變化的氣質。
梁江作品成為近年談論“學者書畫”的例證,他認為,書法、繪畫是治學必備功夫,理論和實踐相輔相承,這一點很重要。作為一位學者或批評家,專業(yè)素質要求應更高。沒有實踐體驗,不知曉語言技法,發(fā)議論難免隔靴搔癢。他長期以來的方法,是創(chuàng)作體驗與史論研究相輔而行、相互促進。梁江的論評在業(yè)界有很好口碑,這與他的書法和繪畫創(chuàng)作體驗相關,與他多年積聚的人文涵養(yǎng)相關。
汲北學深厚,揚南學英華。梁江多年來既治學也是實干家,他懷著報國之志,在多個方向為社會做了不少有價值的事,堪稱藝壇全才。更難得之處,是他多年來心懷鄉(xiāng)梓,為廣東文化藝術做了許多重要的、其他人代替不了的事。梁江50年學術和藝術行履的展覽,有特別的內涵,能為觀者帶來多個方位的新視角,帶來與其他展事不同的新觀感以至新的啟迪。
(作者系廣東文聯(lián)原主席、廣東畫院原院長)
梁江藝術行跡
●1953年
12 月,農(nóng)歷冬至生,原籍廣東羅定農(nóng)村。
●1971年
在羅定原籍修完中小學課程,成為脫產(chǎn)的公社級文藝宣傳隊成員。
●1972年
考入廣州美術學院(當時稱“廣東人民藝術學院”) 油畫專業(yè)學習。三年在學期間,創(chuàng)作的知青宣傳畫曾大幅印發(fā)全省,并刊登。
●1975年
畢業(yè)后,分配回羅定文化館。個人美術作品數(shù)次入選省市美術作品展覽。后調至縣工藝美術研究所擔任主創(chuàng)人員,為縣內數(shù)家刺繡廠設計出口床上用品花式紋樣。至 1981年,兩度借調至肇慶地區(qū)話劇團任舞美設計。
●1982年
在《美術》《美術研究》等刊發(fā)多篇論文,被廣東美協(xié)借調負責《美術論壇》編輯工作。
●1983年
經(jīng)中國美協(xié)與廣東美協(xié)協(xié)商,借調至北京任《美術》月刊編輯。其間,參加《中國新文藝大系 ·美術集》編纂工作并任大型期刊《中國美術》的編輯。
● 1985年
作為廣東美協(xié)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的主要籌備者之一,執(zhí)筆撰寫了《工作報告》《修改會章報告》等重要文件。1985年7月17日晚,同湯小銘 、林墉連夜商討并執(zhí)筆撰寫廣東美術館籌建呼吁書,于次日《羊城晚報》刊出,促成了廣東美術館立項籌建??既胫袊囆g研究院,成為王朝聞的碩士研究生。
● 1986年
參加中國歷史博物館“文化部系統(tǒng)青年創(chuàng)造成果展覽”。被聘為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多卷本《中國美術史》編撰學者,是主要撰稿人之一。
●1988年
碩士研究生畢業(yè)。以藝術理論家身份出任廣東省各種美展或獎項的評委。任《廣東美術家叢書》副主編,應聘為廣州畫院特邀畫家、廣州美術館及深圳美術館客座研究員等,兼任廣州大學、江門教育學院教授等。出版?zhèn)€人專著《美術的魅力》(20萬字,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年
再度借調入京,擔任《美術》月刊主編助理。在辦理調動過程中,廣東美協(xié)立項創(chuàng)辦專業(yè)美術刊物,受邀負責新刊物籌辦工作。
●1992 年
任執(zhí)行副主編的《廣東美術家》正式出版,被專家評為水平最高的三家美術刊物之一。
●1993年
作為評委參與的大型美術展覽“中國油畫雙年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1994年
調任《廣州文藝》主編,主持全面工作。
●1995年
錄制廣東電視臺十集系列片《藝術鑒賞》。應邀作為代表團三大成員之一,到澳門參加國際評論家聯(lián)盟首次在亞洲召開的年會。參與“95中國藝術博覽會”籌備工作,任藝術主持。
●1997年
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任國家重點項目《中華藝術通史》清代美術分卷副主編,為該書撰稿數(shù)十萬字。兼職擔任《東方》雜志副總編輯。
●2000年
畢業(yè)獲博士學位,就職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評為副研究員,破格任博士生導師。應邀任《美術》編輯部主任。參與策劃 、籌備“迎新千年美術理論研討會”“全國少數(shù)民族美術創(chuàng)作理論研討會”“新時期中國人物畫創(chuàng)作研討會”等活動。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古代美術研究室主任。出版?zhèn)€人專著《美術學探索》(28萬字,重慶美術出版社)。參與撰稿的國家重點項目《中國美術史》出版(12卷,齊魯出版社)。
●2004年
策劃 、籌備和主持“黃賓虹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系列展覽”。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 、國家非遺中心專家委員等。出版?zhèn)€人專著《中國傳統(tǒng)繪畫大師》(9萬字,安徽美術出版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所長。
●2006年
擔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參與撰稿的國家重大課題項目《中華藝術通史》出版(14卷,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為清代分卷副主編。擔任編委 、文字總監(jiān)的國家重點項目《黃賓虹全集》出版(10卷,浙江人美社及山東人美社版)。參與撰稿的《中國繪畫發(fā)展史》出版(上、下卷,天津人美社版)。出版?zhèn)€人專著《美術概論新編》(28萬字,廣西師大出版社)。
●2007年
加入中國書協(xié),成為中直機關會員。主持“百年王肇民藝術展”研討會。參與籌展、主持研討“百年中山——中山市美術作品展覽”。
● 2008年
擔任“2008(北京)奧林匹克美術大會”藝委會委員。應邀擔任北京大學博士畢業(yè)論文答辯會主席。當選第七屆中國美協(xié)理事。
● 2009年
調任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參與策劃實施“新中國美術60年”大型展覽并編印畫冊,為展覽撰寫導覽文字。出版?zhèn)€人專著《中國美術鑒藏史稿》(35萬字,文物出版社)。應邀出席“中國美術館藏油畫精品展”在澳門的揭幕儀式。
● 2010年
被聘為第三屆中國美協(xié)美術理論委員會副主任。率團赴日本參加“中國當代美術精品福岡巡展”。主持實施“星云大師一筆字書法展”。率團出席由原文化部 、瑞士政府聯(lián)合主辦的“時代之像——中國動漫藝術展”的開幕式。出版?zhèn)€人著作《廣東畫壇聞見錄》(45萬字,嶺南美術出版社)。
● 2011年
受聘為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策劃實施“廖冰兄藝術回顧暨捐贈作品展”,并主持開幕式和學術研討會。參加在北京大學舉辦的第十八屆世界美學大會,發(fā)表主旨演講。
● 2012年
被聘為“2012(倫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主任策劃委員,并赴英參加啟幕活動。被原文化部聘為國家近現(xiàn)代美術研究中心首批專家。策劃和主持實施“百年雄才——黎雄才藝術回顧展”“鄧拓捐贈中國古代繪畫珍品特展”等。在東莞嶺南美術館、珠海古元美術館舉辦“情懷嶺南——梁江書畫展”,為首次個展。
● 2013年
獲國務院頒發(fā)的“我國文化藝術事業(yè)作出突出貢獻”特殊津貼證書。領隊赴中國臺灣參加“兩岸當代藝術展”。出席“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評審會”和以“對話梁江——當代中國美術的現(xiàn)狀和趨勢”為主題的東莞文化論壇。籌展主持“靜山遠韻——郎靜山攝影藝術特展”及研討會。參加廣州美術學院建校60周年慶典。12月,從中國美術館副館長職位退休。
● 2014年
參加中國文聯(lián) 2014 年度“中國夢”主題文藝創(chuàng)作項目復評會,任造型藝術組組長。主持“新疆畫院作品展”學術研討會、京滬粵“藝術生態(tài)與時代內涵”畫學研討會、“中國畫學的傳承與發(fā)展學術研討會”等。在順德博物館舉辦“得心應手——梁江書法繪畫近作展”;在廣州南岸至尚美術館舉辦“得心應手——梁江書法繪畫作品展”;在中山市小欖鎮(zhèn)舉行“水墨三人行戴國順、梁江、李勁堃作品聯(lián)展”;在澳門林則徐紀念館舉辦“遠意——梁江繪畫作品展”。廣東電視臺《中國大畫家》系列直播節(jié)目開播,受聘擔任主評委。應邀赴中國美院作學術報告“廣東與西畫入中 400 年”。
● 2015年
在增城圖書館舉行“書畫相生——許欽松、梁江新作聯(lián)展”。廣東電視臺“文化珠江”播出專題片“徒步——從邊緣到前沿/學者梁江”。主持“沈光偉花鳥畫展”“司徒喬和他的家族”“黎明從藝 76 年藝術展”“朱穎人花鳥作品展”“楊之光藝術研究展”學術研討會,主持“宋元以來繪畫學術研討會”;在“饒宗頤百歲藝術展”研討會上作主旨演講,參加“2015 徐悲鴻研究論壇”;為“2015 廣東水彩畫大展”題字并致辭。在廣東省博物館舉行公眾講座。擔任“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的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理論組負責人,開始策劃籌辦系列活動。
● 2016年
在《新快報》刊出評論文章《嶺南花鳥畫何必找人扛大旗?》《韓美林“康康”原稿并不很出色》。出席在嘉興舉行的第四屆“紅船頌”全國美術活動并參加研討會;主持“鐘增亞作品回顧展”研討會;參加“第二屆中國美術蘇州圓桌會議”,作會議總結。參加中國國家博物館“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chuàng)作工程”作品專家初審 、評審和研討會議。擔任在巴西國家歷史博物館舉辦的“2016(巴西)奧林匹克美術大會”評委和中巴論壇召集人。
● 2017年
作為文化顧問首次籌劃民營美術館項目“大吉開新——新石灣美術館嶺南名家新春邀請展”。擔任廣州美術學院《美術學報》學術顧問。擔任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理論組負責人和文字總監(jiān),為主辦方提供展覽標題、關鍵詞及各板塊導覽文字的完整方案。展出期間,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專題講座。應邀在“重慶美術館名家講壇”舉行講座。作為組委會秘書長和美術批評組組長參與“首屆青年藝術理論成果評選與研討會”。擔任廣州美術學院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研究所所長。
● 2018年
參加“粵派批評與當代中國文藝”學術研討會,并作專題發(fā)言;主持“第四屆廣州速寫作品展”暨藝術名家走進黃埔活動研討會;作品參展“中國美協(xié)第三屆美術理論委員會年會及作品展”,同時擔任年會主持人之一;在廣州舉辦的“大象之界 ·姜寶林作品展”開幕式上致辭。在新石灣美術館舉行“梁江書法展”;在石景宜藝術館舉行“緣物會心——梁江書法繪畫作品展”。撰寫“大潮起珠江——慶祝改革開放 40 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展覽總方案及各板塊文案。
● 2019年
主持“山河頌——陳金章山水畫作品展”“心隨江山——梁世雄中國畫藝術展”“偉大的風格——王肇民藝術研究展”“莽園畫展”研討會;在龍美術館“70 年來新中國美術發(fā)展的歷史和創(chuàng)作問題”研討會上作專題演講并主持專題研討會;出席“2019 徐悲鴻國際學術研討會”,擔任第五板塊評議人;擔任“越秀花市 ——第三屆國際花文化論壇”主講嘉賓;擔任“鄒莉長卷工筆畫武則天”藝術研討會、“易至群新楚風中國畫展”學術主持;在“銘刻時代——湯小銘藝術研究展”上致辭并撰寫長篇專論。在新石灣美術館舉行“緣物會心——2019新春梁江畫展”?!毒o貼時代 銳意出新——改革開放 40 年廣東美術發(fā)展的幾點啟示》一文獲廣東省報紙副刊優(yōu)秀作品評比一等獎。應邀任深圳大學教授 、深圳大學喻繼高中國工筆畫研究院學術委員。作為教學導師和“杰出校友”參展“中國藝術研究院教育成果展”。
● 2020年
擔任大禹紀念館開館展覽方案評審會評委;參加“國家文物出境審核鑒定標準制修訂研討會”,為評審專家之一。在“廣州文聯(lián)70周年慶典活動”中獲頒“突出貢獻”榮譽證書。主持“郭紹綱從藝 70 周年展”研討會、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嶺南文藝新起點高峰論壇會議”。擔任“關河一望——郭莽園作品展”學術主持。應邀在廣州美院校慶日湖畔論壇上作主旨演講。應邀參加“浙江蘭亭書法社大展”,以草書《小康》參展。出版?zhèn)€人著作《西樵小札》(16萬字,北京聯(lián)合出版有限公司)。
● 2021年
應聘擔任澳門城市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應邀主持“河山閎廓——梁世雄中國畫藝術展”學術研討會;參加第十屆深圳美術館論壇,并就當代藝術與美術館運營等作主旨演講;擔任“風清云跡——劉云藝術展”學術主持。
● 2022年
任廣州美術學院第一批博士生導師。任嶺南美術出版社重點項目“嶺南畫庫”系列叢書執(zhí)行主編。擔任“雙峰并峙——李可染、饒宗頤書畫作品展”學術主持。第十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chǎn)業(yè)博覽交易會特邀“梁江作品展”專場展示。
● 2023年
應聘擔任2023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任“本色——油畫名家四人聯(lián)展”“跨海長虹——陳許港珠澳大橋專題油畫展”學術主持。在廣州藝術博物院作專題講座。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項目“新時代(京津冀)藝術品經(jīng)營與管理人才培養(yǎng)”項目學員授課。應邀作央視“文化十分”節(jié)目訪談嘉賓,論評梁世雄藝術人生。被授予第19屆深圳文博會“推廣大使”榮譽證書。主編《梁世雄全集》(八卷本,嶺南美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