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彬 劉麗君
一、培養(yǎng)重點
《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2021年版)》“全面發(fā)展”板塊指出要開展生命教育及培養(yǎng)隊員自護自救能力。少年兒童存在心理不成熟、社會經驗不夠、自我保護能力不足的特點,在生活中也經常會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少先隊必須要發(fā)揮實踐教育的優(yōu)勢,提高隊員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使他們在社會正能量的感染下學習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二、活動思路
在教育內容上,要重視情景表現和過程表現,輔導員可以提供真實的自防自護案例。例如:在放學路上被壞人尾隨;獨自在家有陌生人敲門;遇到陌生人求助遭遇詐騙等,通過案例分析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學習自我保護方法。在活動方式上,可以采用小品表演、情境辨析、知識問答等方式提高活動的實踐性、趣味性,培養(yǎng)隊員對安全自護知識的運用能力。
三、活動設計
(一)案例分析,提高防范意識
信息選?。汉幽夏呈邪l(fā)生過小學生在家被搶劫的真實故事。當事人菌苗獨自在家寫作業(yè),忽然有人敲門,苗苗從門鏡看到有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手里抱著一個紙箱子。那人在門外對苗苗說是給鄰居送東西的,鄰居不在家,商量把東西放在苗苗家,苗苗猶豫后拒絕了。幾天后苗苗聽說小區(qū)中有個同學家里也發(fā)生了同樣的情況,見叔叔著急,這位同學就沒多想放這個叔叔進門了,但是進屋后這個自稱送東西的叔叔露出了自己邪惡的一面,開始在臥室中翻找,最終搶走了家里的3000元錢。
輔導員帶領隊員對“河南陌生人敲門”新聞事件進行回顧,可安排隊員通過情境剖設完成角色扮演,增強活動的真實性。組織隊員談談收獲啟示和看法分享,針對此案件中當事人的反應進行分析探討,結合自身觀察對社會中危害他人安全豹現象進行分析。
(二)新聞播報,豐富社會閱歷
1.我是小小新聞觀察員。在日常生活中,要求隊員養(yǎng)成每天看電視新聞或者報紙新聞的習慣.幫助隊員從中了解社會的復雜性,增加社會閱歷,學習風險防范,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2.我是小小新聞播報員。在中隊中組織開展每日新聞播報活動,每天利用10分鐘時間,由宣傳委員組織隊員輪流進行新聞播報,提高隊員的口頭表達能力。
3.我是小小新聞評論員。結合每日新聞播報,組織隊員對社會事件開展評論分析,弘揚真善美,抨擊假惡丑,提高隊員的辨析能力和在社會中的自我保護能力。
(輔導建議:應在中隊進行“新聞播報的文化環(huán)境的布置,設置播報臺,展示播報卡,活動組織中要充分發(fā)揮好中小隊長的作用,并建立活動長效機制。)
(三)學習法律,加強自我保護
1.法律知識小課堂。邀請校外法治輔導員來校開展法律知識講座,組織隊員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宣傳預防網絡詐騙、電信詐騙等知識,鼓勵隊員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自護技能加油站。邀請消防、醫(yī)護、民防等專業(yè)人士到學校教授隊員自救自護技能,例如火災逃生、地震逃生、心肺復蘇等,幫助隊員在危險來臨時能從容應對。
(輔導建議:可結合教育內容開展法律知識小考場、自護自救小能手等活動,并與紅領巾獎章“勇敢章”獎章頒授相結合。)
欄目支持:福建省寧德市少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