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貓
親愛的孩子們,你張大嘴巴時發(fā)出的聲音,也有可能就是詩,只是我們要將這些聲音以文字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嘴巴”,即使是一塊石頭、一滴水、一根羽毛都可以“說話”。也許孩子們會問,童詩有“嘴巴”嗎?
那么,讓我們看看下面這首童詩吧:
初 春
王宜振
春天的毛毛雨
洗得小樹發(fā)亮
一些新芽,像鳥嘴
啄得小樹發(fā)癢
泥土里拱出兩片新葉
說是淺綠,更是鵝黃
像兩只閃閃爍爍的眼睛
望著新鮮的世界癡癡暢想
撿起一粒石子,拋出去
會變成一只蝴蝶展翅飛翔
掀開一頁書,貼耳傾聽
能聽到每個字兒都變成蜜蜂歌唱
一只只蝌蚪游在池塘
像美人的雀斑一樣漂亮
夏天來了,定有一片蛙鳴
在房前屋后低吟淺唱
春天在我的心上蕩漾
春天在彎彎的小路徜徉
春天的風(fēng)箏馱著一片陽光
春天的腳步總是那么匆忙
采一片樹葉做一支葉笛
把春天吹得搖搖晃晃
走進家門抖一抖衣袖
竟抖出一地春的芳香
在這首詩中,春天的嫩芽像鳥嘴,啄得小樹發(fā)癢,讓它們?nèi)滩蛔¢_始生長、綻放。無論是蝴蝶、蜜蜂還是池塘里的蝌蚪,都能展現(xiàn)出春天的歌喉,播撒詩意的芬芳。可以說,這是一首歌唱的詩,一些隱藏在詩中的“嘴巴”正在輕輕地對我們訴說春天的秘密。
當(dāng)然,有時我們也會做一些傻事:
多拉迪勒
(美)普瑞普拉夫斯基
譯:車 鄰
“媽呀,我肚子里全是蝴蝶飛!”
多拉迪勒哭著說。
她媽媽嘆著氣安慰她:
“這有什么好奇怪的,
誰讓你貪嘴吃了條毛毛蟲呢!”
所以,孩子們可千萬別吃毛毛蟲,它們會變成蝴蝶在你的肚子里飛來飛去。你們看,童詩是不是很好玩?
詩人筆下的文字仿佛夢話一樣,讓人開心。
一個叫多拉迪勒的小女孩因為吃了一條毛毛蟲而大哭,她的肚子里有蝴蝶在飛翔,也許她打個噴嚏都能噴出翅膀。當(dāng)然,這是一種夸張的寫法,或者說是“吹?!薄?蓜e小看了“吹牛”,童詩可以用“吹牛”的形式來表達出好玩的意思。
如果真的吃了毛毛蟲也沒關(guān)系,關(guān)鍵是我們要和自己的嘴巴“和好”:
和 好
(日)金子美鈴
譯:吳 菲
紫云英的田埂上,春霞飄
女孩站在那一邊
女孩拿著紫云英
我也在采紫云英
女孩笑起來
我也不由地笑起來
紫云英的田埂上,春霞飄
滴哩滴哩云雀叫
就像金子美鈴這首童詩中所寫,我們要微笑著面對生活,如同花朵微笑著面對陽光那樣。在這時,云雀的叫聲也會變成詩,春天向你敞開它的懷抱,整個田野都灑落美妙的聲音的種子。孩子們,你們聽見了嗎?
一朵花在說話,另一朵花在傾聽,這就是最美好的童話世界。
希望孩子們也能感受“嘴巴”的魔力,讓童詩飛入我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