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小時候,我非常羨慕不吵架的父母。如果父母能做到相敬如賓,從沒紅過臉,當時就覺得那是最好的父母了。
可事實上,從不爭吵的父母,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很少的。我的父母也是一樣,都在農(nóng)村務農(nóng),每天忙忙碌碌,經(jīng)常為了雞毛蒜皮的事爭吵。母親比較愛干凈,再忙也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齊齊的。父親就很隨意,剛從田地里勞作回家,沾滿泥巴的大腳洗也不洗就到處踩,母親常常為此數(shù)落父親。父親總是先爭吵幾句,然后氣呼呼地悶聲吃飯。父親吃完就繼續(xù)到田地里去,母親則忙著打掃,她最見不得家里邋里邋遢的。
父親記性差,上午跟母親發(fā)生爭吵,下午放工回家就忘得一干二凈,農(nóng)具還沒放下,就找母親說些話兒。母親裝著什么都沒發(fā)生一樣,有一句沒一句地回應著,等到吃飯坐到一起,母親總要提起不久前發(fā)生的“口角沖突”。父親才覺得不好意思,望著母親嘿嘿直笑。就這樣,每次爭吵,父母都能用他們的智慧妥善化解。有次我問父親,跟母親的爭吵怎么經(jīng)常忘記了?父親嘿嘿笑著說:“夫妻哪有隔夜的仇,那些爭吵我是故意忘記的?!?/p>
父親做起農(nóng)活來非常賣力,每天起早貪黑的,巴不得整天都和莊稼待在一起。但也經(jīng)常丟三落四,常常把東西落在田地里。父親的粗心,逃不過母親的“火眼金睛”,落下什么了母親一看便知。為此父母常常爭吵起來,父親覺得沒什么,丟在田地里第二天再拿。母親比較惜物,覺得工具不能亂丟。往往爭吵完后,母親就去田地里把父親落下的工具找回來,還攆著父親數(shù)落幾句。父親自知理虧,便不再多說什么。第二天早晨,父親繼續(xù)下到田地里,母親則幫忙收拾些東西,他們就像根本沒爭吵過一樣。
父母上了年紀后,我們把父母接到縣城幫忙帶小孩,他們也經(jīng)常為帶孩子的事爭吵。如衣服加減的事、小孩輔食的事等等,邊爭吵邊哄小孩,那畫面既好笑又溫馨無比。
吵了一輩子的父母,感情卻越吵越好。吵了就忘,爭吵不過夜,這也許是他們幸福相處的秘訣吧。
(常朔摘自《蘭州晚報》2023年5月29日 圖/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