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明利
(鳳陽縣紅心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站,安徽鳳陽 233100)
大豆為鳳陽縣秋季主要農作物之一,常年種植面積都在10 萬畝(1 公頃=15 畝)左右,近年來面積有所擴大。在大豆生長過程中,遭受各類病蟲草害,一般可使大豆減產5%~15%,嚴重時可減產50%以上,甚至絕收。為了更好地解決大豆病蟲草害的防治問題,促進農業(yè)綠色發(fā)展,保障生產環(huán)保、安全、穩(wěn)定,鳳陽縣農業(yè)部門積極推廣大豆病蟲草害的綠色防控技術,2017 年開始示范病蟲草害的綠色防控技術,并在府城、黃灣、紅心、西泉、棗巷5 個大豆主產區(qū)建立了千畝大豆病蟲草害綠色防控示范片,實現了關鍵技術的標準化,為了今后更好地推廣應用大豆病蟲草害的綠色防控技術,筆者結合5 年的工作實踐,對該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綠色、無毒、無污染的農產品愈發(fā)受到人們的青睞,但是在農作物的生產過程中,難免會受到病蟲草害的影響。綠色防控技術可以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從根本上減少大豆的農藥殘留,還可以有效消滅病蟲草害,起到保護自然環(huán)境、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作用,同時可以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效益,增加生產者的收入。
鳳陽縣大豆田發(fā)生的主要病害有大豆根腐病、大豆葉斑病、大豆銹病、大豆霜霉病、大豆病毒病、大豆細菌性斑點病等。大豆蟲害主要有蠐螬、地老虎、大豆食心蟲、大豆蚜蟲、豆芫青、蝽蟓、豆稈蠅、豆莢螟等。大豆田雜草主要有稗草、馬唐、牛筋草、狗尾草、異型莎草、藜、反枝莧、鐵莧菜、苘麻、鴨跖草、蒼耳、龍葵、馬齒莧等。
堅持貫徹執(zhí)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病害以防為主、蟲害達標防治的控害思路,以豆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為中心,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殘留期長的化學農藥使用次數和用量為目的,優(yōu)先采取生態(tài)治理,農業(yè)防治、生物控制、物理捕殺、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綠色防控措施。
3.1.1 農業(yè)防治。
(1)選用抗(耐)病、蟲優(yōu)質高產大豆品種。如選用鄭1311、中黃47 等品種,可增加大豆的抗性,減少用藥種類和數量,從而減少污染。再如選用中早熟、有限結莢習性、分枝少、節(jié)間短、主莖較粗、前期生長快的大豆品種,可以有效地防止豆稈蠅的危害。
(2)合理進行輪作或間作。與禾本科作物及其他非豆科作物等進行3 年以上的輪作,可以有效地抑制土壤中的有害病原菌,特別像大豆根腐病等靠土壤殘留病源侵染的病害,對根腐病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同時改善了田間生態(tài)小環(huán)境,減少有害物質積累和病菌積累。大豆、玉米按照4∶1 比例間作,對大豆蚜的防治效果為83.9%,同時可以提高大豆的產量,也可以在大豆田四周種植一圈高稈的非寄主植物。
(3)精選種子。在大豆播種前,精心挑選,篩掉籽粒較小、受病蟲危害、不太有價值的大豆種子,留下籽粒飽滿的種子,增強抗病蟲的能力。
(4)合理施肥。合理施肥能改善植物的營養(yǎng)條件,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以有機肥為主,配合磷、鉀肥使用。
(5)加強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適期播種,及時中耕除草,促進大豆植株健壯生長,增強抗病能力。通過中耕除草對病原菌、蟲卵等進行機械破壞殺傷,減少病原基數,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
(6)收獲后深翻滅茬,消滅越冬幼蟲。大豆收割后及時進行深翻旋耕,既能把秸稈、草根等翻入土內,又能使土壤中的害蟲暴露在表面。通過日曬及機械損傷等大量消滅蠐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蟲,消滅越冬幼蟲,減少蟲源基數,有效抑制第2 年蟲害的發(fā)生。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毀。
3.1.2 物理防治。
(1)燈光誘殺成蟲可有效壓低蟲源基數。利用害蟲的趨光性,在蛾盛發(fā)期,在大豆田間設置黑光燈誘殺大豆食心蟲成蟲。6—9 月,安裝太陽能頻振式殺蟲燈,按照1 盞燈控制40~50 畝的規(guī)模,有效誘殺蠐螬、棉鈴蟲、甜菜夜蛾等成蟲。放置黃板可有效地誘殺蚜蟲。
(2)設置性誘劑誘捕器。根據主要害蟲的種類在大豆田間設置不同性誘劑誘捕器,30~45 個/hm2,高于大豆20 cm處,5 d 清理1 次。
3.1.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今后大豆綠色防控技術的發(fā)展方向,利用自然界中的益蟲、微小生物去捕食或寄生于害蟲體內,從而消滅害蟲,同時也減少污染。以菌治菌:主要利用微生物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抗生素來消滅病菌,如春雷霉素、阿維菌素等生物抗生素類農藥已廣泛應用于大豆田中。 白僵菌粉劑15 kg/hm2拌細沙土均勻撒施大豆種子上,然后立即覆土或綠僵菌顆粒劑45 kg/hm2直接隨種子播種。以蟲治蟲:利用自然界有益昆蟲和人工釋放的昆蟲來控制害蟲的危害。大豆田釋放異色瓢蟲,10 d后對大豆蚜蟲的防效高達90%以上,或用20%蟲霉水1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卵孵化高峰期釋放赤眼蜂,每公頃釋放30 萬~45 萬頭,或者將白僵菌按2∶50 比例配置成菌土撒入田間,可有效地防止大豆食心蟲的危害。
3.1.4 藥劑防治。倡導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環(huán)保型農藥,合理交替使用具有不同作用機理的化學農藥,以提高準確度和效率,并嚴格遵守安全使用農藥的間隔期和農藥說明書用量,不隨意增加農藥用量和頻率。
(1)藥劑拌種。
藥劑拌種可有效地防止土傳病害和地下害蟲的危害??捎梅N子量0.5%的50%多福合劑或種子量0.3%的50%多菌靈進行拌種,或2%寧南霉素水劑900~1 200 g/hm2進行藥劑拌種。防治大豆霜霉病可用種子量0.3%的乙磷鋁或35%甲霜靈粉劑拌種,防效良好。防治大豆細菌性斑點病可用50~100 單位的農用鏈霉素液浸種30~60 min,或用種子量0.3%的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大豆播種時,用30%毒死蜱微囊懸浮劑7.5 kg/hm2拌細沙土撒施于大豆種子上,然后立即覆土,可有效地防止地下害蟲(螻蛄、蠐螬等)的危害。
(2)葉面噴施。
①真菌病害。大豆真菌性病害有根腐病、霜霉病、灰斑病、銹病等。針對大豆真菌性病害的防控,可以選用30%苯甲·丙環(huán)唑2 500 倍液、30%戊唑·嘧菌酯300~600 g/hm2、70%甲基硫菌靈以及甲霜靈500 倍液等藥劑進行防治。防治真菌性病害應在發(fā)病初期用藥,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大豆細菌性病害主要有細菌性斑點病。發(fā)病初期,可選用20%噻菌酮懸浮劑500 倍液噴霧,間隔7d 再噴1次;也可用50%氯溴異氰尿酸可濕性粉劑600~900 g/hm2進行噴霧,大豆開花期慎用;或者用25%絡氨銅800 倍液噴霧,隔10 d 左右再噴1 次。
②病毒病??稍诓《静“l(fā)病前或發(fā)病初期,結合防治蚜蟲,用20%鹽酸嗎啉胍可濕性粉劑2 500~3 750 g/hm2或20%鹽酸嗎啉胍懸浮劑2 500~3 750 g/hm2,對水噴霧;也可選用2%氨基寡聚糖素300~400 倍液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大豆病毒病大多由蚜蟲傳播,田間發(fā)現蚜蟲要及時用藥劑防治。蚜蟲發(fā)生量大,農業(yè)防治和天敵不能控制時,要在苗期或蚜蟲盛發(fā)前防治,當有蚜株率達10%或平均每株有蟲3~5 頭,即應防治??蛇x用50%抗蚜威(辟蚜霧)可濕性粉劑1 500 倍液、25%吡蚜酮300 g/hm2??寡镣欣诒Wo天敵,但由于蚜蟲易產生抗藥性,應注意與其他藥劑輪換使用。也可用10%溴氟菊酯乳油225~300 mL/hm2,對水600~750 kg/hm2噴霧;還可使用4%嘧肽霉素水劑600~800 倍液噴霧。
③鉆蛀類害蟲。大豆鉆蛀類害蟲主要有大豆食心蟲、豆莢螟、豆稈黑潛蠅等,專門危害大豆豆莢、籽粒,由于主要生活在大豆莢中,對防治技術的要求比較高,稍有疏忽,就會對產量和品質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用25%快殺靈乳油或其他菊酯類藥劑,每公頃375~450 mL 對水,用背負式噴霧器將噴頭朝上從豆根部向上噴,使下部枝葉和頂部葉片反面著藥,防治食心蟲成蟲,不管大豆長勢如何,效果都很好。豆稈蠅在成蟲盛發(fā)期至幼蟲蛀食前進行防治較好,一旦蛀入莖稈內部,防治就比較困難。防治藥劑可用阿維菌素加滅蠅胺或者溴氰菊酯加吡蟲啉等。可選用1.8%阿維菌素600~900 mL/hm2、40%毒死蜱1 500 mL/hm2等藥劑來防治豆莢螟。
④食葉類害蟲。鳳陽縣大豆食葉類害蟲主要有棉鈴蟲、豆天娥、斜紋夜蛾、豆芫青、豆蝽蟓等。在成蟲發(fā)生期可噴灑90%晶體敵百蟲1 000 倍液或20%殺滅菊酯乳油2 000 倍液或2.5%溴氰菊酯2 000~2 500 倍液。豆蝽蟓可用20%氰戊菊酯300~600 mL/hm2、5%啶蟲脒乳油3 000 倍液+10%聯苯菊酯1 000~1 500 倍液等藥劑來防治。
⑤吮吸類害蟲。大豆吮吸類害蟲主要有蚜蟲、煙粉虱等,大豆蚜蟲是大豆的主要害蟲之一,以成蟲和若蟲集中在豆株的頂葉、嫩葉、嫩莖上刺吸汁液,被害處會形成枯黃色斑,嚴重時葉片卷縮、脫落,植株矮小,分枝、結莢數減少??捎?0%吡蟲啉150~225 g/hm2、50%吡蚜酮225~300 g/hm2、50%抗蚜威150 g/hm2對水600 kg 進行葉面防治。
3.2.1 農業(yè)防控。通過播種前淺旋耕、適時早播、合理密植、輪作等措施減少伴生雜草的發(fā)生。
3.2.2 化學防控。大豆田可選用的除草劑品種比較多,安全、有效、經濟是選擇除草劑品種的重要原則,禁用或限制使用長殘效除草劑。
(1)播后芽前封閉除草。用96%精異丙草胺(金都爾)0.9~1.8 L/hm2+50%速收120~180 g/hm2,或者用96%精異丙草胺(金都爾)0.9~1.8 L/hm2+80%闊草清48~60 g/hm2對水600~750 kg/hm2噴霧。
(2)莖葉處理。①禾本科雜草防除。在大豆2 片復葉期,禾本科雜草2~3 葉期,用10.8%高效蓋草能450~525 mL/hm2或15%精穩(wěn)殺得750~1 000 mL/hm2或10%精禾草克900~1 350 mL/hm2對水600 kg/hm2噴霧。②闊葉雜草的化學防除。在大豆2 片復葉期,闊葉雜草2~4 葉期,用24%克闊樂350~400 mL/hm2或25%虎威600~700 mL/hm2,或者用24%克闊樂300 mL+25%氟磺胺草醚1 000 mL/hm2對水600 kg/hm2噴霧。③禾本科雜草與闊葉雜草混生的田塊。用24%克闊樂450 mL/hm2+12.5%高效蓋草能乳油450 mL/hm2對水600 kg/hm2噴霧。
農作物病蟲草害的綠色防控技術能夠有效消滅病蟲草害,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解決傳統(tǒng)生產中化學農藥越用越多、病蟲草害抵抗力越來越強的問題。從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整體出發(fā),以農業(yè)防治措施為基礎,大力推廣物理防治、生態(tài)調控、包衣劑拌種等防治技術,可減少農藥使用量,保護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降低農藥殘留,保障農產品安全。綠色防控技術的示范推廣符合現代農業(yè)發(fā)展的需求,值得大力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