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時期,有個叫祝融的火正官,他的名字叫黎,是氏族首領的兒子。那時人們已經(jīng)學會鉆木取火,但還不太會保存和利用火。一旦木柴被雨水打濕就無法取火了,所以人們習慣攜帶火種。每到一個地方,先用火種燃火燒飯,再把火種保存起來。
黎特別喜歡跟火打交道,十幾歲就成了管火的能手,他還會用火煮飯,取暖照明,驅逐野獸和蚊蟲。
有一次,黎的父親帶著整個氏族遷徙,黎覺得帶著火種走路不便,就只把鉆木取火用的尖石頭帶在身邊。到了遷徙地,他想鉆木取火,可是,由于木柴潮濕,他鉆了很久都沒有生出火來,便把石頭向石山狠狠砸去。誰知已經(jīng)鉆得很熱的尖石頭碰到石山,冒出幾顆耀眼的火星。黎看到后,很快想出新的取火方法。他采些曬干的蘆花,用兩塊尖石頭靠著蘆花“嘣嘣”敲了幾下,火星濺到蘆花上就開始冒煙,再輕輕一吹,火苗就躥起來了。
黎發(fā)現(xiàn)了石頭取火的方法后,再也不用費力鉆木取火了。黃帝知道后,就賞賜給他“祝融”這個名字,希望他永遠給人間帶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