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預習是學科教學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只有有效開展預習活動,提高學生的預習質量,才能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的順暢度,深化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記憶。如果教師忽略了預習環(huán)節(jié),將導致學生的預習態(tài)度敷衍、預習效果較差。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創(chuàng)新預習方式,有效促進學生良好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減輕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壓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一、依托微課視頻預習,激發(fā)探索興趣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有效發(fā)展與應用,出現(xiàn)了“微課”這一新型教學工具,它能夠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性,能夠更好地優(yōu)化預習環(huán)節(jié),使知識的呈現(xiàn)更加有趣、生動。因此,教師應有效創(chuàng)新預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制作微課教學視頻,并在課前下發(fā)至學習群,引導學生在課前結合微課視頻預習課文內容,讓學生在視頻的幫助下對課文內容保持較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精衛(wèi)填?!芬徽n時,由于這一課是文言文,學生在看到這篇課文后,常會出現(xiàn)一定的畏難情緒,不愿意進行預習、學習。因此,教師可以在學生預習前制作微課視頻,將《精衛(wèi)填?!返墓适乱灾庇^的圖片或視頻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使學生在微課的吸引下對課文內容產生好奇心,能夠大致了解課文講述的故事。在微課視頻中,教師還可以加入“帝”“少”“曰”“返”等重點字詞,幫助學生熟悉、了解字形和寫法。
二、科學制定預習導案,激活學習思維
在課前預習過程中,很多學生會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應該預習什么、怎么預習,導致預習質量差、效率低。因此,教師應該結合課文內容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明確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方向和教學目標,科學制定預習導案,以此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學生在導案的引導下,明確自身的預習方向、預習內容,并展開有效的預習,讓學生能夠在“課前”了解課文內容,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一課時,教師可以制定相應的預習導案,其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第一部分,課文初讀。教師可以在預習導案中標注幾個重點字詞的發(fā)音,引導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注意并進行反復練習。第二部分,生字詞的掌握。教師可以根據生字詞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開動腦筋進行組詞、造句。第三部分,分層細讀。教師可以在預習導案上將課文劃分為幾個具體的層次,讓學生結合自身的預習情況填寫、總結每個層次的主要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充分發(fā)揮導學案的“引導”作用,提升學生的預習質量,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三、精心設計預習問題,促進自主思考
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教師更應該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可以設置預習問題,為學習設置“懸念”,促使學生在預習中有效思考,對課文內容產生繼續(xù)探究的興趣。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針對課前所設置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有效提問,以檢驗學生的預習成果。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引導教學和有針對性地講解,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轉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宇宙生命之謎》一課時,教師可以有效設置預習問題,如:“在地球之外,還有生命存在嗎?”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學習興趣,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度思考。教師還可以結合課文的寫作手法、內容,提出一些探究性的問題,如“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介紹的?”“課文最后得出了什么結論?”等,引導學生認真預習課文,仔細了解課文內容,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思考和探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回答,以充分檢驗學生的預習效果,提高學生對預習環(huán)節(jié)的重視程度,鞏固學生的預習成果。以問題引導學生思維的方式,促進學生的思考,使學生對課文內容能夠有更深層的感悟,也能夠有效地減輕課堂上的教學壓力,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進行有效學習,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又如,在學習五年級上冊《落花生》一課時,在預習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你們身邊有像花生一樣的人嗎?”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夠進行有效思考,提煉“花生”這一關鍵詞,尋找課文中對花生的描述,然后回想生活中有沒有像花生一樣的人。
四、引導學生制作筆記,培養(yǎng)預習習慣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積累的學習經驗有限,在預習的過程中,很少有學生能夠背誦或者記錄自己的預習內容。因此,在預習活動中,教師應該有效地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高效指導學生制作預習筆記,記錄預習過程中的字詞、句子,同時,也可以記錄預習中遇到的困難、問題,或者記錄對預習問題的思考、探究等。預習筆記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梳理預習思路,將自己的“想法”實時記錄到筆記中,避免在學習過后將知識遺漏。另外,預習筆記能夠成為學生日后復習的重要資料,更好地幫助學生鞏固所學,提升復習的針對性,提高復習的質量。預習筆記也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學習習慣,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促使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逐步提升自我,進而完善自我。
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教師就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制作預習筆記,以時間順序梳理、記錄故事內容,并且有效地標注、記錄自己在預習中不懂的字詞,出現(xiàn)的疑惑等,以便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地講解。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預習質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應該了解預習的重要性,通過合理、有效的方式提高預習的質量,更好地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可以有效制作生動化、趣味化的微課視頻,激發(fā)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好奇心;制定合理的預習導案,使學生在導案的引導下梳理課文內容;結合課文內容設計有效問題,促進學生對課文情感的深入探究,促使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引導學生制作筆記,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通過以上幾種方式,能夠有效強化學生的預習思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為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