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維康 張龍龍 楊 明
(通用技術集團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31)
薄煤層在我國廣泛分布,在煤炭資源回收過程中仍有部分困難,其頂板的安全控制是最具代表性問題。邱集煤礦7 煤7809 工作面煤層走向由北東轉向南東,煤層傾角3°~13°,平均煤厚1.30 m,煤層賦存比較穩(wěn)定。工作面直接頂為泥巖,強度較低;基本頂為粉砂巖,較為堅硬;直接底為黏土質粉砂巖,遇水膨脹,強度低。頂?shù)装鍘r性如圖1。
圖1 頂?shù)装鍘r性柱狀圖
7809 工作面采用短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處理采空區(qū)。工作面循環(huán)推進度為1.2 m。工作面采煤采用炮采工藝[1]?;诠ぷ髅婀こ态F(xiàn)狀及回采方法,采用正懸臂齊梁齊柱支護方式支護頂板。
1)工作面合理支護強度Pt
采用經(jīng)驗公式[2]計算工作面合理支護強度Pt:
式中:G為重力加速度,工程上通常取10 N/kg;h為工作面煤層平均采高,取1.30 m;r為頂板巖石容重,取2547 kg/m3;k為工作面支柱應支護的上覆巖層厚度與采高之比,本文工作面取8。
計算得到工作面合理支護強度Pt為264.88 kN/m3。選取工作面礦壓參數(shù)參考中最大平均支護強度300 kN/m2。
2)支柱支撐能力及支護密度
支柱支撐力為:
式中:kg為支柱工作系數(shù),取0.99;kz為支柱增阻系數(shù),取0.95;kb為不均勻系數(shù),取0.9;kh為工作面采高系數(shù),取1;ka為工作面傾角系數(shù),取1;R為支柱額定工作阻力,300 kN/根。
計算可得Rt為253.94 kN。
根據(jù)工作面所需的合理支護強度Pt及單根支柱的支撐能力Rt,可以計算出支柱支護密度n:
代入先前計算結果,得到每平方米支柱數(shù)量n為1.18 根?,F(xiàn)場設計采用HDJB-1200 型金屬鉸接頂梁,據(jù)此確定排距為1.2 m,若要滿足現(xiàn)場工作面支護強度,柱距應選為0.7 m,此時支護密度達到1.19 根/m2,大于理論支柱支護密度,滿足計算要求。
3)支柱高度及柱靴直徑
支柱最大及最小高度:
式中:Hmax為最大支柱高度,m;Hmin為最小支柱高度,m;Mmax為工作面最大采高,取1.4 m;Mmin為工作面最小采高,取1.3 m;a為卸載高度,取0.05 m;b為頂梁高度,取0.1 m;s為頂板下沉量,取0.1 m。
經(jīng)計算,Hmax=1.3 m,Hmin=1.05 m。
式中:Φ 為柱靴直徑,mm;Q為底板比壓,取5 MPa。
考慮到黏土巖遇水膨脹變軟,底板比壓降低,鐵鞋直徑取系數(shù)1.1,故柱靴直徑為279.4 mm。根據(jù)現(xiàn)有支護材料,取320 mm。
根據(jù)同煤層礦壓觀測結果和實踐經(jīng)驗,決定該面采用“見四回一”的控頂方式控制頂板[3]。工作面炮道寬度850 mm,使用外注式單體液壓支柱配合金屬鉸接頂梁支護,采用正懸臂齊梁齊柱的支護形式,支柱支設在頂梁后端第5~6 個牙口內。如圖2。
圖2 工作面支護設計圖(mm)
3.1.1 正常工作時期頂板管理
工作面使用DW16-300/100 型單體液壓支柱和HDJB-1200 型金屬鉸接頂梁支護[4]。由于受構造影響工作面局部煤層厚度會有變化,因此工作面還備有DW14-300/100 型、DW12-300/100 型單體液壓支柱。柱爪卡在頂梁后端第5~6 個牙槽內。本面最大控頂距為5 m,最小控頂距為3.8 m,放頂步距為1.2 m。
工作面金屬頂梁之上用3 根串桿接頂,頂板破碎處用木板梁配串桿將頂背實背嚴。串桿尺寸0.8 m×0.05 m×0.03 m,木板梁規(guī)格為1.2 m×0.2 m×0.1 m。7 煤底板為黏土巖及粉砂巖,硬度較小,支柱易鉆底,達不到支護強度,所以施工中要在柱下穿鐵鞋。工作面有水或遇底板過于松軟處,要在鐵鞋下加墊木垛料,保證支柱鉆底量不大于100 mm/m。
工作面支架必須架設牢固,支柱要打成直線,柱距均勻,頂梁垂直煤壁,相互平行。梁頭要齊,鉸接率大于90%,頂板按要求背實,背頂物料要搭接使用,背頂料兩端放置在頂梁上,嚴禁出現(xiàn)耷拉串桿。梁頭要接頂,不得在無柱懸臂梁上再掛懸臂梁。穿鞋不偏腳,鐵鞋墊于實底,支柱初撐力不得小于11.5 MPa。
3.1.2 正常工作時期特殊支護形式
1)從柱支設
工作面初采期間在工作面每隔8 m 支設一組叢柱,連續(xù)4 根對柱,柱下穿鞋,初撐力不小于11.5 MPa,隨面前移。
2)密集柱支設
在放頂線兩路頂梁間支設一根戴帽點柱,并掛好擋矸簾,作為切頂、擋矸密集柱。密集柱迎山有力,并拴好防倒繩,嚴禁支在浮煤上,密集柱初撐力不低于1.5 MPa。密集柱支設應迎山有力,支設牢固,并和切頂排支齊。回柱時,應先超前一個棚檔支好密集柱后方可回柱。
3)臨時柱支設
工作面放炮后,待班長、爆破工、瓦檢員檢查無危險后,人員進入施工地點,先用鎬等長把工具敲幫問頂,找掉懸矸傘檐,然后掛梁,掛頂梁時用水平楔背緊。然后扒窩打支臨時柱,臨時柱要支在頂梁中間牙槽內,迎山有力,并拴好防倒繩,嚴禁支在浮煤上,臨時柱初撐力不低于1.5 MPa。
端頭處正規(guī)支柱必須穿鞋,確保支柱初撐力不小于11.5 MPa。關門支柱、密集支柱、對柱初撐力可以不穿鞋,但支柱初撐力不小于1.5 MPa。關門支柱間距不大于300 mm。
3.2.1 兩巷超前支護
7809 探煤巷從工作面煤壁向外不小于22 m 范圍內引兩路金屬鉸接頂梁配合DW22-300/100 型單體液壓支柱加強支護,頂梁平行巷道方向鉸接使用,采用兩塊短木料接頂,柱頂正上方一塊,頂梁端頭一塊,短木料規(guī)格:220 mm×200 mm×40 mm。兩排支柱支設在刮板輸送機兩側,下側支柱距下幫距離為600 mm,支柱間、排距1000 mm×1200 mm。人行道位于巷道上幫,寬度不小于800 mm。
3.2.2 端頭支護
頂梁間距不大于0.6 m 且布置均勻,覆蓋工作面溜頭。支柱應支到實底,并做到迎山有力,初撐力不小于11.5 MPa。鉸接頂梁之間要用圓銷聯(lián)接好,雙楔銷安設牢固,成對使用齊全,反向插入打緊。通過改柱,人行道寬不得小于0.8 m,始終保持出口暢通,無雜物??缌镱^無柱懸臂梁間距不大于2.4 m。安全出口專人維護,保證無失效、變形支柱及損壞頂梁。
7809 工作面頂板強度較低,回采期間控頂困難,給工作面回采造成極大安全隱患。通過現(xiàn)場調研和理論計算,設計“見四回一”的控頂方式控制頂板,使用外注式單體液壓支柱配合金屬鉸接頂梁支護?,F(xiàn)場觀測發(fā)現(xiàn),支護效果良好,回采期間巷道圍巖收斂變形在可控范圍之內,巷道超前壓力影響段圍巖擾動變形小。通過合理設計和規(guī)范施工,杜絕了因控頂強度不足導致的工作面頂板漏冒,解決了頂?shù)装遘浫鯇е碌捻敯骞芸仉y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