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
清廉是福,貪欲是禍。做事上知進,欲望前知止,是黨員、干部必備的修養(yǎng)。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不想腐的自覺,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廣大黨員、干部只有明辨是非善惡,追求健康情趣,不斷向廉潔自律的高標準看齊,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線、不碰高壓線,才能練就過硬的作風、保持清廉的本色。
知足和知止,是中國古人修身的重要智慧。習近平總書記曾援引《呂氏春秋》里的“欲無度者,其心無度;心無度者,則其所為不可知矣”,告誡黨員、干部在生活上做到自覺自律。人的客觀需要總是有限的。遏制貪欲,自我認識、自我覺悟、自我提升是關鍵。心態(tài)不失衡,行為就不會失范。經(jīng)常修剪欲望,不為誘惑所動,才能筑牢廉潔的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守住拒腐防變防線,最緊要的是守住內心;從小事小節(jié)上守起,正心明道、懷德自重,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欲害、常破‘心中賊,以內無妄思保證外無妄動?!秉h員、干部要經(jīng)常對照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對照黨章黨規(guī)黨紀、對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該不該做、能不能干,時刻自重自省,嚴守紀法規(guī)矩,增強拒腐防變能力。
知敬畏者能知止。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必須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同時發(fā)力、同向發(fā)力、綜合發(fā)力。有效的自我約束,離不開外部制度設計、社會道德約束等他律作為保證。遵黨紀、守法律、存敬畏,是黨員、干部應有的覺悟。每名領導干部都應該把潔身自好作為第一關,習慣在受監(jiān)督和約束的環(huán)境中工作生活,堅決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xiàn)象。
知進者更能知止。黨員、干部在理想信念、思想境界、干事創(chuàng)業(yè)上應知進。革命戰(zhàn)爭年代無數(shù)先烈為理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他們始終堅守信仰,“忠誠印寸心,浩然充兩間”。新中國成立后涌現(xiàn)出谷文昌、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等一大批優(yōu)秀干部,他們始終牢記宗旨,“生活上向低標準看齊,工作上向高標準看齊”。理想信念是黨員、干部安身立命之本。黨員、干部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黨和人民事業(yè)之中,把為人民幸福而奮斗作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擁有高尚的、充實的人生。
擔當作為、踔厲奮發(fā),照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湖南炎陵縣委原書記黃詩燕,在宿舍里住了近9年,從未添過一件家具,東西都是之前留下的,卻帶領一個貧困人口占比近20%的山區(qū)縣擺脫貧困,并打造了一個躋身全省前20名的工業(yè)園區(qū),受到百姓愛戴。黨員、干部能力有大有小,但都應當竭盡全力在各自領域、各自崗位發(fā)光發(fā)熱,為國擔當,為民造福,為民族復興添磚加瓦。
鄭板橋有這樣一副名聯(lián):“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敝阒?,難在堅守,關鍵在于常修身、常反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在廉潔堤壩面前知止,在為民服務方面知進。
(選自《人民日報》2022年11月23日)
技法提煉
1.論據(jù)要充分。
論據(jù)是支撐論證、證明論點的材料,只有論據(jù)充分,才能切實有效地說服讀者。選文首段開宗明義,通過引用二十大報告內容,提出黨員、干部應“做事上知進,欲望前知止”的中心論點。在證明分論點“知敬畏者能知止”時,作者表明:一方面,要通過他律等手段讓領導干部“知敬畏”;另一方面,黨員、干部也應提升自身覺悟,把潔身自好作為第一關。在證明分論點“知進者更能知止”時,作者又通過谷文昌、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等人物加以論證,充分證明了論點。
2.論據(jù)要真實。
論據(jù)必須是真實的,要和論點保持一致,不能靠推測或假想糊弄讀者。論據(jù)只有確鑿可靠,才能使論點具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選文第六段列舉了湖南炎陵縣委原書記黃詩燕的事例,具體有力地證明了“黨員干部應當知進”的觀點,達到了呼吁黨員、干部應當在各自的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為國擔當、為民造福、為民族復興添磚加瓦的目的,建議中肯,說服力強。
3.論據(jù)要典型。
論據(jù)是用來證明論點的。論據(jù)越典型,越具有代表性,就越能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質,起到以一當十的作用。選文第二段寫習近平總書記援引《呂氏春秋》中的話,告誡廣大黨員應自覺自律;最后一段又引用鄭板橋的名聯(lián),提醒廣大黨員應常修身、常反省,前后相互補充,相互印證,角度多變,富有新意,自然而然地提出了“在廉潔堤壩面前知止,在為民服務方面知進”的建議,達到了號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