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華
深度學習是需要學生全身心投入、積極主動參與,才能獲得成長與發(fā)展的積極學習行為。深度學習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它既是學生思維探索的過程,又與核心素養(yǎng)相連接。因此,文章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2 wildlife protection 閱讀A day in the clouds教學為例,分別從主題意義、開展多層次活動、評價等方面出發(fā),談談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提升學生閱讀素養(yǎng)。
一、鼓勵學生概括主旨大意,分析主題意義
深度學習強調構建結構化的知識,而構建結構化知識需要從語篇內在邏輯關系中分析各個段落的信息是怎樣圍繞主題意義開展的,這就需要教師引領學生對主題進行分析,從中把握主題意義。教學中,教師設置概括主旨大意的任務,引導學生提煉語篇主要內容,分析所傳遞的意義,從而推進深度學習。
教學片段一:
教師引領學生閱讀語篇內容,并思考下列問題:(1)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2)What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3)What is the impliedmeaning that the text wants to convey?這些問題層層遞進,逐步指向主題意義的探究。問題(1)讓學生從概括段落大意的視角,對文本信息進行初步的歸納與概括。問題(2)是在概括段落大意的基礎上,提煉整個語篇的主旨內容。問題(3)則是從文本隱藏的內涵層面,探析主題所要表達的意義。學生在由淺入深的分析中,探究文本的主題意義。該語篇是日志體的文章,屬于人與自然主題范疇下保護環(huán)境的主題語境,主題是學習保護瀕危動物,語篇中采用人類與自然兩條線索貫穿全文,兩條線索均是由點到面,將野生動物的保護拓展到整個國內外的視野上,突出保護野生動物和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發(fā)展關系息息相關,認識到保護野生動植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內在關系,突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題意義。教學中,教師以提問的方式,設置概括主旨大意的任務,引導學生圍繞保護瀕危動物這一主題,梳理了語篇人類與自然的兩條線索,這兩條線構成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為深度學習做好鋪墊。
二、立足認知規(guī)律,引導學生開展多元活動
深度學習是基于高階思維發(fā)展的理解性學習,是一個由低階思維走向高階思維的學習活動,重點是著眼于學生深層思考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根據(jù)認知規(guī)律,設計學習理解、實踐應用、創(chuàng)新遷移等層次性的活動,引導學生在深度學習中,提升語用、思維能力。
教學片段二:
教師針對文本內容提出如下問題:(1)What arethe reasons for the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Tibetan antelopes?(2)What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for theprotection of Tibetan antelopes?(3)How do you understandth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Actually, we are tryingto save ourselves”in the text?學生以問題為驅動進行交流與討論。問題(1)是探尋藏羚羊數(shù)量減少的原因,需要在理解語篇的基礎上,去提煉相關的信息。即非法獵殺獲取暴利、棲息地變小、沒有相應的保護措施等原因,導致藏羚羊成為瀕危動物。問題(2)是談論對藏羚羊采取了哪些保護對策,這些對策可以是文中提到的,也可以是學生結合自己的認識補充一些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措施,這一問題可以引導學生從保護野生動物的視角學會尊重、保護野生動物。問題(3)是針對文中“我們不是拯救動物,其實是拯救自己”一句話談談自己的理解。有的學生認為,人與動物之間是息息相關的關系,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人類與動物、人類與自然之間是和諧共生的關系。這一問題深化了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教學中,教師通過設計問題鏈這一實踐應用類的活動,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度思考與探究,這些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構成了具有層次性的思維鏈,將學生的思維逐步引向深入,符合學生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使得學生在思考、辨析中獲得新知,抓住問題的本質,從而實現(xiàn)深度學習。當然,教師還可設計學習理解、創(chuàng)新遷移等不同層次的活動,幫助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學習,實現(xiàn)對語篇的深度理解。
三、實施持續(xù)評價,引導學生實現(xiàn)深度學習
持續(xù)評價、及時反饋能夠讓學生深度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并據(jù)此及時調整學習策略,以實現(xiàn)深度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針對師生、生生有意義的互動,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展,并給予及時的反饋,促進課堂深度學習的自然生成。此外,深度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深度學習評價中,應突出學生評價的主體地位,開展自評、互評,增強師生之間評價信息的交流,從更加多元化的層面完善學生的深度學習。
教學片段三:
教師在引導學生對句子“Actually, we are tryingto save ourselves”進行理解時,并沒有預設固定的答案,而是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對語篇內容以及主題意義的理解,闡述自己對這句話個性化的理解。學生在闡述中,由保護藏羚羊拓展到保護野生瀕危動物再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識上。教師針對學生的認知進行積極的評價,表揚學生由點到面,由表及里,抓住了語言中所體現(xiàn)的主題意義。此外,教師還設計了學習效果自評表(詳見表1),引導學生據(jù)此進行自我評價,以此來監(jiān)測自己的學習情況,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修正與調整。
評價中,教師利用及時評價、自我評價等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及時反饋,并將學生引入評價主體,使其從點評的視角來檢測自己的學習,有助于完善深度學習。
總之,教師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應以學生為主體,可從主題意義、認知規(guī)律、評價等方面,采取相應的措施,讓深度學習在課堂中真正發(fā)生,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