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荷醒
他來自海南,在詩歌里他構(gòu)建他的“小島”,也在生活里創(chuàng)造著實體“小島”。他就是90后青年詩人小島。他曾旅居二十多個國家,用詩歌記錄旅途和成長,如今回到家鄉(xiāng)經(jīng)營詩人書店、創(chuàng)辦公益課堂,帶著詩歌的種子,在這里落地生根。他說:“我的精神世界里有一座島,希望人人都能登島?!?h3>來去自由,與詩相伴
小島在海南陵水長大,和大多數(shù)小鎮(zhèn)孩子一樣,童年浸潤在海島的風里?!伴L大以后,就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上大學想到內(nèi)地,突破海島的邊界;工作后,又想長見識,想去看看書本里的歐洲,人們眼中的古希臘文明?!庇谑撬叱龊D?,考上了播音主持專業(yè);工作后,他走出國界,環(huán)游二十多個國家。旅途中,他來去自由,始終與詩相伴。
于他而言,詩歌就是“把痛苦說出來,把快樂放進去”。詩歌里有他的悲喜,詩歌里是他的青春。和詩歌結(jié)緣,或許以大學課堂的古詩、現(xiàn)代詩為始,“詩歌已經(jīng)走進我的內(nèi)心,但我沒有認出了她,通過寫作,我和詩歌逐漸走到了一起。”2013、2014年,和很多大學畢業(yè)生一樣,小島對未來感到十分迷茫,無意中他開始寫詩,把工作的煩惱、生活的煩躁都寫進詩里,“在詩歌里,我是最自由的人,穿梭在文字之間,遨游在情緒之海,一會兒黑暗,一會兒陽光,與詩歌同在,我可能會傷感一天,與詩人同在,我會快樂幾日,那一份對自我的認可,堅定了腳下的路。”小島說。
把旅途寫進詩里,詩歌是一種見證。小島分享了入境美國時被叫到“小黑屋”時的經(jīng)歷。在“小黑屋”里,海關(guān)人員需要對旅客身份進行確認,小島說,詩集是他“詩人”身份的證明,“是‘詩歌救了我”。由此,小島寫下一首《小黑屋》:“感恩文字/感恩文字的自由/沖破一切顏色”。留學英國時,他到徐志摩先生碑前獻上一束花,“禮贊詩歌,敬仰先人,當痛苦來的時候,我的句子里卻有一份輕盈”,于是他寫下:“出一本詩集/來一次天真”。
把故鄉(xiāng)寫進詩里,詩歌是一種回憶。對游子來說,家鄉(xiāng)永遠是港灣。小島也不例外,在他的詩里,《家》是一種變遷:“一條陵河里的魚/站在岸上/望著陵河里的捕魚人/永遠不問/椰林大橋上的車/永遠不問/椰林鎮(zhèn)上的人/永遠不問/陵河的水/流向哪”。《來去自由》是和父母無言的告別:“冬日的陽光曬到我的心里/我的眼睛專注在家鄉(xiāng)的站臺”。
積累了作品,2016年,他的第一本詩集《魚在海的眼睛里停留》出版,在首發(fā)會的現(xiàn)場,魯迅文學獎得主傅天琳老師是新書推薦人,“我感受到老人家對晚輩的愛惜、對青年人的殷殷希望,她在用心和我交流。那一份對詩歌的真誠之心,7年過去了,都在提醒著我,保持初心,對文字真誠,對自己真切,對一切保持最初的模樣”。有朋友鼓勵,有老師支持,有前輩“撐傘”,小島和詩歌的故事就這樣一天天延續(xù)。
2023年,小島的第二本詩集《來去自由》發(fā)行。和上一本詩集相比,這一本定位為“青春成長詩集”,記錄了他從二十出頭的跌跌撞撞到三十而立的清醒自持。書封上寫著,“把自由握在手里”。于他而言,“自由是一種可能性,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能力和能實現(xiàn)的理想。”人生不設(shè)限,敢想敢做,小島用一個個腳印向自己的內(nèi)心叩問,也用自己的生命體驗證明了自由的可能性。
旅居了二十多個國家后,他選擇回到家鄉(xiāng),和父母一起生活。談及他做出人生選擇的標準,他說:“我的內(nèi)心永遠只有一個標準:看我的心,在當下感受到了什么?!?/p>
去年十一月左右,小島萌生了在陵水開一家獨立書店的想法。于是他開始找資源、找朋友,一點點讓想法落地。今年四月,詩人書店在陵水農(nóng)貿(mào)市場正式開業(yè),實現(xiàn)了他十八歲時的愿望。
開書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選址、設(shè)計、裝修,到選書、運營,事事從零開始,處處親力親為,小島說,要表現(xiàn)自己開書店的誠意、對待詩歌的誠意、做一件事情的誠意。幸運的是,他的真誠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朋友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建議的提建議;有朋友來做義工,有朋友送來茶葉,有朋友參與讀書會,給書店推薦書單?!斑@是一家眾人來開的書店”,小島希望詩人書店未來能成為陵水的城市文化公共空間,承載海南人的夢想,“如果有一天詩人書店不再需要詩人小島,那我就開心了。證明,它已經(jīng)活出了自己的模樣”。
大隱隱于市,書店的屋頂就是海南最傳統(tǒng)的木頭和青瓦。貫徹“眾人的書店”的理念,詩人書店歡迎每一個人。在詩人書店里,有光著膀子的村民大哥、安靜寫作業(yè)的孩子,也有畢業(yè)返鄉(xiāng)的大學生、在社交媒體上被吸引特地來“打卡”的外地朋友。不定期地,書店里還會開青年讀書會。一墻之隔就是世俗家常,看著眾人合力建起的書店,看著在店里寫日記的小朋友,小島感覺團結(jié)的力量、詩歌的力量、分享的力量在這里涌動。
書店義工在感悟里寫道:“20平米,就可建造一個烏托邦,不知道是不是堂吉柯德想要的地方。詩人書店,突兀地建立在菜場對面,一座瓦房,黃色調(diào)打底,木色為輔。當你提著新鮮的蔬菜走出菜市,你便可登上一座島?!笔袌龅臒熁饸庵校啻u瓦房下,詩人書店也是一座小島。在這里,人們被文字托舉,漂流在書本的云端,市場的嘈雜喧鬧和旁邊小賣部傳來的麻將聲、音樂聲,又時時將他們拴在生活的土地上。“詩歌來源于生活,也是生活本身”,詩人書店讓詩歌回歸了生活,小島也在這里通過書店觀察人生百態(tài)。
除了寫詩、開書店,小島還是許多孩子的詩歌老師。
從一次給高中生分享詩歌的“小島讀書會”開始,小島發(fā)現(xiàn)孩子們需要詩歌,也有機會走進詩歌。在小島高中英語老師的建議下,目前,小島詩歌課優(yōu)先服務(wù)小學生,從一個詩人的角度分享詩歌靈感、詩歌寫作、詩歌審美等方面的內(nèi)容,利用他的經(jīng)歷和文字給孩子們分享詩歌的力量。
小島分享道,最開始,進校園上詩歌課還是有些困難,所幸在陵水縣教育局和多家學校的支持下還是得以成行。后來,小島詩歌課逐漸成形,也有了一定名氣,于是會收到省內(nèi)其他學校的邀請。到了中后期,在熱心朋友們的支持下,他們也有了一定的資金支持,基本可以做到給每個孩子送一本詩集。迄今為止,從陵水、樂東到定安、???,“小島詩歌課”已經(jīng)進行了27次,還受到了省內(nèi)小學語文教學專家王琴玉老師的指點,逐漸從“詩人的分享”轉(zhuǎn)變?yōu)橐惶糜幸馑嫉摹⒖筛锌蓪懙?、符合課標的詩歌課堂。
“詩歌自帶力量,孩子自會發(fā)光?!睆恼n上的“一張紙”、一句話,到課外的一本詩集、一本詩歌本,小島詩歌課希望把詩歌延續(xù)進孩子們的生活,讓他們保持對生活的興趣、保持寫作和記錄的習慣。“公益可以保護詩歌,我在做和孩子有關(guān)的事”,小島詩歌課在保護詩歌,也在保護孩子們的“文心”。
“教學相長,我也會反過來審視我的創(chuàng)作。同時,和孩子們交流的真誠度特別洗滌心靈,看似你在做公益,實際上你的收獲是特別大的?!毙u詩歌課目前已經(jīng)超越了他最初的目標。談到詩歌課的未來,小島最大的希望是“隨緣”。比起做大做強的野心,他格外注重自己的“初心”——分享對詩歌的熱愛。所以他說:“隨緣安排,順其自然,能去哪里上課就去哪里,不能去哪里也是‘現(xiàn)狀,過于操心,最終都會毀壞初心?!?/p>
“我的精神世界里有一座島,希望人人都能登島”,小島說,這句話既是他的人生格言,也是他的志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豐盈的精神世界,看我們?nèi)绾纬尸F(xiàn)給世人。詩人書店是我的一個嘗試,從無形無相的精神世界里,拿出一些果實滋養(yǎng)人心?!睙o心栽柳,詩人書店是坐落在鬧市的文學港灣;順其自然,小島詩歌課在多少孩子的心底埋下詩歌的種子。詩人小島只是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
現(xiàn)代青年:“把自由握在手里”,“自由”作為新書的一個主題,你希望讀者可以從中獲得什么啟示?
小島:自由是一種可能性,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的能力和能實現(xiàn)的理想。我在高中的時候就想過當上作家,出一本書,沒想到大學畢業(yè)后就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在小縣城長大,沒想到能考上播音主持專業(yè);在??诠ぷ鳎瑳]想到后來可以環(huán)游世界20多個國家;在情緒上也可以自由,喜怒哀樂悲恐驚,我們一天要經(jīng)歷多少的情緒啊,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和情緒在一起,做自己內(nèi)心的主人那也是一種自由。自由可大,繼往圣之絕學,為社會做一番貢獻;自由可小,把握好每一個當下,做一個陽光快樂的島民。希望與我的文字相遇的人們,都能感受到生活里的來去自由。
現(xiàn)代青年:你經(jīng)歷了開書店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對同樣在追夢、創(chuàng)業(yè)的青年有什么建議?
小島:我當初是在去年的十月份到十一月份的時候,有個要開書店的想法,然后就是開始找資源,找朋友,看自己能做到哪個份上。所以我對創(chuàng)業(yè)的青年人的建議就是,支持你自己的想法,首先相信你自己,相信你的能力、心力,相信你的夢想。第二就是跨出第一步,只要你有一個想法,跨出了一步,那這件事情從因果的角度來講,逐漸就會實現(xiàn)。
現(xiàn)代青年:你可以用一首詩作為給青年人的一段寄語嗎?
小島:我想用《來去自由》里的《我們活在世界上干嗎》,希望這首詩鼓勵大家去尋找自己的理想,找到人生的意義:
我們活在世界上干嗎
為了高山和大海
飄一朵云在天上
是白色嗎
我是不會下來的
人間的霧氣只能留給現(xiàn)實的差距
男人啊 女人啊
爸爸啊 媽媽啊
誰說牽掛是一把雨傘
一臉嚴肅的樣子
詆毀可是英格蘭的禁忌
找到一片土地
荒無人煙
……
(詩歌部分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