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瀟臨
墨香氤氳,芳華不息。歲月如煙,流年似錦。清荷遠山間,蘊藏水墨之神韻與一份美好傳承。懷沉靜之心,水墨之韻自筆下流淌。
愿執(zhí)筆輕染朱丹,一點曙紅,一抹朱磦,相隔千年,畫外你我仍可體味那流淌不息的煙火氣、世間情,溫潤泛黃的宣紙中,淡淡墨香似遠方繁花明月永駐心間,驚艷流年中塵封的芳華歲月。
梅夏染暑氣,碧葉湛清風。置身毛氈前,回憶老師方才的講解,提筆、落下,頃刻間,一幅“清夏芳荷”呈于宣紙?!耙环鶅?yōu)秀的水墨畫需形神兼?zhèn)?,而你的畫空有形,卻無神,想呈出真正的水墨之韻可不容易?!崩蠋熞馕渡铋L地搖著頭。聽罷,心有不甘,細看卻發(fā)現(xiàn)筆下的荷葉呆板木訥,缺乏生機。多次調墨,遠處山巒的顏色仍然過于濃厚,原本信心滿滿,此刻竟覺畫中之景如此空虛。頹然坐下,“或許我本就不適合畫水墨畫,它的韻味究竟是何物呢?”沮喪在心中潛滋暗長。
云天展碧色,木葉動夏聲。燥熱夏風吹入一顆凌亂之心,忽然,老師遞來一本《古畫品錄》。忍不住翻開,瞬間眼前一亮,一幅《清明上河圖》的拓印圖,圖中每人身份各異,無論是行人、小販、顧客、游人,都別具神韻。雖為局部,卻暗含時間流轉,正所謂“畫中有戲”,穿越千年,仍不改其芳華。不覺沉浸,任思緒與天邊云氣一同奔涌,先前浮躁與頹喪一掃而空。淡淡水墨香氣縈繞著,內心愈加平靜。
再翻一頁,《水木清華圖》映入眼簾。墨中含殘荷,零落成泥,又有清荷亭亭,芬芳如故,畫風空靈飄逸,簡淡玄遠,濃淡相宜,深入淺出。歲月漫漫,墨香于時光中流淌,踏過春夏秋冬的阡陌。
不知畫家在怎樣的心境下才留下如此佳作?而我每每急于下筆,無觀察與思考,又如何體味那深含的水墨之韻?唯有用心,細致觀察,方可流傳那風華絕代的水墨之韻。
末了,合書,幡然醒悟,水墨神韻,是將古韻山色、歲月心緒,抑或夢想遠方,都匯入一幅幅古畫,聚在手中這一支平凡毛筆。我便凝神靜心,似置于荷塘畔,空氣縈繞清芬,眺望著靜謐遠山。條條墨線在宣紙上舒展,墨色暈開,蓮葉滿塘,重巖疊嶂,云霧縹緲,老師也終一展笑顏。
體水墨之韻,傳承不息。驀然回首,這份韻味已在我闌珊的記憶中銘刻不朽,風拂不散。眸間心上,永懷寧靜。
(指導教師:李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