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達
主要做法:學校結合“大學辦附?!钡奶厣柚h(huán)大學城新高地的地理優(yōu)勢,聚焦“校內豐富資源請進來”“校外廣闊天地走出去”“課后服務內容多樣化”三方面,使得大學與中小學形成教育合力。
一、豐富資源請進來,激發(fā)少先隊活動圈隊伍活力
為樹立少年兒童的遠大理想,東華附校少工委積極拓展陣地,引進校外優(yōu)勢資源和東華大學優(yōu)質資源,為附校少年成長助力。
經緯講壇——夢想萌芽之地 東華附校自建校以來,依托經緯劇場設立“經緯講壇”,先后邀請東華大學教授、知名動物小說家、電視臺主持人、治安總隊警官等上百位客座嘉賓來校宣講,為少先隊員們打開認知大干世界的一扇扇窗。如2021年邀請兩院院士朱美芳教授作為嘉賓,與附校的少先隊員們親切交流,暢談材料發(fā)展史與自己的強國夢。
思政一體——傳播紅色基因 東華附校少工委與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建,開展以“童心向黨,師說百年”為主題的20節(jié)大學教授講紅色精神音頻隊課。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研究生輔導員深入課堂為隊員們帶來一堂堂別具一格的紅色思政課,傳承紅色基因。
二、廣闊天地走出去,夯實少先隊活動圈陣地基礎
東華附校少工委與東華大學團委、紡織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合作共建,將“15分鐘少先隊校外幸?;顒尤Α比υ诹藮|華大學以及學校周邊社區(qū)。
探究合作我先行中學少先隊員在中隊輔導員的帶領下開展項目化學習活動,依次參觀東華大學的五大學院后,組建“項目化學習小隊”。學校少工委為各小隊配備一位社科類專業(yè)輔導員,指引隊員們進行深入研究。各小隊自取隊名、自選隊長,體驗查找資料、實地考察、采訪咨詢、報告撰寫、展板制作等一系列探究過程。
我是社區(qū)小主人圍繞上海少先隊發(fā)布的“紅領巾爭章15事”,學校少工委組織開展“紅領巾曬幸福,我是社區(qū)小主人”主題活動。隊員們自主結對、推選隊長,由隊長帶領社區(qū)隊員開展活動,如設立社區(qū)義賣小站義賣圖書和玩具、成立社區(qū)讀書小組定期開展讀書分享會等,各小隊各顯其能。
三、多彩社團開起來.拓展少先隊幸福圈活動內容
東華附校少工委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讓“雙減”落到實地。多彩社團活動成為孩子們童年里的幸福回憶。
社團“紅”與“藍”學校少工委利用課后服務時間,精心設計37個紅領巾小社團。結合校內輔導員的特長和隊員們的興趣,進行雙向選擇。社團分為“人文紅”系列和“科學藍”系列。“人文紅”系列主要分藝術人文、體育人文、學科人文、少先隊文化四大類;“科學藍”系列以實驗科學、信息科學、勞技科學三大類為基石。各類豐富多彩的社團作品頻出,隊員們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提升了核心素養(yǎng)。
共建資源增色彩在課后服務多樣化社團創(chuàng)建的過程中,學校與東華大學共享師資,聘請專業(yè)老師為校外輔導員,輔導旱地冰球團、攀巖隊、經緯解說團、東華附校國旗護衛(wèi)隊等社團。東華大學紡織專業(yè)師生在東華附校專門設置的經緯展廳里,講解民族服飾的演變和發(fā)展,同時也培養(yǎng)了一批批優(yōu)秀的紅領巾講解員。大小東華的合作為多彩社團錦上添花。
東華附校少工委將繼續(xù)與大學共建、與社區(qū)聯(lián)動,堅持以少先隊員的需求為導向,找準實現(xiàn)少先隊幸福教育的支點,讓少先隊員在組織的懷抱中收獲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