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子
沙溪古鎮(zhèn)的小溪
是從劍川的白龍?zhí)读鞒鰜淼模?/p>
是從哪片桃花林里流出來的?
又或者是從蓬萊仙境流出來的?
是隨著沙溪遠走的馬蹄聲逆流回來的?
小溪穿城而過,清澈、明凈,如一條光潔的玉帶,纏繞上沙溪。
自顧自,緩緩流淌著。
這一流,就是千年。
這潔凈而充滿靈氣的小溪,是一條清澈的眼線,讓沙溪猶如一個顧盼多姿的小姑娘,明媚,妖嬈,讓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都怦然心動。
如果你來,給你選擇一條路,我想,你一定會像我一樣,選擇跟著小溪走。
溪水清且靜。
叮叮復咚咚。
一忽兒,水里映出天高云淡。
一忽兒,水邊又有人彎下身子與水波說閑話。
溪水之岸,是古老的商鋪,馬店,琳瑯的商品,閑逛的游人。
路面是坡狀的,格局由高向低。小溪,亦然。
沙溪——這“茶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是有了這樣一條靈動的小溪,而因此得名嗎?
我知道不是,但一定是因為有了這樣一條小溪,才讓沙溪像一本無字天書,充滿神秘的色彩。
多么令人著迷的溪水、古鎮(zhèn)。
我一次次感嘆著,一次次把目光投向小溪,把手一遍遍深入它的腹地,觸摸它,感知它的存在,感知它帶給我的清涼和驚喜。
也許,閑來無事,我會給它寫點長短句,再加上幾個感嘆號和省略號。
但這些,都不足以表達我心中所想,就像此時,那些潺潺流過古鎮(zhèn)的溪水,讓你驚異的同時,也一樣潺潺地從我心上——
緩緩流過。
緩緩流過。
沙溪四方街
寺登四方街是沙溪的中心,是沙溪古老的集市。
那里,四四方方的地面上,鋪著古老的紅砂石,兩棵數(shù)百年的古槐樹站立其中,古槐樹的一面是古戲臺,一面是古寺廟,周圍是商鋪,還有東寨門和南寨門。
千百年來,古寺廟、古戲臺、古商鋪、古寨門靜靜地矗立于此,相互凝望,一動不動,與風雨相擁,與天地同在。
讓喜歡它的人,從四面八方涌來。
我來到這里,同樣帶著對沙溪的喜歡和愛慕。
在古街紅砂石板上行走,四顧而望,人群涌來又散去。
在古戲臺上停留,聽遠去的馬蹄聲,看四方街上的馬店和商鋪,是否還有當年的模樣;看閑散的人們,或行,或走,眼睛如我一般四顧,卻怎么也看不夠。
在興教寺流連,身處各種佛教流派合而為一的寺廟,內(nèi)心寧靜,沒有一絲塵埃。
在古槐樹下,品嘗沙溪美食:參子、松茸、羊乳餅。
走進一個個古街小店,為一盆花、一把椅子、一面土墻、一扇扇木窗沉醉。
那一天,我們在古戲臺前,為了一個畫像的畫師,讓時光的指針靜止了一會兒。那個畫師,穿著卓別林的服裝,卻沒有一點喜劇的滑稽。
那一天,我們坐在古戲臺旁,旁邊坐著編五彩辮的白族女人,她一臉笑靨,問我們編不編五彩辮子。
那一天的雨,像溫柔的女子,纏綿又干凈。
那一天,我們踩著馬幫踏過的斑斑石頭,說著俏皮話。
那一天,我們在沙溪四方街尋找四方街,尋找著夢中的居所。
那一天,是個雨天,突然間,就有那么好客的雨水從天而降,挽留住游走在四方街的每一個外鄉(xiāng)人。
那一天,空氣中,古老的民樂從風中傳來。
風在雨中。
雨在風中。
我們——在四方街。在四方街的風雨中。
沙溪黑漶江
這里的水面很平緩,即便下雨,也不見滔滔江水。
安靜,是她的脾性。
她,如同一個知性女子,不驕不躁,似一首小調(diào),輕緩悠揚。
河岸草木繁茂,青綠相間,再加上清澈的江水,色彩明快,藏于沙溪。
河面很寬。
河上有橋。
橋下,時常有鴨子在河岸徜徉。有時,會有水鳥鳴叫著,從河面飛過。
鳥鳴,有時落入河中,有時飛過河岸。
而石橋流水,旁逸斜出沙溪的婉約。
在沙溪,腳下是石板路,頭頂是流云,耳邊是馬蹄聲和流水聲。
遠方,也是馬蹄聲和流水聲。
立在黑漶江邊,看著江水緩緩從橋下流過,小橋流水人家的悠遠意境,撲面而來。
河岸,時常有人走過,時常有人說說笑笑,說著茶馬古道之事。多少年了——
還是那座橋。
還是那條江。
人們在江邊停留,在石橋上停留,任思緒飄搖,任風兒吹過臉頰,任小雨輕撫頭發(fā),任馬幫的蹄聲點點敲打在心坎上。
春去秋來,來去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